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烈度战争是1986年3月,里根在向国会提交的题为“自由、地区安全和全球和平”的咨文中提出的想法。
历史背景
冷战时期,越南战争的失败给美国政府带来相当大的挑战。在美国国内强大的反战运动压力下,美国不得不进行法律变更,即在未经国会许可下,美国总统不得向任何国家宣战,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必须处于国会监管之下。在此背景下,五角大楼特种部队的预算遭到削减,中央情报局公开的准军事行动也被迫终止。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控制第三世界,尤其是如何应对第三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就成为摆在美国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在如何反对第三世界国家革命战争的研究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美国官员表示,“革命的出现往往与战争无关”,镇压叛乱的同时,也要“赢得人心和控制人民的思想”。
正式提出
1986年7月,美国的一个由20多专家组成的军事智囊团在巴拿马秘密研究“低烈度战争”理论。他们研究了世界各大军事理论和军事家, 包括从克劳塞维奇到切-格瓦拉、 列宁和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又研究了美国在地区性冲突上的对策,随后他们形成了《战争理论的技巧》的报告,认为美国应大力推行“低烈度战争”。
1988年里根在《美国国家安全战路》报告中指出“‘低烈度冲突’,典型地表现为常规战争水平以下的政治军事对抗,常常意味着相互对杭的原则和思想之间的长期斗争,其方式从颠覆活动到直接使用武力无所不包。”美国右翼知识分子组成的圣菲委员会在《第二个圣菲文件》中认为,所谓低烈度战争“这个用得越来越多的术语,是用来表达包括心理战、混淆视听、恐怖主义、文化和宗教颠覆在内的一种斗争形式。”
内容
美国的相关研究机构和智库认为,要想赢得第三世界的战争,必须改变越战及之前的战略战术,从单纯的军事作战转变成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多维度的全频谱作战。在此背景下,“低烈度战争”理论应运而生。美国所设计的“低烈度战争”战略,本质上是“反对革命”的理论、“后越战时代的反叛乱主义”,其目标旨在清除全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斗争、革命斗争和抵抗斗争。因此,“低烈度战争”是非常规的、经济的、政治的、外交的、军事和心理层面的低水平全面战争,也可以理解为基于一个国家社会基础之上的全面战争。
五角大楼曾经绘制过一个用来分析全部战争类型的“战争光谱”。在这个光谱上,根据烈度和暴力程度,战争被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烈度战争”,即在全世界范围或者某个地区多国之间爆发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归为此类。高烈度战争属于常规战争,且极有可能使用核武器。第二类是“中烈度战争”,即两国之间爆发的战争,例如伊拉克和伊朗战争。此类战争属于常规战争,且未使用核武器。第三类是“低烈度战争”。一切非常规战争均可归为此类,例如游击战、革命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反叛乱战争以及对恐怖主义的战争等。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有需要,“低烈度战争”随时可以转化为“中烈度战争”或者“高烈度战争”。
“低烈度战争”是美国维持全球霸权的战略之一。美国进行“低烈度战争”一般不是直接出兵剿灭或者占领殖民地,而是主要通过目标国的亲美政权来镇压革命力量,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亲美政权对美国的依附性。与此同时,美国也会给予亲美政权以必要的军事和技术援助,包括输送新的战略战术、开展情报合作和派遣军事顾问等。而且,一旦有需要,美国会直接出兵打击。
特征
由于任何两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条件都不尽相同,甚至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美国的指导下,相关国家会依据自己的条件施行“低烈度战争”战略。但大体来说,“低烈度战争”战略具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军事、社会、政治、经济和心理手段综合并用的全面战争、长期战争和消耗战争;二是“信息心理战”是战略的关键,目标旨在“控制人民的思想”;三是进行经济上的封锁,切断革命运动的经济来源和战争供给;四是“情报”是重要的战略武器;五是针对革命运动领导人发动“斩首行动”,迫使革命运动陷入群龙无首和四分五裂的混乱之中。
评价
印共(毛)将“低烈度战争”战略形容为“最残酷的反革命战略”,并认为“只有深刻理解帝国主义,才能理解‘低烈度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