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兴公,男,著名书法家,1899生,1983逝世,原名世泽,后异字中英,号兴公,晚岁亦号兴公老人。
四川郫县人。
余中英善书法,为赵熙、白石翁之弟子也。
清末考入
四川陆军小学,未及毕业,
民国成立,转入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川军中任职,直至团长。抗战初期,随刘湘率川军出征,后任川康绥靖公署副参谋长。1940年任成都市长,任职期间,他请著名雕塑家
刘开渠重塑原春熙路孙中山先生铜像和屹立在东门城门洞象征川军抗日将士的无名英雄像,办起了本市第一家公立医院,创立了本市第一所市立中学和多所中心国民学校。在他的倡议和支持下,开办了由牛市口至茶店子一线的私营公共汽车,修建了自来水厂等,对市政建设颇有建树。后因“市中”学潮事件,
余中英处置不当,受到社会各界谴责,遂与警察局长方超一同引咎辞职。
1949年夏,参加过
黄花岗起义的老同盟会员、曾任
四川督军的熊克武领导的川康渝民众自卫委员会经西南军政长官
张群批准成立,
余中英任常委。后
四川省主席王陵基指控该会有反蒋投共嫌疑,报请行政院长阎锡山电令撤销。该会遂转入地下,继续从事策反起义,迎接解放工作。
1961年,
余中英被安排为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四川省分会副主席、四川省第五届政协委员。川中各地名胜古迹多有他撰写的对联或题字。1983年10月21日病逝,享年85岁。
余氏少负
奇志,广结交,与
徐悲鸿、
张大千、
谢无量为文艺友。
民国时期,他出任第九任市长后,市内商招多为其题写。解放后,他被选为
四川书法协会副理事长,无论寒暑闲忙,他每日必读帖练字。晚年尤爱张草,每用废报纸临摹,运笔如飞,引以为乐。他平时练写之作,亦整齐装订,为熟人争索珍藏。先后向他拜师学书者数十人,皆得他悉心教授,兼作范书。有的则捉腕教习,孜孜不倦。
四川美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
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民国时期名人书法》均收录了他的作品,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逝世后,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和郫县文化馆曾先后展出过他的遗作。另外,他还精于绘画,早年曾在北平向
齐白石老人拜门学画。他所画的墨竹、梅花、小虫均可称为上品。他在书画上的艺术成就,已远远超过他当年军政职务之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