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麦叶清真寺(The Great Mosque of Damascus) ,又名大马士革清真寺,西亚著名
伊斯兰清真寺,亦称
大马士革清真大寺。始建于
伍麦叶王朝。
历史沿革
初建
修缮重建
720年,哈里发瓦利德本阿卜杜勒麦利克将之改建成清真寺,全部工程历时15年,由波斯、拜占庭、印度和埃及著名建筑师和工匠设计。很多历史资料都提到,哈里发瓦利德·本·阿卜杜勒·麦利克为修建该寺从国库中拿出100箱
金币,每箱有22.8万第纳尔。伍麦叶王朝第八任哈里发欧麦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在位期间,对伍麦叶清真寺的豪华和奢侈不满意,决心将寺内的贵重物品收归国库。正在此时,拜占庭代表团来到大马士革,请求参观该寺,于是得到允许。
三次被焚
1069~1893年间,大马士革清真寺历史上曾3次被焚,现存大部分建筑物是被焚后修补和重建的。
埃及阿尤布王朝创建者萨拉丁的陵墓在清真寺旁。这座清真寺被西方学者称为中世纪“
伊斯兰世界建筑奇迹之一”,被伊斯兰
世界公认为“伊斯兰教第四座圣寺”。伍麦叶清真寺的建筑艺术奠定了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基础,尔后对中东、北非各地清真寺的建筑和装饰艺术有深远的影响。
《古兰经》经注学家对《古兰经》第95 章《无花果》章中的第一节“以无花果和墩果盟誓”作了这样的分析,
耶路撒冷盛产墩果,而盛产无花果的地方首先是伍麦叶清真寺所在地的大马士革,在历史上曾经有很多使者和先知在此礼拜,其中就有呼德和叶哈雅两位先知。
规模建制
寺院大小
大清真寺在一个大院子的正中,东西长160米,南北宽120米。北墙根的柱廊,按照穆罕默德在
麦加所造的第一座清真寺的规矩,是给无家可归的信徒们栖身的。大殿靠南墙,面积为136米X37米。横向两排柱子把进深划分为三间。但在神龛前柱间距加大,形成顺向的空间,11世纪时,参照琐罗亚斯德拜火寺院的先例,在这里加了一个石砌的穹顶。这个空间是整个大殿的礼仪中心,也是艺术中心。这座大清真寺并不使用半圆拱,而混杂使用尖拱、高脚拱合马蹄形拱。
大马士革清真寺落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旧城中央。原址为基督教圣约翰教堂,在伊斯兰教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时改建为清真寺,供穆斯林聚礼用,后被毁坏。公元705年,
伍麦叶王朝第六任哈里发瓦利德·本·阿卜杜勒·麦利克主持在教堂遗址上重新修建。全部工程历时10年,由
波斯、拜占庭及埃及的著名建筑师和工匠设计装饰,投入1万多人次的劳力,耗资达1200万第尔汗。后又经历代修葺和扩建,专供伍麦叶皇室礼拜之用,为伊斯兰教育和学术文化中心。
建筑风格
伍麦叶清真寺布局合理,具有浓郁的伊斯兰建筑风格。该寺长160米、宽120米、高24米,高达44米的圆顶直入云霄。寺里有40扇门,外面有4扇门。寺内有40根立柱,外面同样有40根。它的南北两面
窗户的数量相同,都是44扇。可以看出,上述的一系列数据都可以被4整除。此外,清真寺大门高达10多米,主体建筑的礼拜大殿用巨大石块筑成,长136米,宽37米,由合抱的大理石柱支撑。厅内四壁和圆柱上有雕刻精致的花纹,顶上吊着一盏盏巨大
水晶灯,1000多年前的一对蜡烛和一扇蓝色玻璃窗还完好保存。由于精湛的设计水平,寺内无论房顶还是墙上都没有蜘蛛、臭虫等小昆虫,这是因为寺内空气压力比寺外低半度,使这些小昆虫在寺内无合适的藏身之处。
主要景观
宣礼塔
门廊
宽敞的寺院分三个门廊,由设计巧妙、精美绝伦的石柱将其分开。寺内演讲台的设计也极富创意,而且装饰考究。该寺建筑巍峨雄伟,富丽堂皇,布局合理,工艺精湛,具有早期
伊斯兰建筑的独特风格。寺院大门高达10多米。露天庭院呈长方形,铺以瓷砖,庭院四周的墙壁上,有用金砂、石块和贝壳镶嵌成的巨大彩色壁画,描绘着
伍麦叶王朝时代大马士革的盛景。主体建筑,由3个封闭式的圆柱大殿和环抱东、北、西3面的列柱拱顶长廊组成,总建筑面积为15800平方米(长158米,宽100米)。礼拜大殿在庭院南部,用巨大石头砌成,长136米,宽37米,被合抱粗的大理石柱子分成3楹间,厅内金碧辉煌,墙壁、梁柱、讲台用
大理石、瓷砖、五彩玻璃镶嵌,雕刻着精制的图案。圆柱的柱头均涂有金色。标志礼拜方向的米哈拉布朝南,4个半圆形的凹壁,用黄金和宝石细工镶嵌。大殿正门是凯旋式的穹形大门,门廊和前厅连在一起,门两边各有圆柱,大殿中部是二圆顶。
殿堂
大殿东、西两侧各有1楹殿堂,上有圆顶。东侧殿堂建于公元776年,收藏有12世纪波斯人装制的大古钟1尊;西侧殿堂建于787年,收藏有中世纪《
古兰经》手抄本等珍贵
经籍。寺内北面建有3座高耸入云的宣礼尖塔:北侧一座建于8世纪初,为四方形;东侧一座建于11世纪,名“尔萨塔”,也为四方形;西侧一座建于15世纪,为八角形。庭院中间有976年所建的一座大理石的水池,供沐浴之用。
叶哈雅墓地
在寺内有叶哈雅先知的墓地,位于中部门廊的石柱之间。为了加以区别,墓上的石柱有所不同,如今墓上的建筑精美典雅,而且都用大理石筑成。穆罕默德圣人的外孙侯赛因的墓地也在其中,据说侯赛因在卡尔巴拉被杀后,头颅被带到此地,并且埋在清真寺附近,墓中都铺有豪华贵重的
地毯。另外,在清真寺不远的地方安葬着
阿拉伯民族英雄萨拉丁,更使该寺获得了重要的宗教价值和崇高的精神价值。由于伍麦叶清真寺的面积很大,从伍麦叶王朝开始就有集体唤礼的传统(即
中国穆斯林通常所说的念“邦克”),使周围的信教群众能够听到唤礼声前来做礼拜。在伍麦叶王朝时期,规定必须由几名音质甜美、精通唤礼艺术的著名宣礼员每天五次集体唤礼。
交流合作
求知者殿堂
伍麦叶清真寺从建立以来就是一所求知者的殿堂,它如同现代的大学一般,寺内的课程和讲座从未间断,有开设宗教知识的,也有开设现代科学知识的。在这里可以学到伊斯兰教逊尼派四大教法学派(哈乃菲派、沙斐仪派、马力克派和罕百里派)的法学知识,也可学到数学、天文学、哲学和其它学科。有为男人开设的,也有为女人开设的。在该寺授过课的最著名的是三位圣妻,她们是哈芙赛、乌姆哈比白和乌姆?赛勒迈。还有很多著名男女圣门弟子也在此教学,例如艾祖鲁的女儿豪莱图和拉菲代图艾斯莱米耶。在此讲课的还有无数著名学者和
哲学家,如艾布白克尔拉齐、赫瓦利兹米以及埋葬在大马士革的
哲学家艾卜奈斯尔法拉比。
文化学术中心
伍麦叶清真寺的功能最初就不仅仅局限于礼拜,它也是一个文化和学术中心,很多政治、社会和贸易活动也在此周围或附近举行。在清真寺周围还建立了很多哈里法和国王的宫殿,如最著名的绿宫和穆阿维叶宫等。此外,它还是伍麦叶王朝的哈里发们派兵点将以及后来的国王和领袖们宣誓就职的场所。伍麦叶清真寺曾收藏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其中有用专用箱保存的奥斯曼定本《
古兰经》手抄本,很可惜,1893年的一场
火灾将之付之一炬。另外,它还保存着不同时代、不同造型的各类钟表。总之,伍麦叶清真寺是大马士革最珍贵和历史最悠久的古迹之一,它具有独特的历史、宗教、学术和建筑艺术价值,堪称伊斯兰教最伟大的清真寺之一,被西方学者称为中世纪“伊斯兰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对中东、
北非和安达卢西亚(今
西班牙)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具有深远的影响。如今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
旅游者络绎不绝,并将之作为参观的首选,来到大马士革没有参观该寺,就如同来到中国没有登
长城一般。
地理交通
大马士革清真寺(The Great Mosque of Damascus,公元705-715),位于大马士革古罗马朱庇特庙(Temple of Jupiter,公元1世纪)和早期基督教的
圣约翰教堂(Church of St.John,公元5世纪)旧址上。
相关背景
伍麦叶王朝
伍麦叶王朝麦尔旺支的奠基者麦尔旺(683—685年在位),传位给他的儿子阿卜杜勒·麦立克(685—705年在位),即“列王之父”。在阿卜杜勒·麦立克和继承他的王位的四个儿子的统治之下,
大马士革王朝的势力和荣誉,达到了顶点。当韦立德和希沙木在位的时候,伊斯兰帝国的版图,扩大到了极点,西自大西洋东岸和
比利牛斯山脉,东至印度河和中国的国境,幅员之广,是古代任何帝国所不能比拟的,就是现代的国家,除英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外,也没有能赶得上的。在这个光辉的时代,他们征服了外药杀河区(河中府),再次征服了
北非,而且加以平服,并且获得了阿拉伯人所曾经占有过的最大的欧洲国家
西班牙。在这个时代,实现了政府的民族化或阿拉伯化,创始了纯粹的阿拉伯货币,发展了邮政业务,在伊斯兰教第三圣地
耶路撒冷,建筑了磐石上的圆顶寺(Qubbatal-Sakhrah)那样的纪念物。
发展与文化
在阿卜杜勒·麦立克即位的时候,以及他在位的头十年中,他是在四面楚歌之中。他象他伟大的前辈
穆阿威叶一样(他是酷似穆阿威叶的),必须对付四邻的敌人。在他去世的时候,他传授给他儿子韦立德的,是一个太平的、团结一致的帝国,这个帝国,不仅包括整个伊斯兰教世界,而且增加了他自己新获得的地区。韦立德证明他是自己能干的父亲的毫无愧色的继任者。在欧麦尔和
奥斯曼在位的时代,征服了叙利亚、
伊拉克、波斯和
埃及,这就结束了穆斯林征服史上的第一时期,第二时期在阿卜杜勒·麦立克和韦立德的时代开始了。在这两位哈里发任期内,所有辉煌的军事成就,都集中在两个人的名义之下,在东方的是哈查只·伊本·优素福,在西方的是穆萨·伊本·努赛尔。哈查只原来是希贾兹的
塔伊夫地方的青年教师。他投笔从戎,起来支持摇摇欲坠的伍麦叶王朝的宝座,692年他把僭称哈里发九年之久的阿卜杜拉·伊本·左拜尔打倒了,那时他才三十一岁,就被任命为
阿拉比亚的长官。在两年之内,哈查只平定了希贾兹、
也门和东面的叶麻麦。
694年12月,阿卜杜勒·麦立克召见他,叫他到心怀不满的、动乱不安的伊拉克,去完成同样艰巨的任务,伊拉克的人民是“以分离者和伪善者著名的”。阿里派和哈列哲派在这里继续给伍麦叶人捣乱。哈查只化装成一个普通的阿拉伯人,在十二个驼夫陪同之下,在
库法著名的
清真寺里突然出现,他举止随便地登上讲台,揭开蒙在脸上的重重叠叠的围巾,然后用激烈的词语对群众演说,这是在
阿拉伯文学中被叙述得最富于戏剧性而且最流行的插曲之一。他用毫不含糊的语气宣布他的政策,他昭示伊拉克人,他要用强硬的态度对付那些不忠顺的平民。他曾引用这句古诗作为自己演说的绪言:“我的祖先曾拨云雾而登高,揭开头巾你们就认识我的真面貌。”他继续说:“库法的人民啊!我确信我看见许多头颅已经成熟,可以收割了,我就是收割的人。我仿佛看到头巾和下颔之间热血在流。”实际上没有一个头颅是伍麦叶王朝这位残酷的总督所不能打破的,没有一根
脖子是他所抓不住的。甚至年高德劭、学识渊博的圣门弟子兼圣训学家艾奈斯·伊本·马立克,也不得不在同情反对党的罪名下,带上一个盖着总督印信的脖圈儿。据说有十二万人曾被这位伊拉克总督杀害了,所有的阿拉伯史学家,无论是十叶派的或者逊尼派的,都把他描写成一个嗜杀的、残暴的、名副其实的尼罗。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史学家大半是在
阿拔斯王朝时代从事著述的。除残暴外,他的贪婪和邪恶,也是那些史学家所爱好的题目。哈查只的这些激烈的办法,无论是否正义,却在叛乱的
巴士拉人和库法人中间恢复了秩序,在包括
伊拉克和波斯的他的广大的总督辖区内,恢复了秩序。他的助手们,在穆海莱卜的率领下,于698年或699年,实际上已歼灭了艾兹赖格派,这是哈列哲派中对于穆斯林的团结最危险的一支。这一派在盖特里·伊本·伏查艾的领导下曾经获得了
克尔曼、
法里斯和东方各省的控制权。波斯湾对岸的阿曼,在先知在世的时候和阿慕尔·伊本·阿绥的时代,名义上是伊斯兰教的领土,到已完全合并于伍麦叶王朝的领域。在
底格里斯河右岸,在两大中心城市巴士拉和库法之间,新建成一个首府瓦西兑(居间的意思),哈查只统率的
叙利亚卫戍队,就从这个新首府控制着所有这些领土。哈查只对于
叙利亚军队的迷信,对于
伍麦叶王朝的忠贞,都是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