余明
开国少将、原空四军副政委
余明(1914年8月—1990年2月6日),原名余嗣明。安徽省金寨县人。1932年参加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特务队队员、光山县便衣队政治指导员、鄂东北独立团手枪队政治指导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4支队9团连政治指导员、团总支书记、第7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2师4旅12团政委、第6旅16团政委,第7师19旅55团政委、旅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7师19旅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21师副政委、第13纵队39师政委,第三野战军31军93师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4军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人物生平
余明,1914年8月生于安徽金寨县双河区桃岭村。曾在本地当儿童团团长。
1929年5月,余明在家乡参加了立夏节起义。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11月参加红军。1932年1月,随部队编入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任通讯员。同年10月,由团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在鄂豫皖边区3年游击战争时期,余明历任光山县沙河便衣队政治指导员、鄂东北三路游击师手枪队指导员等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鄂豫皖红军和地方革命武装改编为新四军四支队,余明先后担任四支队九团二营六连指导员、七团政治处书记、政治处主任等职,参加了庐江、无为讨伐战、椿树岗伏击战、古城集阻击战和讨伐国民党顽军韩德勤部的半塔集战斗。后任新四军四支队四旅十二团政委,他指挥十二团在肥东戴桥歼灭了桂系顽军2个营。
1942年2月,调任十六旅十六团政委,奉命率部到淮南津浦路东地区开展抗日反顽斗争,在仪征以北消灭国民党军队2个营。
1943年10月,十六团开赴皖江地区,协同巢无地区的七师部队在磨盘山打退了国民党顽军4个团的进攻,活捉敌支队长郑其昌,歼灭1000余人。
1944年8月,十六团协同新四军沿江支队,在周家大山战斗中,重创国民党顽军五二八团,歼灭300余人。
1945年6月,余明任新四军十九旅政治部主任,率部在皖中地区发动了望城岗、运漕、雍家镇等战斗,消灭了这一地区的日军。11月,十九旅奉命北上,在鲁南临城的东沙沟镇,歼灭拒降的日伪军40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1946年7月,十九旅南下淮北地区,协同兄弟部队作战。在朝阳集战斗中,同兄弟部队一起共歼灭国民党军队六十九师九十二旅全部及六十旅一部,总计5000余人。12月,配合苏北战场,参加了链水保卫战,十九旅出色地完成了阻击国民党援军的任务,接着,参加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十九旅在战斗中均立下战功。
1947年3月,任华东野战军七纵二十一师副政委,率部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担任阻击徐州援敌任务;其后又参加了南麻临胸战役、胶河战役和兖州战役。
1948年7月,余明任十三纵队三十九师政治委员。9月,率部参加济南战役,11月参加了淮海战役。
1949年3月,余明任第十兵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政治委员。4月,率部参加渡江战役,在江阴渡江后,于宜兴、太湖地区堵截国民党溃军,接着参加上海战役。7月1日,余明率九十三师随第十兵团进军福建,先后参加和指挥了解放连江、福州、漳州、厦门等战斗。
福建解放后,他兼任漳州地区剿匪委员会书记,在他的指挥下,部队以较短的时间肃清了该地区的残匪,稳定了社会秩序。
1951年,余明任二十一军政治部主任。
1952年10月至1958年,任空四军副政委。
1952年12月,当选为上海市政协委员。
1955年,余明被授予少将军衔,颁发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各1枚。
1979年,余明当选为安徽省第四届政协委员。
1988年8月1日,中央军委授予他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0年2月6日,在合肥逝世。
人物事迹
东线转战
1932年10月上旬,为了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撤,新成立的红二十七军(亦称东路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东线转战。余明在徐海东任师长的七十九师师部当通讯员,随军转战英山、太湖、宿松、潜山、舒城、六安等地。残暴的敌人除用大炮、机枪、刺刀屠杀革命群众、围追堵截红军队伍外,还用飞机向地面洒毒药。余明经连续几个月的行军作战,双脚本已红肿起血泡,而在舒城头陀河战斗中,他的左腿刚在草丛中碰到这种毒剂,马上就发红、奇痒无比,当天晚上就开始化脓、溃烂,行走十分困难。第二天,他就掉了队,幸好遇到了女军医范明和一群伤病员。范明立即给他涂了仅有的一点药水,并叫他每天用盐水擦洗,没有盐水也可用淘米水洗。为了赶上自己的部队,余明总是提前出发,身背一只铁皮水壶,手挂一根棍子,一歪一斜、一蹦一跳地走着,忍着剧痛不停地赶路。
大别山11月的天气已是寒气逼人,红军指战员仍是薄衣单衫,忍肌挨饿,天天行军,不断苦战。余明左小腿的脓血直流,露出了腿骨,却要不时地趟过冰冷的河流,每天比别人要多走两三个小时的路。这天早晨,部队到达霍山磨子潭河东岸准备向西岸进发时,敌人两个多旅的兵力已经占据西岸的大小山头,堵住了去路,而后面的追敌也跟踪而至,切断了退路。全军生死存亡关头,徐海东亲率一个团从半山坡上插人敌群,猛打猛冲,杀开一条血路突了出去。但敌人很快反扑、合拢,堵住红军后续部队的去路。余明不顾剧痛和疲劳,紧紧跟随在徐海东周围,英勇战斗。第三团也攀登岩壁从山腰杀向敌人,几次打退堵截之敌,撕开包围网,掩护后续部队、伤病员和地方干部群众涉过河,冲出敌人的包围网。11月底,红二十五军重建,他随部队转战鄂豫皖边区、桐柏山等地,历经百十次战斗。
抗战时期同顽军作战
抗日战争时期,余明曾任新四军第四支队九团连指导员,第七团政治处主任、参谋长,新四军第二师四旅十二团政治委员,第六旅十六团政治委员,第七师十九旅五十五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等职,一直在皖中、苏皖边区、皖江地区开展抗日反顽斗争。
1940年3月上旬,为粉碎国民党顽军6000余人的围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和四支队发起定远自卫反击战。余明与团长秦贤安率七团在界牌集至大桥一线,顽强抗击,打退了顽军第十游击纵队的进犯。接着又在王子城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奋战两昼夜,击溃顽军第一三八师一部,共歼敌2000余人,其中俘支队副司令以下官兵1000余人。
下旬,团指战员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顽强战斗作风,奔赴路东,参加了半塔集自卫反击战,打退了国民党韩德勤部的猖狂进攻。5月14日,日伪军3000余人,再次对路西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其一部直扑四支队驻地藕塘。七团将士奋起反击,激战竟日,将敌击退,能伤日伪军百余人。6月中旬,团与五支队在大桥镇东南的古城一带,再次击退顽军一三八师和第十纵队的进攻,歼敌1000余人。
古城战斗后,部队进行整编余明于7月进入江北新四军干部学校上干队二期学习,并任上干队政治指导员。通过9个月的系统学习,他的军政素质和文化水平都得到显著提高。1941年4月,学习结业后,余明分配到新四军二师四旅十二团任政委。刚到任,即率部参加了二师发起的仪征战斗,连续袭击了仪征西北的谢家集、金家集等据点,能伤敌百余人。17日,日伪军700余人分两路对十二团团部进行报复性袭击。余明率团部和二营予敌以猛烈反击后,跳出包围圈,诱敌跟进至我军在金牛山预设的伏击阵地,将敌包围。敌凭借优势火力拼死反击,十二团指战员同仇敌气,顽强抗击,激战5小时,打得敌人精疲力竭,十二团乘势发起冲锋,歼敌大部,残敌落荒而逃。
1943年10月,七师代理师长谭希林和时任二师六旅十六团政委的余明,率十六团从定远出发,边打边走,突破敌人层层封锁线,消灭顽敌400多人,胜利到达皖江地区,十六团编入七师建制,番号为“巢湖大队”,余明任政治委员。作为七师的主力团,巢湖大队立即投入反顽斗争。11月,余明等人指挥巢湖大队在磨盘山战斗中,消灭顽敌千余人,活捉顽军支队长郑其昌等。
解放战争中英勇作战
鲁南战役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并组成华东野战军,下辖9个纵队,余明任七纵二十一师副政委。2月,为粉碎敌人的“鲁南会战”,华野首长集中7个纵队的优势兵力发起莱芜战役。余明和师首长奉命率二十一师作为主攻部队,向莱芜、颜庄隐蔽开进,于 19 日与各参战部队完成了对莱芜的战役包围,并不断紧缩包围卷。23日,被围之敌李仙洲,将四一六、七十三军汇合一起,以重兵突击的手段,全力向北突围。当突围之敌完全进人我预设的袋形阵地时,二十一师指战员与围歼大军一起,从四面八方向敌发起猛烈冲击,以快速的穿插分割战法迅猛楔人敌之纵深,打得敌人混乱不堪,敌虽调集大批飞机进行疯狂的轰炸扫射,但未能阻止我军的进攻。经4小时缴战.全歼敌李仙洲部。2个军部、7个师共 5.6 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敌人的猖狂气焰。
45月,在孟良崮战役中,二十一师出色地完成了阻击徐州北援。之敌的任务,有力地配合了主战场取得全歼敌“王牌军”整编七十四师的胜利。此后,二十一师又参加了南麻、莱阳、胶河和兖州等战役,均取得丰硕战绩。在 11 月的胶河战役中,二十一师打得尤为勇猛顽强,与纵队主力连克诸城、胶县,并在追歼逃敌的过程中,歼敌1万余人。
1948年7月,余明调任十三纵队三十九师政委。9月,在济南战役中,十三纵队作为总预备队于 18 日奉命加入西集团作战。20.日,西集团向济南城西的商埠发起猛烈攻击,余明指挥三十九师奋勇出击,战至22日,攻占商埠,歼敌2万余人。为了不给敌以喘息之机,在纵队首长的统一部署下,22 日晚,三十九师与兄弟部队紧密配合,由城西南永绥门实施强攻,激战1小时,突破城防,并打退敌人十几次反扑,攻占外城。接着又冒着敌机的疯狂轰炸,以凌厉的攻势,一举突人内城,与敌展开激烈的巷战。至 24 日黄昏,全歼守敌,胜利解放济南。
后世纪念
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为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呈八角形,酷似红军八角帽,寓意红军精神永放光芒。
在红军纪念堂背后的山坡上,建有百余座将军陵墓,这里安葬着余明等已故将军和老红军的遗体和骨灰,当年那些为革命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的红军英雄和红军将领们,如今又回到了他们的故乡——他们投身革命和曾经浴血奋战的地方。而今,每逢清明和节假日,一些老红军、老八路、新四军老战士和部队、学校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地前来祭扫、凭吊革命先烈。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6 20:4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