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地震台位于
上海市西南
松江区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西佘山南麓,地磁观测室位于山顶东侧。佘山地区属亚热带
海洋性气候,最高气温约39℃,最低气温约-5℃,
年平均降雨量约1300mm,气压变化范围990~1040bar,平均相对湿度约70%。
佘山地震台位于上海市西南
松江区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西佘山南麓,地磁观测室位于山顶东侧。佘山地区属亚热带
海洋性气候,最高气温约39℃,最低气温约-5℃,
年平均降雨量约1300mm,气压变化范围990~1040bar,平均相对湿度约70%。
佘山地震台位于青浦-龙华断裂和枫泾-川沙断裂夹持的
天马山火山岩构造盆地中央,北东东向,盆地主体为古松-松江-泗泾北东东向重力低占据,显示为狭长的重力负异常,航磁则在低缓的正异常背景上出现串珠状排列的突起。该盆地是晚侏罗世至晚白垩世长期继承性发育的箕状构造盆地,地层由西北向东南逐渐趋新,以
安山岩、
安山玢岩为主,向东南变为
熔结凝灰岩、
流纹岩为主(黄尖组J3h),再变为以凝灰岩为主,至晚白垩世的紫红色砂泥岩夹石膏(松江组K2S)等。盆地北侧为青浦-龙华断裂,走向北70-80°东,最晚活动时代为早更新世。南侧枫泾-川沙断裂走向北60~70°东,倾向北西为主,倾角75°,最晚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两者皆隐伏于200~300m的第四纪覆盖层之下。盆地中部构造平稳,仅于天马山顶见北60°东的张性—张扭性正断裂,长度有限。
佘山地震台前身为上海
徐家汇观象台(Observatoire de zi-ka-wei)。1872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因长江口船泊航行需要,在
徐家汇建立了天文与气象观测台,1874年 4月开始地磁观测,1904年1月22日增设
地震观测。随着城市发展导致观测环境的恶化,地磁观测遂于1908年迁至江苏昆山县东南之
陆家浜,改称陆家浜验磁台。1933年又迁至松江县(现上海市松江区)佘山山顶,建立
佘山地磁台。1950年12月,徐家汇地震台和佘山地磁台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交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管理。1952年4月,因观测环境之由,徐家汇地震台亦迁至佘山山顶,与天文台、地磁台合并,命名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紫金山天文台佘山观象台”。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成立后,由地震、地磁观测项目组成第四研究室,业务上由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管理,行政上委托
上海天文台代管,对外称佘山地震台。1962年和1972年,佘山地震台曾二度并入上海天文台。1970年,佘山地震台增设地形变观测项目。1979年,佘山地震台划归上海市地震办公室领导。同年,在西佘山南麓征地建办公楼、住宅及其它配套设施,地震和地形变观测迁至山下人防山洞,形成目前的格局。
佘山地震台供电状况良好,为确保仪器设备用电需要,架设有供电局和部队两路专用供电线,双变压器热备份,低压自动切换,切换时间为4秒。配电房面积为35m2,2002年改造后,变压器容量增至240KW。如遇不测,还可从佘山天文台应急供电。数字化仪器由
UPS电源供电,功率8KW,一般可持续供电4小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