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微旨论
北宋韩袛和撰写的中医典籍
《伤寒微旨论》,伤寒著作,2卷。北宋韩袛和撰,刊于元祐元年(1086年)。此书推阐仲景原旨,强调脉证合参,重视灵活变通。书中主要论析伤寒辨脉,汗下温3种治法,畜血、阴黄、劳复等病候证治。其可下篇以早下为大戒。可汗篇分阴盛阳虚、阳盛阴虚、阴阳俱盛3门而施治。所论辨证用药理论,亦有创见。此书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原书早佚,所见者系明《永乐大典》之辑录本。
内容简介
书凡十五篇,间附方论。卷上载伤寒源、伤寒平脉、辨脉、阴阳盛虚、治病随证加减药、用药逆、可汗、可下等八篇;卷下载总汗下、辨汗下药力轻重、温中、小便大便、蓄血证、阴黄证、劳复证等七篇。韩氏以《内经》等有关理论释《伤寒论》,旨在发明仲景未尽之意。认为伤寒发病由内伏之阳所致,小寒之后、立春以前,寒毒杀厉之气大行,中于脏腑,其内伏之阳被寒毒所折,深伏于骨髓。所感寒气浅者,至春伏阳发泄则其病轻,名曰温病;感寒重者,夏至后真阴渐发,或伏阳为外邪所引,则病证多变,名曰热病。并以经络释《伤寒论》之六经,认为四时之阳邪为病伤手经,阴邪为病则伤足经,伤寒伤足经而不伤手经。并注重伤寒脉诊,认为凡治杂病以色为先,以脉为后;治伤寒以脉为先,以证为后。大抵治伤寒病,见证不见脉,未可投药;见脉不见证,虽少投药亦无害。其辨脉又注重脉之阴阳。在治法方面对汗、下、温三法有所阐发,认为汗法不宜过用辛温,若人饮食动作过妄则阳气多,用大热发表则必变成坏病。投发表药只要消除阴胜之气,不务汗多为法。其将太阳病分为三等,据不同节气,分别用调脉汤、葛根柴胡汤、人参桔梗汤等治疗。“可汗篇”另立解表发汗方十五首。其于下法,认为世人阳气多,用下药当以至阴药投之,非仲景承气汤莫属,反对用巴豆、水银、粉霜、砒霜、甘遂等药。凡阳盛阴虚者主张用大小承气汤助阴消阳,潮热者以调胃承气汤治之,阴阳气俱实者宜黄芩汤治之。并指出伤寒投下药,本不为取积及取实,仅为疏解阳毒之气。邪毒在内,阳气盛者乃可下之,然当审时投下,不得务急为胜。对于四逆汤,认为药力太热,服之必发烦躁,故立七物理中丸、橘皮汤、厚朴汤、白术汤、橘叶汤、二苓汤、羊肉汤等为温法方剂。认为治伤寒不拘泥成方,故增入不少方剂,补仲景之未备。又认为治伤寒当参考气候情况,无论阴阳虚实病证,均分立春至清明、清明至芒种、芒种至立秋等不同时期,立法施治。同时对蓄血、劳复等进行了论述,尤对阴黄证治作出贡献,提出了用茵陈茯苓汤、茵陈四逆汤、茵陈附子汤、茵陈茱萸汤等治疗阴黄的方法。
作者简介
韩袛和,北宋医学家。擅治伤寒,推阐张仲景之旨,变通其间。论伤寒辨脉及汗、下、温等治法,颇有发明。撰有《伤寒微旨论》两卷(1086年),辨析《伤寒论》辨证用药理论,后世医家多推崇。
流传版本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咸丰四年(1854)新昌庄氏过客轩校刻《长恩书室丛书》本、1914年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并收于《四库全书》《守山阁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
校注、整理
原书早佚,所见者系明《永乐大典》之辑录本。
影响评价
本书于张仲景《伤寒论》颇多阐发,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医家多推崇之,王好古《阴证略例》亦采其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曰:“推阐张机之旨而能变通其间。”然王履《医经溯洄集》谓其“以温暑作伤寒立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19 13:18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