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微,教授。
山西祁县人。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历任山西日报社副社长,
新华社山西分社社长、华北总分社副社长、北京分社和江苏分社社长,
西北政法学院副院长,
陕西日报社党委书记、武汉大学教授、新闻研究所所长。
1916年7月23日,何微出生在山西省祁县的一个中医世家,青年时期读完师范学校的历史科就开始教书,1938年10月投笔从戎,徒步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进入抗大学习,同年入党;1939年抗大毕业,经办《黄河日报》;1940年调任太南《人民报》记兼《光明》杂志编委,参加并报道“百团大战”;1941年至1956年先后任《太南导报》社长、新华通讯社晋冀豫分社社长、《晋豫日报》社长、华北《人民日报》的战地记者、《山西日报》副社长兼任新华通讯社太原分社副社长和北京分社长任新华通讯社江苏分社社长;1958年大跃进时期因为讲真话被作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下放到秦岭山区改造被群众选举为生产队长;1962年获得平反后任西北政法学院副院长,在《西安晚报》副刊开设说真话、讲道理的“秦中随笔”专栏。1965年被调去搞“四清”运动,由于文革 被关进“牛棚”审查;1970年获得解放,1974年年初任《陕西日报》总编辑;1982年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同年领导创办全国第一家新闻学术理论刊物——《新闻研究》并亲任主编,同时兼任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陕西省考古学会会长等;1984年68岁的何微从西安到武汉大学新闻系任教授,创办武汉大学新闻研究所并首任所长;1992年6月离休回西安,但他离休不离教,离休不离研,仍然担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陕西省委党校兼职教授。生命不息,笔耕不辍,一直到1999年4月6日逝世。他不仅完成了一部总结党的新闻工作传统的专著《新闻科学纲要》(30余万字),而且完成了500余万字的《中国新闻思想发展研究文集》巨编和20余万字的《中国新闻思想发展研究专论》,较为完整地勾画出了自远古时代起一直到现代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在内的我国新闻思想发展的大致脉络。他在《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上发表题为《关于中国古代新闻思想发展研究》的论文,第一次提出“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了新闻思想和新闻传播活动,而且人类的新闻从未停止过,它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受到新闻思想的支配”;第一次提出“在三千年前,关于新闻记述的要求和思想已基本形成”;第一次提出了《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新闻作品选集,之后又撰文更全面详实地专项对此进行论证。
何微,教授。
山西祁县人。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豫日报》社、新华通讯社太岳分社社长。建国后,历任山西日报社副社长,
新华社山西分社社长、华北总分社副社长、北京分社和江苏分社社长,
西北政法学院副院长,
陕西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新闻研究所所长。撰有《爱国自卫战争军事报道的几个问题研究》、《关于报纸的性质问题》、《论新闻的真实性》等文。
在中国新闻教育界,何微第一个提出改变“新闻基础理论、采编业务、新闻史“三大板块”的学术体系,而主张建立新闻学研究内容的全新构思,如增设横跨多学科的新闻管理学;解决当代中国新闻事业后继乏人的新闻人才学;高技术装备中国新闻事业的微电子新闻学;适应国内经济繁荣和国际新闻竞争的新闻比较学等特色学科。
何微老师生前一直坚持认为,新闻学是一门归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下较为特殊的应用性学科,新闻教育应必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实行“有教无类”。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别门类、多层次和分阶段。新闻工作者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多学科的背景,创造出的作品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除此之外,报道失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新闻专业学生要杜绝虚假报道,要自觉遵纪守法,严守记者信条和道德规范,叙事和表意并重不能有所偏颇。
为纪念何微先生百年诞辰,缅怀其为中国新闻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何微铜像及纪念馆揭幕仪式暨何微百年诞辰纪念研讨会于2016年10月14日下午在
西北政法大学举行,并以何微先生命名的“何微法治新闻奖”于10月15日启动,用以表彰优秀的传媒法治研究者和从业者,推动我国传媒法治事业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