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凝(1874——1945),字炳心、又字炳星、病心。出生于原
遂安县东亭乡叶家村,1922年,徙家于淳安县赋溪乡。历任台州中学和绍兴中学校长、温州中学教员兼附小校长,山东省视学、衢州中学附小主任、淳安县教育局局长等职。
少时,家境贫穷,无力上学;常伫立书馆外,听塾童课读,竟能背诵。塾师见其聪慧,免费收为学生。后送至严州双峰书院学习;中秀才,补廪生;又入严州六睦学堂就读。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官费选送日本早稻田大学师范学院深造。他早有科学救国思想,认为“我们应提倡科学技术教育,把国家推向科学化的道路;一个国家假使没有良好的科学基础,光搞政治是没有用的”,所以在日本专攻理化科。
在东京,受孙中山先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对满清腐败政府深为不满,敢冒取销官资留学的危险,毅然参加中国同盟会,与陶成章、廖仲恺、黄元秀、秋瑾等友好。由于努力革命工作,被推为东路总干事;1910年归国,主持浙江一带革命活动,以在淳安简师任教为掩护。1911年,被派往云南从事革命工作,在云南商业学堂及第一中学任教。
1912年(民国元年)至1914年,任浙江省立第九中学校校长。初办学校时,教师多属科举场中人物,学生不少是童生、秀才,思想保守、封建;为了坚持废除读经,开设英语、格致课,将孔庙改装成教室、宿舍,建造两座实验室,与校内外守旧派作尖锐的斗争,几乎遭敌对势力所陷害。
1925年,调绍兴中学任教,被选为浙江省参议员,并不以此为进身之阶,不张罗拜客,交结权势。曾于1916年任景宁县知事,解劝汉、番两民族停止持续多年的械斗,息却汉人各宗族集团之间的公讼;大力禁赌博,禁鸦片;亲自率手下人耕种蔬菜,清正廉洁,百姓称颂。为官一载即去职,从此,脱离仕途,专心致力于教育事业。嗣后,历任台州中学和绍兴中学校长、温州中学教员兼附小校长,山东省视学、衢州中学附小主任、淳安县教育局局长等职,其间曾两次去日本考察教育。
他教学时讲求教育方法,倡导教育要循循善诱,有条有序引导学生。他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在任温州中学附小主任时,课外教学生制作家庭工业品,如肥皂、蜡烛等,曾获上峰嘉奖。他的5个儿子听从他的教诲,都攻读实业科。
1929年告老返乡,常去赋溪小学访问教师i与之攀谈教育、教学问题;并将家置田产的一半,一百数十亩捐助给小学。平日免费为乡民看病,乐善好施;邀集社会人士苦口婆心劝阻赌博、抽鸦片恶习,移风易俗;提倡植树造林,振兴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