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占鳌
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甘肃分会理事
何占鳌(1912—1995),字艺仁,庆阳市西峰区温泉乡何家坳村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甘肃分会理事,西峰区政协委员,庆城县人大代表,获甘肃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生长环境
何占鳌世居西峰区温泉乡何家坳村,九岁上私塾,因家境贫困,中途辍学。15岁在祖母的支持下,排除世俗偏见,走上学艺之路,在启蒙老师俱舍华、泥塑师傅赵廷风、画师刘立成教导下从事塑画学习。他忠厚老实,刻苦勤奋,勇于实践,在师兄徐天堂的帮助下,三年出师,成为当地有名气的艺人。
成就及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配合土地改革,被基层组织调去绘制宣传画。1958年参加水利工程,以娴熟的泥塑技艺在工地创作浮雕,园雕泥塑一千多件。同年参加董志塬画廊建设,先后与省群众艺术馆雕塑家王 、汪兴中罗代奎合作,创作了大批优秀作品。1959年2月,省文化厅在庆阳召开群众美术现场会,县委宣传部特意在温泉公社举办“农民雕塑展览室”,受到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钟灵等专家、学者的好评。1960年,县宣传部派他到省群众艺术馆进修学习,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如“毛主席来到农民家”、“新婚夫妇上工地”、“敬老院”等,其中“降龙”作品被《人民画报》作为封底刊用。同年他出席了全省、全国文教卫生群英会,受到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的特约接见。会议期间,何占鳌同全国驰名“泥人张”代表张铭亲切交谈,互相介绍经验,当场互相塑像,传为佳话。这一时期,他心中无限激动,倾注全部心血,先后创作了“外孙和奶奶”、“守场”、“飞天”、“新伙伴”、“夜读”、“地头打电话”等上千件作品。“守场”参加了“西北五省第四届美术作品展览”,并被选送参加1965年“全国工农业余美术作品展览”,作为甘肃省唯一参展作品,为全省人民赢得荣誉。十年动乱期间,他的创作从未间断,《石油工人》、《钢铁工人》等50件作品极富代表性。粉碎“四人帮”后,创作热情更为高潮,风格更趋成熟,《天女散花》、《李梦阳》、《纺线线》、《大生产》、《送军鞋》、《学习持久战》等作品极具特色。1982年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到庆阳专访,拍摄了《农民雕塑家何占鳌》,在甘肃、陕西、云南等省电视台播放。
雕塑风格
何占鳌的雕塑简中有繁,繁而不乱,繁中有简,简而不板。他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法雕塑,自由而舒展,不拘一格。既有白描式的泥土原色,也有彩塑,探索了绘画和雕塑结合的方式。他巧妙运用中国传统雕塑制作手法,有时圆雕,有时浮雕,有时圆雕、浮雕兼容,创作态度严肃,技法灵活,手法独特。何占鳌吸收彩塑的传统技法,并注重向专家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前进,其作品既有北方民族的质朴、敦厚、宏伟的气质,形象细腻传神,又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他不愧为一名优秀的民间雕塑家,正如著名画家常书鸿先生所说:“何占鳌追求的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民族化、群众化、现代化的新方向”。(作 者:刘志学 李建荣)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02 10:40
目录
概述
生长环境
成就及创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