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经济会议(London Economic Conference),1933年6月在英国
伦敦的地质博物馆召开,汇集了来自66个国家的与会者,商讨如何应付
全球经济衰退,振兴
国际贸易,以及稳定国际货币。
会议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崩盘,惟独美国不受影响,使得世人都相信美国将会是下一个世界霸权。伦敦经济会议的进程是6大主要国代表1932年在日内瓦商讨后拟出的。进程中强调,各国政府间的债务应该尽早解决,以免成为各国从大萧条复苏过程中的
绊脚石。
欧洲相信“解决债务对全世界是件好事”,而美国众专家如参议员威廉·博拉认为“世界当前的难题是因为那场世界大战、是因为欧洲坚持要维持庞大的军备、是因为资金管理不当”。因此他不愿意让欧洲债务国暂缓、减少或取消债务偿还,“让他们之后可以推行一个已经让全世界陷入这般田地的计划”。
美国前后矛盾
伦敦经济会议(London Economic Conference),1933年6月在英国伦敦的地质博物馆召开,汇集了来自66个国家的与会者,商讨如何应付全球经济衰退,振兴国际贸易,以及稳定国际货币。可是在会议召开之前,当时正乘游艇在北太平洋度假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向伦敦发出无线电报,对于会议希望找出稳定货币的方案表达反感,同时间接宣布美国将不参加该会议的协商。
罗斯福总统在就职的隔天,颁布了1933年紧急银行法,让所有期望美国能继续奉行金本位制度的人希望破灭。在颁布该法令的同时,罗斯福总统也宣布通过第12711号总统令禁止黄金的出口。从此,
美国货币流通量不再被金本位制度束缚。之后,罗斯福总统在5月签署了埃尔默·托马斯的1933年农业调整法,该法令需要总统“通过印制纸钞来推动适度通货膨胀”。
罗斯福在他1933年的就职演说中告诉大家:“我将
不遗余力,通过国际经济重整来恢复世界贸易,但是我们自家门前的危急状况不能排在世界贸易状况之后”,直接了当地让伦敦经济会议的与会者知道,若他国拟定的经济复苏计划不利于美国,他将全面抗拒。
伦敦经济会议的美国代表团由罗斯福的国务卿科德尔·赫尔率领。罗斯福原先命赫尔不得参与任何关于稳定货币的协商。但是,就在会议召开之际,罗斯福改变初衷,想要通过操控货币来提高物价。于是他派了两名美国金融专才奥利弗·斯普拉格(Oliver Sprague)和詹姆斯·华宝(James Paul Warburg)去与英法两国的金融代表通过非正式管道讨论稳定货币方案课题。
会议结果失败
当伦敦经济会议在1933年6月12日召开,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场外的稳定货币非正式三方会谈。
到了6月15日,美国的非正式代表已经和英格兰银行的蒙塔古·诺曼(Montagu Norman)以及法兰西银行的克莱门特·莫内(Clement Moret)一起拟好了一份暂时性稳定计划。
纵然官方努力保密,计划内容却在正式发官方新闻稿前曝光。美国股市与期货市场应声暴跌,美元汇率扶摇直上。
虽然罗斯福曾考虑改变他的美元兑英镑中位汇率通货外交政策,但是他最终决定不和任何国家达成任何短期或长期的货币协议。
6月17日,由于担心英法两国会要求操控他们自己的通货汇率,罗斯福否决了美国代表与英法代表所达成的协议。纵使美国代表一再强调协议是暂时性的,并且充满允许美国日后反悔的有利条文;他们的努力尝试说服最终还是没有改变罗斯福的决定。
罗斯福否决协议的决定引发了英法两国以及美国国内的国际主义者广泛的批评声浪。英国首相拉姆齐·麦克唐纳表示担心“罗斯福的决定将破坏经济会议的成果”。法国币制调查委员会特派报告员乔治·博内(Georges Bonnet)则据说因此而“气炸了”。
政治评论员断定罗斯福最终做出否决协议的决定,主要原因是美国的
经济民族主义。而美国的这项决定也间接导致伦敦经济会议的彻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