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币制造者
安德烈·纪德创作长篇小说
《伪币制造者》是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创作的长篇小说。《伪币制造者》写法别致,没有中心人物,几条线索齐头并进,往返穿插,夹叙夹议,互不相干,又嵌入一个人物的一段日记,记叙他如何构思一部叫做《伪币制造者》的小说。
内容简介
这部小说内容复杂,枝节丛生,但是还是可以分出几条线索。第一条是“教育小说”。贝尔纳是个快要毕业的中学生。他偶然发现自己是私生子后,离家出走。他从事过两项职业,先后爱过两个女人,经历了一场精神危机、他在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的一连串事件中逐渐认识自己,受到教育,最后返回家中。第二条线索是“爱情小说”。作家爱德华爱上侄儿奥利维埃,却录用了奥利维埃的朋友贝尔纳做秘书,而奥利维埃则替他不喜欢的作家帕萨旺效劳。经过一系列事变,奥利维埃回到爱德华身边。相形之下,萝拉的爱情十分不幸。她对爱德华的爱情遭到拒绝后,嫁给她不爱的男人杜维埃,婚后与奥利维埃的哥哥文桑私通。被文桑遗弃后,她跟贝尔纳保持过一段时间柏拉图式的爱情关系,最终还是违心地回到丈夫身边、:此外,还有文桑跟格里菲斯夫人、贝尔纳和萝拉的妹妹的爱情纠葛,;第三条线索是“黑小说”:以斯托洛维鲁为首的一伙伪币制造者,利用弗台尔补习学校的一些学生使用假币。奥利维埃的弟弟也在其中。警方发觉后,预审法官为避免牵连体面人家子弟,请爱德华奉劝乔治赶快洗手不于,这帮学生不得不放弃贩卖伪币后,精力无处发泄,转而借成立“壮士同盟”之机变本加厉地折磨同校寄宿生小波利,终于导致小波利自杀,最后还有一条线索是爱德华的文学创作。他试图写作一部“纯小说”,取名《伪币制造者》,虽然小说始终没有写成,但他的写作日记和计划却几乎形成一篇关于小说创作方法的论文。此外,《伪币制造者》还有不少插曲,如弗台尔—阿扎伊斯家族的兴衰,阿曼—弗台尔的故事等。
创作背景
纪德所生活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上半叶,正是法国文学经过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思潮的盛行后,进入向现代主义文学转型的时期。这个时期,法国小说出现了多产、对小说的定义、外国小说的竞争、小说价值等方面的危机。
《费加罗报》1906年9月16日关于逮捕一伙伪币制造者的报道和《里昂日报》1909年6月5日的一则中学生上课时开枪自杀身亡的消息构成了小说《伪币制造者》的主要情节,除此以外,《日记》《假如种子不死》等作者收集或经历的轶事,都进入了小说之中,结合纪德的生活经历和日记,显而易见爱德华具有作家纪德的许多特点,如同性恋、对家庭的谴责、宣扬个人主义、对真诚的喜爱,喜欢写日记并用日记来充实自己的写作等;阿莱格雷牧师家庭是浮台尔家庭的原型;牧师的儿子即纪德的同性恋男友马克是俄里维的原型;巴萨房伯爵是法国作家科克托的漫画像;莎弗洛尼斯加的原型是索科尔尼茨卡大夫;拉贝鲁斯原型是纪德的钢琴教师拉贝鲁斯。因此,《伪币制造者》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是纪德思想和经历的总结。
人物介绍
勃洛霞
勃洛霞的美好和与天使形象,在小说中多处都有提及。小波利将勃洛霞看做是能带他看到天使的向导。勃洛霞因此成为小波利的守护者和精神导师。在勃洛霞的影响下,小波利交出了他当做“护身符”的羊皮纸条,放弃了“恶习”,治好了他的“神经方面的毛病”。她对小波利的生活是有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勃洛霞的角色既有天使的美,同时她营造的神话色彩浓厚、人类无法达到的理想工国,又有讽刺的意味。勃洛霞不是现实中可能会存在的角色,她只能是一种短暂而精神意味的存在。
莉莉安
莉莉安失去了道德良心和人性,作者以此向读者展示她的象征意义:极端虚伪自私、冷血而邪恶的典型。莉莉安显著的魔鬼特征是其传统文化和外国本性的混合的结果。莉莉安来自美国只藩市,又与英国的某位格里菲斯男爵结婚,受到盎格鲁一萨克森文化的影响,与其说她是来自美洲,不如说是来自深海底的美与邪恶的综合体。莉莉安远涉重洋来到法国,她迅速被法国资产者接纳,她便周旋于法国上流社会,游历欧洲并与摩纳哥公爵相熟。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小说《伪币制造者》中所构建的世界由家庭、宗教、文学三大部分组成,“伪币”是它们的共同特点,他们一起构成了一个十分荒诞的世界。
家庭是伪币:异性之间的爱恋是会分化的“伪币”,传统的家庭关系最终导致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欺骗;宗教是伪币:宗教教育是虚伪的,“上帝”高于“宗教教育”,道德是魔鬼的造物,天使引诱人因循守旧;文学是伪币:文学、情感、文字全都是虚伪的,诗歌通货膨胀,占领文坛的是一帮趋附时尚的投机者。
隐指作者在小说中构建了一个荒诞世界,在这个荒诞世界里,家庭是可怕的、爱情是易变的、宗教是骗人的、文学是虚伪的。由于生活或信仰的教条,人们滞塞在一个充满面具的世界里,渐渐丧失对本真生活的直觉。在一个重新面对自我和真实的人的目光中,整个世界是荒诞的,人们必须有自己的选择,实践属于自我的生活。
纪德质疑上帝的存在,“没有了上帝,人要做真实的自我,选择存在的方式,就有了无限可能性……不应该选定一种而丧失其余的一切可能,要时刻迎候我的内心的任何欲念。套用纪德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爱德华、文桑、俄里维、裴奈尔等这些自身已经十分复杂的人物具体再现了纪德的各种“可能性”。他们直面荒诞的生活,为此而深感痛苦。这些特点尤其体现在爱德华与阿曼的身上。
面对人的精神历程的不断变化,纪德式人物的选择亦如纪德:应该而且只能在自身寻觅个人的伦理观,不应将任何外在于自我的东西强加给自我或以此约束自我。所以爱德华说:“在自身中觅取这法则,即是以发展自我为目标。“您不去生活,您就无从求得生活之道。”他认为最重要的是真诚,忠实于自我本身而不是忠实于人们想显示和完成的自我。因此,裴奈尔呼喊:“我愿在我自己的一生中遇到任何打击,都不失纯洁,诚实,可信。”
《伪币制造者》就是纪德的自传,他用真诚的方式忠实于自我,不仅借用自己所创造的一系列人物来表现自己可能的各种存在方式,而且,通过各种不同人物的“自由选择”和自己对小说内容与形式的设计创造,宣扬了自己对现实社会和文学创作所进行的“自由选择”。小说《伪币制造者》是一部关于存在与选择的小说,是能够最真实最集中地反映作家纪德的“自由选择”思想的小说。
艺术特色
叙事
《伪币制造者》并非是一个叙述者的天下,却是一些叙述者的世界。除了一个与故事无关的叙述者,故事中的人物也轮流以各种方式充当着叙事者。根据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热拉尔·热奈特的叙述学理论,前者称为异故事叙述者,后者称为同故事叙述者。在同故事叙事中,俄理维告诉裴奈尔他哥哥文桑有个情妇,经常夜里偷偷出去,并叙述了一个女子(萝拉)在他房门外哭泣的情景;在另一节,俄理维变成了受述者,叙述者阿曼以其惯有的玩世不恭的口吻讲述了无政府主义者哥勃拉乌勒拜访巴萨房的过程。而爱德华的日记更包含了对小说故事的叙事以及他对自己所创作的小说的见解和思考。这种内聚焦的同故事叙述者只能讲述他们知道的事,由于视野的局限,他们提供的信息自然就受到了限制,他们讲的事件总有些模糊和不确定之处。
同时,纪德还采用了通过不同故事叙述者讲述同一件事的方法,如文桑与有夫之妇萝拉的私情故事就是一例:文桑与萝拉的关系第一次是通过俄理维与裴奈尔就寝之前的闲聊透露出来的,第二次是通过巴萨房与莉莉安之间的打情骂俏由莉莉安转述出来的。而在这两场叙述之后,一封萝拉向爱德华求援的信表明了她被弃后的困境;接着,爱德华的日记又描述了他与萝拉的旧情、萝拉的婚礼;之后,萝拉的故事还在裴奈尔给俄理维的信中再次提到,等等。于是我们看到,这同一个故事是由不同的叙述着讲述出来的,每个人物都从不同的视角阐释和澄清,每个人只讲了某个片断,这些片断又被叙述其它时间的叙事打断,因而整个故事被弄得支离破碎。
这种多视角的叙事使小说呈现成为一个朦胧、虚幻的世界,这正是纪德所追求的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理想现实”世界。读者以往认为小说必须有一个现成的完整的故事,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就像于连或简爱的故事一样。而现在这种多角度叙事打破了阅读陈规,迫使读者改变过去被动阅读的方式,自己重新构建故事。就在这种重建故事的过程中,读者不能完全将自己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必须不断地思考。纪德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提示着读者,让读者始终清晰地感受着文本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的距离。
手法
《伪币制造者》中主要采用了“小说套小说”的手法,以此暗示和强调整部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的“虚构性”。纪德称之为“纹心”,即如同在一个纹章的中心设置一个与纹章的形状、图像、花色完全相同的微型纹章,这种手法其实就是文学创作中的“戏中戏”。小说中的人物爱德华也在写一本名为《伪币制造者》的小说,他的日记中所记叙的种种事情使他为小说所搜集的素材,而日记中所写的关于文学制作的札记,则是他要在小说中贯彻的理论与意图,而爱德华本人也想在自己的作品里引进一个小说家的人物……纪德《伪币制造者》中的“纹心”可以说是两重意义上的浓缩和映照。第一重意义是,这本小说中的“纹心”,是小说中所发生的事件与情节的浓缩和映照;第二重意义是,爱德华的《伪币制造者》这一“纹心”,使纪德本人写作《伪币制造者》这一事实与全部艺术实践的浓缩和映照。“这样,这部小说就既表现了作者眼前的巴黎知识阶层的生活现实,也阐发了作者如何把他眼前的这一现实,以他浑然天成、无序中有序的方法写出来的艺术技巧。”纪德在小说中讨论小说,是为了使他的作品建立在美学的基础上,也是为了使读者了解纪德的小说美学观点,帮助读者理解小说,或者说也可激发读者批评甚至否定这部作品本身,促使读者凭借它所提供的文学观点去想象,去创作一部表现“理想现实”的新小说。
作品影响
在20世纪20年代,《伪币制造者》是一部少有的在小说中谈论小说自身的作品。它比20世纪60年代在小说内部探讨小说理论的元小说早出现30多年。
《伪币制造者》在纪德全部作品中占据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这是纪德最后也是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思想和艺术最成熟时期的产物。纪德在日记中坦承他是用毕生积累写成的这部作品,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使命,写成以后,死而无憾。因此,可以说它代表了作为思想家与艺术家的纪德的最高、最总和性的成就。它既是一部成长小说、伦理小说,也是一部心理小说,甚至还是一部表现如何提炼生活、进行艺术创作的“元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作者简介
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1869—1951)是法国20世纪重要作家。他著作甚丰,体裁多样,小说主要有《背德者》、《窄门》、《浪子归来》;散文主要有《人间食粮》、《新食粮》;回忆录主要有《如果种子不死》;游记主要有《苏联归本》、《漫游土耳其》;戏剧主要有《萨乌尔》、《康多尔王》、《俄狄浦斯》等,此外还有大量文论和日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30 17:24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