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表标志The landmark人为地把机体表面具有一定特征的
器官和
组织作为标志,或规定一些标志线,临床上一般除按解剖部位来表示之外,常利用身体表面的解剖标志点或公认的人工标志点、人工假定垂直线、水平线、体表的人工分区等,借以标志内部器官、组织的正确位置和境界,或根据与这些标志点、假定线等的关系,将体格检查结果或体征给以正确的定位并确定其范围。因此,统一体表标志不仅对临床诊断有重要实用价值,而且对于人体测量、学术交流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
头颈部
眶上切迹(眶上孔):一般位于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内有眶上神经和血管通过,压迫有明显痛感。临床上按压该处用来判断昏迷程度。
眶下孔:眶下缘中点下方约1cm处,有眶下神经通过,按压有凹陷感。拔除上颌1~4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切牙孔:两中切牙腭面之间,顺着牙龈斜插可进入。拔除上颌1~4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上颌结节:位于上颌第三磨牙的上后内方,颊内侧面与牙龈之间。拔除上颌4~8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腭大孔:紧靠上颌第三磨牙的腭面内上方。拔除上颌4~8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下颌角:下颌支后缘与下颌骨下缘相交处。在下颌角上2横指(为在操作中方便应用,用示指或中指宽度作为“横指宽”,以横指宽为定位测量的标准。通过观测统计,1横指宽度平均约为1.8cm)画一水平线,下颌支后缘前1横指画一平行后缘的斜线,两线相交处即为下颌孔的体表投影,其内侧面为下颌孔,有下牙槽神经通过。拔除下颌1~8牙时,可经过下颌第二磨牙斜水平插入对侧下颌孔进行阻滞麻醉。
颧弓: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2横指处为翼点,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可形成硬膜外血肿。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间的半月形中点为咬肌神经封闭及上、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点。
乳突:位于耳后骨隆起处,其根部前内方有面神经从茎乳孔穿出,其后颅底内面有乙状窦。中耳炎时此处有压痛。在行乳突根治术时,应防止伤及面神经和乙状窦。
枕外隆凸:枕骨外面正中最凸的隆起,其内面是窦汇,下方有枕骨导血管。临床若在此手术开颅要防止大出血。头部外伤用包扎的帽状绷带压在其下方可防止绷带滑脱。
下颌关节:位于耳屏前方,张嘴时此处变凹。可判断下颌关节是否脱位,若脱位可手指包纱布,将下颌拉向下再向后推,将下颌头纳回下颌窝内。
喉结:甲状软骨上端向前突出形成。在溺水等呼吸道阻塞的情况下,可在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之间凹陷处行环甲膜穿刺术紧急抢救病人。临床上行气管切开术时,在喉结最高点下方平放3横指,示指在上,环指在下,从中指下缘切至环指下缘,此切口位于2~3气管环。
胸锁乳突肌:头转向一侧可观察到。在环甲膜水平高度,胸锁乳突肌前缘可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其后缘的中点有颈丛皮支穿出,是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阻滞点。在左侧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锁骨上缘相交处,若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可为胃癌食管癌的诊断提供参考。
第七颈椎:颈前屈,从侧面看颈背部最高的隆起,是计数椎骨的标志之一。
胸部
1、锁骨上窝:锁骨上方凹陷处,在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在前斜角肌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之间有锁骨下静脉通过。临床可在此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或在锁骨中点上方行臂丛阻滞麻醉。
2、颈静脉切迹:位于胸骨柄上方凹陷处。一般气管位于切迹正中,头臂静脉在此平面合成。其上2横指为甲状腺手术的切口区。
3、胸骨角:胸骨柄与体的连接处微向前突形成。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骨和肋间隙顺序的主要标志。此平面还标志支气管分叉、心房上缘、上下纵膈分界和胸导管由右转向左行及相当于第4、5胸椎间的椎间盘水平。
4、剑突:胸骨体下方突出部分,下端游离。可作为肝脏测量的标志。临床上进行心包穿刺时,从左剑肋角区,斜30°~40°、向上后进针,扎入心包前下窦,抽取心包积液。在其上方2~3横指处,可行胸外心脏按压,紧急抢救病人。
5、肋间隙:左侧第5肋间隙为心尖搏动、第一心音听诊处,左侧第2肋间隙可进行第二心音听诊。对心脏骤停病人进行紧急抢救穿刺时,沿胸骨左侧第4肋间隙垂直扎进,行心内注射,多注入右心室。第8肋间隙与腋后线相交处,常用于胸腔穿刺和胸腔闭式引流。
6、肩胛下角:肩胛骨脊柱缘与腋缘的会合处。通常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是背部计数肋或肋间隙的重要标志。两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平对第7胸椎棘突。肩胛下角下部1~2横指处,为听诊三角所在区,是开胸手术最佳入路及背部听诊呼吸音清楚的部位。
7、脊肋角:第12肋与脊柱的夹角。临床常在此行肾囊封闭。当有肾炎、肾结核、肾结石等肾病时,触压或叩击肾区,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
腰腹部
(一)腹盆部前面体表标志在腹盆部的前面,上方可触及到剑突、肋弓,下方可触及耻骨结节、耻骨联合、髂前上棘和髂嵴前份等骨性标志。非骨性标志有腹前中线、腹直肌外侧缘、脐等。
(二)后面体表标志腹盆的后面,位于肋缘下与髂嵴间的区域又称为腰部。主要有第12肋、髂后上棘、髂嵴后份、腰椎棘突以及后正中线、竖脊肌外侧缘等体表标志。
(三)解剖平面
另外,临床上人为设定一些解剖平面,以方便从体表确定腹部及腹膜后器官的位置。泌尿外科常用的胸腹部体表平面自上而下有:
1.幽门平面为通过胸骨上缘至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所作平面,约位于胸剑连接下方一掌宽处。该平面前方经过第9肋尖,后方经过第1腰椎。胃幽门通常位于此平面上。右肾门恰低于此平面,左肾门恰高于此平面。
2.肋下平面通过两侧肋弓最低点所作平面,该平面经过第3腰椎。
3.脐平面位置不固定,通常平对第3、4腰椎间。腹部所有实质性器官均在此平面的上方。
4.髂嵴最高点连线平面经过第4腰椎。脐有时也在此平面上。
5.结节间平面通过两侧髂骨结节所作平面,经过第5腰椎。
6.棘间平面通过两侧髂前上棘所作平面,经过骶岬的稍下方。
以上各平面标志中,最方便记忆的是幽门平面、肋下平面和结节间平面。它们经过的椎骨分别为第1、3、5腰椎。
在骨盆两侧可触及髂嵴全长,是腹部与臀的分界标志,全长呈“S”形,两侧最高点的连线经过第4腰椎棘突,是腰穿或硬膜外麻醉的标志;其下方约1.5cm处为第5腰椎棘突。从髂嵴前端向后上5~7cm处向外侧突出,称为髂结节,是产科骨盆外测量的重要标志之一。髂嵴前端的突起为髂前上棘,是腹股沟韧带附着处;髂嵴后端的突起为髂后上棘,位于臀区内上方的浅凹处。左、右髂后上棘的连线,适平第2骶椎棘突,是蛛网膜下腔下端平面。
耻骨联合上缘位于骨盆上口前缘中点处是测量子宫底高度处,是粗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标志;其下缘是骨盆出口标志之一。从耻骨联合向外,距中线2.5cm处有高起的耻骨结节,是腹股沟韧带外侧脚附着处;通过两侧耻骨结节的平面,适平腹股沟中点之下及大转子的上端。
坐骨结节是坐势时承重的骨性突出,是测量骨盆出口横径的骨性标志。坐骨棘是最窄小平面骨性标志之一,临床上经阴道或直肠检查时可以触及,是分娩过程中评估胎头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
尾骨尖位于臀裂内、肛门后方2.5cm处,从尾骨尖向上5cm,可触及骶管裂孔,为硬膜外腔下端终止平面,经此裂孔可行骶尾神经阻滞麻醉。骶尾关节是骨盆出口前后径测量的标志。
骶岬位于第1骶椎上部与第5腰椎相接处,前缘明显突出向前,是女性骨盆测量的重要标志。据统计,骶岬组成不尽相同:①由第1骶椎与第5腰椎共同形成岬者居多,占85.7%;②第1骶椎与第5腰椎形成一个岬外,第1骶椎与第2骶椎形成另一岬,因而构成重岬者,约占7.4%;③第5腰椎与骶骨愈合,代替第1骶椎,与其上方的腰椎形成一个岬,同时,又与第1骶椎形成另一个岬,而成重岬者,占4.4%;④第2骶椎代替第1骶椎形成单岬者,占2.5%。
腰骶部菱形区(米氏菱形区)是左、右髂后上棘分别与第5腰椎棘突和尾骨尖连线构成的菱形区,其上、下角连线的深部是骶正中嵴,其外侧为左右骶中间嵴。骨畸形或骨折时,此菱形区的外侧角或左右髂后上棘可能出现不对称。第5骶椎下关节突即骶角,是触摸骶管裂孔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