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控制是会计的一种重要职能,是经济控制中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尽力保障预期内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所谓会计控制,主要是通过
会计工作,运用会计特有方法,采取政策、制度定额、计划、标准责任和流程等控制方式和手段,对企业经济活动或资金运动进行的源、监督、调整的过程。
内容介绍
会计控制(accounting control)会计控制就是指施控主体利用会计信息对资金运动进行的控制。具体而言会计控制是指会计人员(部门)通过财务法规、财务制度、财务定额、财务计划目标等对资金运动(或日常财务活动、现金流转)进行指导、组织督促和约束,确保财务计划(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这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或基本职能,与
财务预测、
财务决策、财务分析与评价一起成为财务管理的系统或全部职能,会计控制包括
内部会计控制和外部会计控制。
会计控制的客体就是资金运动,会计控制的主体是会计部门及利用会计信息对资金运动进行控制的其它有关决策部门,会计控制的组织体系是以会计部门为中心渗透到企业每个部门的网络系统。
对
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方向、注量、时间以及结果等所进行的规划与调节。它包括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与事后考核和评价。资金运动的可控性是会计控制的客观基础,显然,如果资金运动是不可控的,也就不可能对未来资金运动的流向、流量等进行预策、计划,会计控制便无从谈起。就企业而言,其资金运动的可控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资金筹集上的可控性,二是在资金运用上的可控性。
全面系统原则
会计控制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即对企业生产产品的价值形成全过程的控制,可以事前反馈控制,也可以事中反馈控制,既要有纵向控制,也要有横向控制,既要对总指标进行控制,又要对分指标进行控制,会计控制不强调全面系统就不可能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及时性原则
会计控制及时性指会计控制标准的制订和下达要及时;测量经济活动的执行结果和信息反馈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要及时;纠正偏差要及时。会计控制如不遵循
及时性原则,企业广大职工就不能把握控制的目标,不能对经济活动过程实施有效的管理,造成损失、浪费就不可避免。及时性原则要求会计控制应将
事前控制、事中控制、
事后控制有机结合起来。从时间上形成一个严密连续完整的控制体系,会计控制贵在及时,一旦发现问题,就应及时加以控制、改进。
归口分级控制
会计控制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控制原则,以财务部门为中心,将各部门控制指标层层分解,归口分级落实到人,把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置于一个严密的网络系统控制之下。从横向上看,各职能科室应对其分管指标加以严格的控制,从纵向上看,要切实加强场(厂)部、生产队(车间)、家庭农场(班组)的三级控制,把专业控制与群众控制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会使会计控制有坚实的基础,
会计职能的实现才会有组织保证,才会更具有科学性。
责权相结合
会计
控制职能的实现,首先要明确各职能科室、部门各责任人的职责。同时,各责任人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利,具有履行其职责的权力,为了激发广大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会计控制还应贯彻经济利益原则,正确理解、应用权责利相结合原则,是会计实现有效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会计控制过程中责任归属的确定,应遵循责权利对等的原则,将会计工作的责任与
会计人员的素质区别开来。会计工作出现问题(如成本不实、利润虚假等),首先应追究企业
领导责任,如属于会计人员本身工作造成失误,则应追究会计人员的责任。
具体制度原则
会计控制须制订切实有效的制度.归定资本与资产流动和变动的各种 反映手续,等等
必要性
1.会计控制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会计失控现象较为严重,这是造成经济环境恶化、经济秩序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具体表现:流通领域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销售,从采购价格到销售价格,会计失控较为严重,一些企业销售产品随意涨价,牟取暴利,采购材料时,不顾
企业利益,以得到好处费、得到回扣为准,造成价格上的混乱,不同经济成份之间的商品交换中,现金结算越来越普遍,造成资金大量体外循环。生产领域生产消耗过高,费用居高不下,成本严重失控。这不仅表现在成本总量上的直线上升,而且对成本所含的经济内容也无法控制,企业乱摊成本、乱挤费用、人为调节成本现象十分严重,如有的单位将游山玩水、请客送礼的支出以“合法”的形式计入产品成本,实际成本早已超出了C+V的范围。在分配领域,一些企业偷税、漏税、截留利润,结果是企业得了大头,国家得了小头,颠倒了
利润分配的主次关系。在企业留利中,多用于乱涨工资,乱发实物,而忽视了再生产规模的扩大,税后留利使用失衡。
会计失控造成价格混乱,有些企业的对紧俏商品和物资囤积进行倒买倒卖,破坏国家
物资供求平衡关系,对流通领域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会计失控,造成成本不实长期居高不下,这不仅使产品失去竞争能力,而且也是导致
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的重要方面。同时,成本失控造成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又使成本升高,形成恶性循环,会计失控造成利润虚假,
企业留利使用失衡,增加了消费本金,冲击了市场,导致通货膨胀。2.加强会计控制是会计履行其基本职能的需要
现代会计的两个职能:一是反映,二是控制。反映是控制的基础,只有适宜的反映,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也只有有效的控制,才可能反映出正确的信息。会计控制是在处理和利用
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进行的。如对各种费用的开支按照定额进行控制;对差旅费报销,按照有关制度的标准进行控制,如此种种将一切不符合政策规定的支出及时加以制止,这样不仅控制了支出本身,而且能为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以充分发挥
会计职能的作用。
3.会计控制是经济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今,社会经济技术迅猛发展,并且日益复杂,人们越来越需要经济活动的过程按既定目标运行,客观上就要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进行符合人类自身利益的控制,经济技术越发展,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会计控制就越重要。从实际需要和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加强会计控制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增加管理时效性和科学性的客观要求。
实现
审查监督
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审核与监督如对凭证、
账簿、报表形成控制。应以政策、制度为控制标准,对于不符合方针、政策、制度、规定、法令的现象,应及时纠正偏差。对于违反政策、法令、制度、规定的一切不合理支出,要坚决加以制止,促使经济活动在法律制度的约束下进行。
定量控制
对企业价值形成中,能制订定额的指标都要制订定额。如
资金定额、费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等。明确控制标准,各项定额之间有内在联系,如通过对资金投入量的控制,就可以控制企业
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消耗;通过对各项费用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的控制以达到控制产品成本的目的,通过对经济指标的定量控制,保证经济活动按既定目标运行,从而实现对经济活动的有效控制。
目标控制
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实现会计控制的关键,实施对会计人员工作目标考核控制,及时考核、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调整会计队伍,是促进
企业会计控制的重要手段。如制定会计人员
岗位责任制目标、创造性工作目标、节本增效目标等等,都能激励广大会计人员为实现会计
控制工作付出最大的努力。
会计控制并非由会计部门独立完成,它可以向其它
决策部门提供信息,各部门利用
会计信息对
价值运动进行局部控制。只有将各部门的
间接控制与会计部门的
直接控制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佳的会计控制。
目标定位
控制目标的定位是会计控制存在及存在形式的根本所在,也是建立会计控制框架体系以及进行会计控制设计、评价和考核的原则指导与参照。将会计控制相关规范的制定作为完善
公司治理及治理
会计信息失真的重大举措,对会计控制的目标定位非常关键。财政部颁布的《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规定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是:(1)规范单位
会计行为,保证
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2)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
资产的安全、完整。
(3)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在方法和内容上更多地着眼于监督而不是着眼于企业的内部管理。而西方(如COSO)会计控制目标定位在提高经营效率、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实现企业的经营性目标。
会计控制只有会计控制目标定位明确了,相应地内容范围才能够确定,设置方式以及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也才能有所参照与依据。目前中国
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定位相对低与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状况确实相符合。从长远来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状况的不断改善,目标定位应有相应的提高。不仅仅需要借鉴国际上有关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定位,同时也需考虑中国国情,立足于中国企业的现实,从改善中国企业现状和完善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应既遵循适当的前瞻性与发展性,同时又有立足于现实的稳定性与可操作性,从而给中国的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以一个适当的目标定位。
COSO报告中关于控制的内容构成是要素式的,由
控制环境、
风险评估、
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大要素组成。这是西方成熟市场经济以及发达资本市场条件下企业控制需考虑的条件。 《会计控制规范》的构成并未以要素的形式存在,而是直接列出了
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
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
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其突出部分是强调了建立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对风险控制系统的建立作为独立的控制的条款加以强调。这与中国当前企业在运转过程中忽视风险控制,造成巨大隐患甚至损失有关,适合当前的现实需要,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
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