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里·特恩卡
捷克导演
伊里·特恩卡(1912年2月24日 ~ 1969年12月30日),1912年出生于奥匈帝国Pilsen(现捷克Plzen),导演,主要作品有《手》《仲夏夜之梦》等。
作品介绍
导演作品
1965年《手》
1964年《Archandel Gabriel a paní Husa》
1962年《电子头脑老太太》
1959年《仲夏夜之梦》
1955年《好兵帅克》
1953年《Old Czech Legends
1953年《Dva mrazíci
1951年《The Golden Fish》
1950年《Bajaja》
1949年《Story of the Bass Cello》
1949年《Song of the Prairie》
1949年《国王的夜莺
1946年《The Chimney Sweep》
1946年《人类与动物》
编剧作品
1975年《O té velké mlze》
1965年《手》
1964年《Archandel Gabriel a paní Husa》
1959年《仲夏夜之梦》
1953年《Old Czech Legends》
1950年《Bajaja》
1949年《国王的夜莺》
1946年《The Chimney Sweep》
1946年《人类与动物》
美术设计
1954年《扬·胡斯》
1945年《A Drop Too Much》
1950年《Bajaja》
1949年《国王的夜莺》
1946年《The Chimney Sweep》
剪辑作品
1949年《国王的夜莺》
服装设计
1957年《反对一切》
1957年《扬·杰式卡》
1954年《扬·胡斯》
获奖记录
风格特点
他制作的偶可爱而细致,场景与服装也一样精细而美丽。而且他开始注意到偶动画与偶剧场的不同处,不再让片中的偶有可以眨巴眨巴动的眼睛和嘴巴,而是利用镜头与灯光来转换气氛。他同时也是个说故事高手,他很早便体认到“故事线”对偶动画的重要,不管是改编或是自创,他让原本无生命的木偶成为可爱可亲的角色,栩栩如生地表演出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被指派成立捷克国家电影动画部门,十年间几乎所有捷克的偶动画作品都出自他旗下的工作室。他只活到五十八岁(因心脏病卒于1969年12月30日,布拉格),靠着几部动画作品,迅速地使奎基电影公司扬名。像是1959年改编自莎士比亚名作的长篇动画《仲夏夜之梦》(Sen noci svatojanske)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1965年,Jirí Trnka执导了他最后一部影片,对艺术家在一个压抑社会中的处境作出清晰陈述。这部《手》(Ruka)只有两个“演员”:一个小木偶,人的一只大手。片中小木偶代表着艺术家,他打扮老派,看上去是个乡村艺人,正全神贯注制作黏土罐,这时一只手闯入,逼迫艺人照他自己做一个英雄雕像出来,艺人断然拒绝,于是大手将店铺毁掉。当艺人修复了铺子后,大手再次出现,重复上次的要求。艺人被逼无奈,只好应承,但进度缓慢。后来又有一只女人的手前来拜访艺人,最后艺人发现自己被囚禁,只是一个牵线木偶的现实。电影结束时,傀儡——艺术家被折磨得病死,象征权力的大手“衣冠楚楚”地又一次出现,给艺人小小的棺材上盖上体现荣誉的勋章,赞颂他“为国操劳而死”。
评价
Jirí Trnka融会运用了数十年功底的电影、木偶戏来表达反独裁的主题,没有比这更恰当的艺术形式,结果这部深刻感人的短片令当权者恼羞成怒。在捷共第一书记亚历山大·杜布切克领导下,“布拉格之春”的到来,加上唐卡的多病之躯,使他没有遭受当局过多的迫害。但《手》之后,他停止了创作。
参考资料
作品年表.时光网.
荣誉成就.时光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9 21:45
目录
概述
作品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