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发展战略是指根据体育发展规律,结合体育内部外部和国际国内等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对未来一个时期内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任务和布局等进行的全局性和高层次的谋划。
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各领域开始重视战略研究的重要意义,兴起了发展战略研究。1985年,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以后,体育学术界逐渐展开了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学术界对体育发展战略在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认为体育发展战略是具有全局性、长远的、宏观的整体谋划。
在官方的体育文件中,常见的纲领性核心词汇有路线、方针、政策等。若细分,路线、方针体现的是发展战略,而政策更类似于战略措施。建国之初,提出的“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方针,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的“缩短战线,保证重点”方针,20世纪80年以后提出的“竞技体育优先发展,带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方针,都有着阐述完整、逻辑严密、具有权威性和全局性的战略思想和内容。此外,像1958年发布的《体育运动十年规划》、1978年出台的《全国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就其文本逻辑完整性和内容而言,都已到达了那个历史时期体育发展的战略高度。而在2014年10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可以看做是体育发展战略的最新表述。
特征
(1)从国家层面来讲,体育发展战略的决策属于执行性决策,也就是体育发展战略是否发生调整受国家总体战略方针、政策的影响很大。
(2)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体育行政部门领导人对于体育发展战略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例如,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战略就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关于“普及”与“提高”关系的阐述密切相关。
(3)体育发展战略的政策宣示与战略实践存在不一致性。从理论上讲,政策文本反映的真实意图、公开的宣示和采取的实际行动应该是一致的,但实际上并不非总是如此,这可能与体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有关。
(4)新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形成属于非程序化决策,也就是决策行为往往是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为了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而进行战略方针和措施的调整,因此,体育发展战略的形成往往表现为一种动态变化的实践过程。
分析
影响体育发展战略改变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政策方针的调整,二是体育发展任务的改变,三是体育决策层的认知。国家政策方针的调整和体育发展任务的改变对原有体育发展战略提出了改变的要求,但是原有战略是否发生变化,发生何种变化主要取决于体育决策层的认知。
赶超发展的战略思想是导致新中国体育发展重心始终倾斜在竞技体育的潜在思想动因。这一思想在具体体育实践中表现为片面追求体育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忽视了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由此也导致了体育发展中一系列不协调、不公平问题的出现。
纵观新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不同阶段的体育发展战略基本上是与当时的国情和体育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并在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由于赶超思想的潜在作用,也产生了诸多影响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弊端。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要调整赶超发展的战略思想,站在战略的高度对体育发展进行科学判断和统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