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贵人”二句:白居易《
与元九书》曰:“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贵人:指权贵。闲人:指一般的官僚,也可包括一般的人。非訾(zǐ):指责,非议。
这二首诗约作于元和六年至九年(811—814)间。第一首回忆与唐衢结识经过,悲叹其不幸遭遇。第二首诗中自述创作《
秦中吟》的动机与反响,于“荆棘生满地”时,唯有唐衢“知我平生志”,读诗而“垂涕泗”,并和诗远道寄来,将白居易与陈子昂、杜甫相提并论,显现其知音的可贵。因此,知道唐衢已死,重读其诗,极为悲伤,想要坟前“还泪”。此诗中,表明《秦中吟》是连接两人关系的纽带,诗篇围绕此而展开。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
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
元稹并称“元白”,和
刘禹锡并称“刘白”。有《
白氏长庆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