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沙拉”(Issarak)意为“勇猛”,又称高棉人民抵抗运动,伊沙拉运动是40年代出现的反对殖民统治的民族主义运动。它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组织,而是众多的抵抗运动的总称。
起因
最初的伊沙拉运动兴起于被泰国占领下的马德望和暹粒两省。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在柬埔寨的法国殖民当局向日本妥协,成了日本军事当局的附庸。这一形势助长了反对法国殖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势力。这时,一个名叫卜昆的从柬埔寨退休的行政官员逃到了曼谷,在那里他建立了一个逃亡者组织,后来称高棉伊沙拉。法国人逮捕了山玉成之后,他的经济部长巴春逃往越南,在越盟的帮助下成立了一个高棉独立委员会,后来该委员会的一些领导或被捕或投降,还有一些投奔了越盟。巴春和他剩下的追随者加入了在泰国的逃亡组织。这个伊沙拉组织的活动地区就是泰国占领下的马德望和暹粒。后来,他们在这里成立了一个由巴春领导的流亡省政府。这个流亡政府得到了泰国政府的支持。
差不多同时,在柬埔寨境内也出现了一个伊沙拉组织。该组织在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的群众骚动中形成的。这个组织称尼哥姆伊沙拉,也称高棉自由阵线。该组织在金边有广泛的支持者,一部分政府文职人员、工人、学生响应它的号召,加入了它的游击队。
分化
1947年11月,马德望、暹粒等地又划归柬埔寨。这以后,泰国对巴春领导的流亡政府的兴趣就大大减弱了。他们在同法国殖民当局达成协议之后,巴春便于1946年4月宣布向政府投降。当1947年西哈努克发布大赦令时,这个伊沙拉组织的大部分成员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了。他们基本上都加入了民主党。但是,另一部分伊沙拉分子没有投降,这就是由达春领导的高棉民族解放委员会,他们仍在马德望和暹粒坚持武装活动。他们同人民党有一定联系。正因为这种联系,民主党领袖沈法等曾因“黑星会”一案而被捕入狱。
达春原是柬政府军士兵。1943年他开了小差,在泰国的支持下,在马德望和暹粒开展反法的武装活动。1947年2月,他同越盟在曼谷成立了一个“高棉伊沙拉一越盟联合指挥部”,他任司令。到1948年初,达春成了越盟的附属机构高棉人民解放委员会的主席和该机构的军事指挥官,总部设在昆仑岛。
同越盟联系紧密的还有两个伊沙拉组织。一个是由暹亨领导的,另一个是龙波烈领导的。
暹亨领导的伊沙拉组织
暹亨出生在交趾支那的华裔高棉人家庭。1945年他就成了共产党员。他对50年代的抗法斗争起过主要作用,但后来他脱离了政治。他的妻子的侄子也是华裔高棉人,名叫龙涅。此人1946年是曼谷法政大学学生。在那里他加入了泰国共产党。到了70年代,他的名字改为农谢,后来成为柬埔寨共产党的第二号人物;1975年柬共夺取政权以后,暹亨因为是印支老共党人,同越南有密切关系而被杀害了。
其他伊沙拉组织
1947—1948年活动在柬埔寨中部的两个主要伊沙拉组织是由诺罗敦·占达朗塞亲王和布山分别领导的。占达朗塞亲王的组织活动集中在磅士卑北部,磅同一带。而布山是个农民,进过监狱,刑满释放后成了伊沙拉分子。和达春一样,他也被说成一个刀枪不入的强人,到1948年底,他手下的武装力量达1千多人。
在靠近越南的几个省,越南人的抵抗部队对伊沙拉运动影响很大。这些地方的柬埔寨游击队常常是由越南人指挥。游击队员经常参加印度支那共产党政治学校的学习,在那里学习马列主义。
更加接近共产主义的两个高棉人是梅昂和索。他们两人都在1945年参加了印度支那共产党。梅昂于1920年出生于越南茶荣,其父为柬埔寨人,其母为越南人。二次大战期间他在金边读书。1942年僧侣大游行之后,他离开了首都。1964他化名山玉明。他采用了山玉成和胡志明两个反法英雄的名字。人们常把他同胡志明联系起来。山玉明在50年代成了高棉人民革命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后来长期旅居北越。
索在30年代同山玉成一起当过和尚。他也出生在越南。到了1948年改名叫杜斯木。他后来成了柬埔寨劳动党的总书记。
到1948年底,高棉抵抗力量把国家划成四个军区:东南军区由高莫尼领导,东北军区由宋西江领导,西南军区由山王明领导,西北军区由高棉民族解放委员会主席达春领导。
衰落
到了50年代末,由于西哈努克实行了三次对伊沙拉分子的大赦,非共产党影响的伊沙拉运动大大衰落,同达春的伊沙拉势力的谈判开始了。结果,他同意归顺政府,但作为交换,他得到了在暹粒省的行政权。实际上,这里成了他的封地和独立王国。
但是,受共产党影响的伊沙拉运动依然很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