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是
杜海滨执导的纪录电影,于2007年9月2日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映。
剧情简介
广东中山。众多来自农村的年轻工人们在赶制下一年的订单。他们日夜加班,像机器一样重复着单调的动作一一手中的活计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因为最大可能地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工作效率即意味着他们在月底能拿到最多可能的薪水;而事实上,即便这“最多”也仍旧少得可怜。无数把各种颜色样式的雨伞在他们手中成型、诞生,而每一把伞能为其它人赚多少钱,却是他们不知道的。
浙江义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这里有机会成为了“世界工厂”与“世界市场”接靠的最前沿。为了经济开发,农民们的土地被征用了,一些幸运者得到了可观的赔偿。其中一些在新建起来的、号称是世界最大的国际小商品市场里做着批发雨伞的生意,常常是日进斗金。他们的生活几乎彻底改变了,“农民”似乎已经和他们的身份没有任何关系了。
上海。教育改革中的大学产业化了。更多的高中毕业生可以入读大学,同时也有更多的农村家庭因为子女的学费困窘不已。而更为严酷的考验则等待在毕业的时候一一找不到工作通常即意味着要回到农村,意味着所有的前功尽弃。
某省解放军驻地。很多农村出身的孩子来到部队。家庭不用再为他们支付任何费用,相反,他们还可以得到士兵津贴。比起城里的孩子,来自农村的士兵更能承受艰苦的训练。进入部队往往只是目标的一部分,改变命运才是更迫切的愿望。
河南洛阳某乡。这里已不见年轻人的踪影,驻守在家的是“六一三八九九部队”。适逢收割时节,却遇到了严重的干旱,早熟的麦子戳在地里没有一点生机。执着的只有收割机的轰鸣声,它在提示着人们,这是收获的日子,租赁收割机的费用应该已经准备好了。从城里赶回来帮忙的年轻人已经又匆匆地离去了,留下老人对着镜头在独自倾诉。
农,是中国赖以生存的根基。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农民们,已经像伞一样被撑开,覆盖在中国所有经济最活跃的脉搏上。
幕后制作
在建立的经济体制中,消灭了剥削阶级的剥削方式,人民由“工商农学兵”五部分组成,这五部分人就是导演杜海滨在影片中五个部分所要关注的人群。在构思之初,主创人员确定拍摄手工密集型行业,但并未一开始就确定伞为主题。在他们的设想里,可以是衣服、玩具或饰品等。我们首先拍摄的是制伞过程,发现伞的手工程度是最密集的。在商的部分,发现伞的消耗也非常大。后来虽然与玩具及饰品的批发商也联系过,但觉得经过“工”和“商”的拍摄,他们对伞更有感情一些。
主创团队
获奖记录
发行信息
上映日期
主创公司
作品评价
《伞》与杜海滨先前的片子不一样,没有具体的个人人生故事,而是从群体宏观的角度,展示离开土地后的农民是如何生存的,他们有工人、商人、学生及军人,最后回到安徽一个小村庄里仍然靠土地生活的农民。该片相当于一个命题作文。(《经济观察报》评)
该片以“伞”为线索,并没有规定的主题,镜头似乎只是在“记录”人们的生活,琐碎,细节,却找不到连贯的思考角度。(《东方早报》评)
取横截面,描写人群,仿佛是社会学家的工作,但是杜海滨不同,《伞》探索的是社会生活给个体带来的美学意义上的感受。(钱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