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镭 ,1968年生,广东汕头市人。曾任《
南方都市报》文化副刊部编辑、记者,专栏作家。著书有《现代聊斋》系列及《造文字的反:一个草民的造字运动》等。
人物履历
1987年8月毕业于饶平师范学校,后在永新小学任教,也开过照相馆。教学之余编辑《裸孩》小报。
2000年6月应聘到广州《
南方都市报》任职,主持“现代聊斋“专栏,及后成为《南方都市报》副刊编辑、首席编辑。
2009年,应《南方都市报》之邀,撰写”仓促造字“专栏,随后出版《造文字的反:一个草民的造字运动》一书。另出版有长篇小说《破月》等。
2015年8、9月间,离开南都到北京谋职。
2016年3月,中国大陆
新浪网等出现一篇名为《我所知道的余少镭涉黄成名的事实》的文章,作者自称是一名“现在数百一篇二线地位”的专栏作家,也曾是余少镭的文友,在文中他爆料称:“余少镭确实是靠献身出名的作家之一”,文中还列举了在余少镭成名过程中一些“重要师奶”。文章在网上登出以后,转载和阅读率非常之高,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则一律闭口不谈。
近日,文中提及的第一位“包养”余少镭的幕后老板广东优则仕出版集团老总贾芳终于回应此事,而余少镭昨日也首次开口。
贴文对贾芳和余少镭的关系描述:“她是包养余少镭的第一位女出版商,除了不计利润为其出书做广告,更以每月5000元包养费将余少镭包养了半年之久。”余少镭说:“如果她真要包养,现在80后小帅哥那么多,一个个都那么粉嫩,何必把金钱花在我这样的残花败柳身上?”
对此贾芳也说:“我不可能包养余少镭,真要包养,我何不包余秋雨或余华?我可能在金钱方面比较大方,一般的作者也只是给8%的版税,但我给他的确实很高,这不能说明我就包养他了。在我眼中,他始终是一个刻板、文弱、没有性魅力的男人。”对为何会与余少镭传出绯闻,贾芳承认说:最早传出绯闻是在出他的第一本《现代聊斋》时,可能我们经常为探讨书的封面一直到深夜,“过于亲密”。“他喜欢自行车运动,我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借给他用,让他可以骑着去上班,省出些时间来写书。结果就有记者写:贾芳送给余少镭跑车。”
贾芳对余少镭的“关爱”之情供认不讳,她说:“我和余少镭就是一段纯纯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不会被流言蜚语击倒的,所以,我依然会做好他的新书《破月》的出版工作。”
余少镭私生活上的议论一直没有断过。他的妻子陈某曾经为此多次与他大闹,1997年,两人离异。
离职炒作
南方都市报前编辑余少镭28日将一份填写好的离职申请表上传到微博,除了姓名等信息,内容只有一句话:无法跟着你们姓。此微博迅速引起包括外媒在内的一些人和机构注意,在网络上出现一些议论。
余少镭2000年进入南方传媒集团,媒体报道此事称呼他的头衔多为“南都文化副刊资深编辑”。他在贴出离职信的微博中同时写道:“在这春天里,我们做个了断吧,不拖泥带水了,这么长时间膝盖实在受不了,就想试试能否换个姿势。”
这个微博给人突出的印象:余因为不满“主流媒体姓党”而断然离开南都,这一切都是这几天刚刚发生的事情。外媒的报道都把笔墨集中在了他离职信上的那句话,以及其所传递出的强烈态度上。那些报道的撰写者大概都没有朝事情还可能有某种“猫腻”的方向想过。
然而30日的一篇揭秘让人傻眼了:余去年八九月间就已经离开南都,前往北京谋职。报道援引余在南都同事的分析说,余大概是在北京“待得不怎么样,想借机炒作一下自己,引起关注,抬高一下身价”。
评论称,本报向广州方面了解,一位了解内情的可靠人士给出这样的回答:余去年8月在南都内部被做了岗位调整,他不同意,从此不来单位上班。按照南都的劳动合同,长期无故不上班就属于解约了。
介绍情况的人还讲到,去年8月离开南都后,余先在广州待了一段,大约去年底前往北京谋职直到今天。余的一些同事认为,以余的性格和年龄(1968年出生),估计他在北京很难混下去。
至于这封离职信,介绍情况的人说,这完全是他自导自演的炒作。离职信的表格是他自己制作的,填好后发到南都人事部同志的信箱里,后者都没有发现。然后余将此表拍照,上传到网上。
这封离职信让很多人联想到去年红透网络、只有“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一句话的辞职书。余的自我炒作显然经过了精心构想,是对着社交网络胃口编出来的。
余在离开南都这么久、早已实际离职的情况下杀“回马枪”,在道德上是很具争议的。上述揭秘报道引述了两句网友抱怨的话:“人都走了,还咬老东家一口。”“混不下去所以借老东家炒一把?”
总之,余的离职信有故意混淆事实的明显倾向,这与离职信想突出、渲染的其人品和操守是严重矛盾的。余是早已离开南都的人,他通过自拍所谓“离职信”带给人们他刚刚因为政治原因断然辞职的印象是虚假的,这才是离职信风波的真正轮廓。
作品
《现代聊斋Ⅰ-Ⅳ》
《破月》
《造文字的反:一个草民的造字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