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锡藩(1873年—1926年),字少岳,又名少乐,湖南
常宁人。
武昌首义将领、
辛亥革命功臣、中华民国元勋、中华民国开国中将。
1897年去武汉投考
新军,后入陆军
将弁学堂,及武昌高等学堂学习。毕业后,就任陆军特别小学堂队长、教员。后又肄业参谋班,分配第八镇任参谋,后调步兵第十五协第二十九标第一营
管带。参加了新军中的秘密组织“将校研究团”和“
共进会”(直属
同盟会东京本部领导)。
1911年10月10日,革命组织“
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新军在
武昌起义,何锡藩随该营士兵一道参加了革命,被任为陆军步兵第二协统领,率部赴汉口铁路刘家花园阻击清军,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后又兼任武昌守备总司令,防守武昌城厢。
何锡藩为人耿介,淡泊功名,为官数十年,一直不置家产。有人劝他买田置地,他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他认为田产多了,会影响儿孙的自强意志,不求长进,反而害了他们。那座“将军第”,还是他拗不过寡嫂多次劝说才兴建的。但他乐善好施,对公益事业十分热心。当时北门正街的街道坎坷不平,行人过往难,于是他便独资用青石板铺修一新。北门城门口有一座近百米长的草桥(步云桥),原为木板桥,每遇大水,桥被淹被毁,路人过不了河,因此他在修路时将木桥改建成石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