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家河
淮河流域运河水系韩庄运河支流(航道)
伊家河,淮河流域运河水系韩庄运河支流(航道)。北邻韩庄运河,源于微山湖东畔微山县新河头村,流经微山县韩庄镇、枣庄市台儿庄区、江苏省邳州市,在台儿庄镇南,运河大桥西1.5公里处入韩庄运河,长34公里,区间流域面积327平方公里。
形成变迁
伊家河开挖于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峄县志》载:“乾隆二十一年,荆山桥淤塞,湖水泛滥,次年新开伊河以泄湖水,上起微山湖,下至黄林庄入运,计长一万二千四百六十三丈,口宽八丈,底宽四丈,深一丈二、三、四尺不等。”由于入运一段狭窄,南岸山洪下泄夹带大量泥沙,河道多处易淤塞。1872年(乾隆四十七年)冬,挑浚伊家河四十八里余。至1851年(咸丰元年)伊家河上游基本淤平,湖水下泄即四处漫溢,沿岸土地严重积水,经年不涸,土质被破坏,土壤变碱。
干流概况
伊家河发源于微山湖东畔新河头村,北与韩庄运河相邻。流经微山县韩庄镇、台儿庄区的武宅子、耿山子、南巨桥、傅庄、河上庄等村庄,在台儿庄镇南运河大桥西15公里处(台儿庄西南1.5公里河上庄处)入韩庄运河。河长37公里(一说34公里),流域面积327平方公里,其中微山县境内长3.5公里,堤距宽80米,河槽宽40米,流域面积327平方公里。台儿庄区境内长33公里,流域面积208.19平方公里。
水文特征
伊家河,以泄微山湖水为主,兼泄韩庄运河南侧洪水,区间流域面积327平方公里。伊家河上口处,伊家河船闸:当微山湖水位达到33.5米时,泄量200立方米/秒。1965~1972年,治理后,伊家河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防洪流量达到526秒立米,防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
主要支流
径流
于沟河,源于台儿庄区涧头集镇东南部山区,原河道自南向北穿过东、西于沟村和台(儿庄)张(山子)公路,于小山子村西北1公里处转弯东流至孙庄北800米处入伊家河,现改为在大张庄、贾桥村之间入伊家河,长8.9公里,流域面积25.2平方公里。于沟河承泄山洪面大,河道弯曲窄浅,排泄不畅,涧头集公社东部和薛庄公社西部,汛期常遭水灾。1958年曾对其疏浚和部分筑堤,1978年1月涧头集公社民工6000人,对其上游段治理长度3.5公里,挖河开口宽15米,底宽10米,河坡1:1.5。两岸筑堤高2米,堤顶宽2米,边坡1:2,完成土方13万立米。经过治理,于沟河的防洪能力虽有提高,但仍不能彻底解决水患问题。1982年12月,台儿庄区组织台儿庄、张山子、薛庄、彭楼、邳庄、兰城店、泥沟、马兰屯8公社民工1.5万人,对于沟河全面浚治。从东于沟村至小山子村公路桥段裁弯取直,两岸筑堤,堤顶宽2米,挖河底宽10米,自公路桥向北取直,于大张庄、贾桥之间入伊家河。新直挖河段两岸筑堤,东堤顶宽3~5米,西堤顶宽6米,堤高2米,内外边坡1:2,两岸滩地3~8米,并建有排水涵洞2座。现于沟河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除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防洪能量达188秒立米。基本上解决了沿岸的防洪排涝问题。
引龙河,发源于铜山县东北山区,由十一孔桥处流入台儿庄区,经妈妈桥、小北庄,于小单庄西北1公里处入伊家河。全长18公里,流域面积65平方公里,其中境内长8公里,流域面积53.81平方公里。引龙河系一山洪河道,源短流急,河槽弯曲窄浅,泄洪能力低,汛期山洪聚集而下,两岸多处漫溢,其下游段的张山子、侯孟两地区屡受其害,收成大受影响。1949年冬至1950年春,兰陵县唐庄区民工2000多人对引龙河下游段进行治理,从妈妈桥至六里石以下顺原河形下挖2米,开宽10米,在小单庄西南穿过伊家河,于六里石处入韩庄运河。1956年10月至1957年6月在大规模治理伊家河的同时,对引龙河8公里河段再次浚治,挖河底宽12米、挖深2米,坡1:1.5,筑堤高1米,泄洪能力达到80.6秒立米,完成土方19.27万立米。1962~1964年铜山县境内引龙河治理后,防洪流量达到148秒立米,其上游下泄山洪流量增大,加上伊家河水顶拖,汛期多处漫溢决口,致使张山子、侯孟两公社农田受灾严重,1963年受灾面积达1万多亩。
龙河,源于台儿庄区侯孟乡南部山区,流经崔庄、后楼、东徐塘、穆庄,于张楼村北1公里处入伊家河,长11公里,流域面积51.31平方公里。龙河系一山洪河道,河槽自然形成窄浅弯曲,汛期山洪下泄,其下游段之穆庄、西程庄、颜庄、王河口、朱庄、张楼、曹林等村,大片农田被冲淤淹没,6000亩农作物收成无望。1952年春,兰陵县涧头集区民工2500人对龙河从穆庄至伊家河段进行加宽、加深、取直治理,长达3公里。1956年10月至1957年春,对龙河下游从西程庄至伊家河段治理长度1.5公里,开挖土方2.54万立米。1972年初至1978年12月,对龙河中段的穆庄至徐塘、跃进闸至徐塘段进行整浚,长达4.2公里,裁弯取直,河槽加宽到25米,加深到5~7米,共开挖土方43万立米。尔后建有闸、坝各一座,小型提水站3处。现龙河防洪标准不足10年一遇,除涝标准不足3年一遇。
泉流
马跑泉,位于台儿庄西南12.5公里高山,泉水北流入伊家河。
老龙潭,位于台儿庄西南19公里库山(岵山)山南麓,泉水北流入伊家河。
下段河道
小新河,是伊家河1956年于台儿庄西南1.5公里河上庄处改道入运后,余下的一部分河道,长5.6公里。西起台儿庄区河上庄,东流经前、后张庄,于黄庄东900米处入运河,流域面积49平方公里,其中境内长5.6公里,流域面积3.27平方公里。小新河由于未加治理,河道严重淤塞,防洪泄洪能力很低。1961年后,邳县培高了南岸,并开挖了排水沟,使其南部大量坡水流入河内,从而加重了小新河的负担,加之汛期运河之水严重顶托倒灌,使其北岸的陈庄、前、后张庄、黄庄等村3000多亩农作物收成无法保证。1975年3月4日至20日,台儿庄区革命委员会组织台儿庄、邳庄、彭楼、马兰屯、泥沟、兰城店6公社民工1万余人,对小新河复堤治理,施工标准按运河水位29.75米,筑堤超高2米。堤顶宽3~4米,内外堤坡1:3,治理长度5.6公里,共完成土方37.83万立米,工日15.6万个,国家投资12万元。尔后又建排水涵洞两座,排涝站1座,公路桥1座。现小新河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防洪流量为111秒立米(尚不能排涝)。其南岸坡水得到控制,沿岸水灾已相应减轻。
治理开发
河道治理
伊家河始开挖于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据《峄县志》记载:“乾隆二十一年,荆河桥淤塞,湖水泛滥。至二十二年奉旨新开伊河以泄湖水。上起微山湖,下至黄林庄入运,计长一万二千四百六十三丈,口宽八丈,底宽四丈,深一丈二、三、四尺不等。”1851年(清咸丰初年),伊家河严重淤塞,上游基本淤平,湖水下泄,四处漫溢,沿岸土地严重积水,土质被破坏,土壤变碱。1931年,山东省建设厅运河工程局把改良伊家河为灌溉渠或排洪副河列入第三期运河治理工程计划,但未能实施。
建国后,1956年冬开始治理伊家河。以分洪为主,结合排除沿岸内涝并达到通航的目的。沿原河故道加宽加深,分三段裁弯取直。治理标准为当湖水位33.5米时,泄水量为200秒立方米。自1956年10月至1957年底共组织三期施工。完成土石方800.4万立方米,工日557.7万个,投资846万元。河道完成情况是:0+000—15+000河底宽35至26米,河底高程29.5至26米,堤顶高程37.8至36.7米;15+000—34+000河底宽24至18米,河底高程26至21.5米。河槽边坡13+000以上为1:1.5,13+100以下为1:2。大堤边坡临河坡1:2.5,背河坡1:2。堤顶宽:左堤顶4米,右堤顶3米。滩地宽:5+000以上,左10至35米,右5米;5+000—13+100两岸各20米;13+100以下各30米。
在伊家河施工的同时,还疏浚了龙河2.3公里,疏引龙河8公里,并建成台儿庄公路木桥一座,排水涵洞3座。但伊家河干流10+000以上,因工程困难,尚余石方46万立方米,未达到设计标准。1958年伊家河口建成节制闸1座,共3孔,每孔净宽7米,闸底高程28.6米,闸顶39.2米,过水能力当湖水位33.5米时,为200秒立方米。因河道留有尾工,泄水受附近河段控制,竣工时只能达到153秒立方米。经治理后的伊家河,防洪标准达到二十年一遇,防洪流量达526秒立方米,除涝标准达到五年一遇。伊家河的开挖治理,不仅能承泄湖水和南岸山丘之洪水,免除沿岸内涝,减轻韩庄运河淤塞,而且给沿岸农田灌溉提供了大量水源,并代替韩庄运河打通了微山湖至台儿庄之间的航道。治理后的伊家河下游改在台儿庄西的河上庄汇入运河,全长34公里,河上庄以下长5.9公里的河段,另定名为“小新河”,仍在黄楼与石拉子之间入运。
灌区工程
伊运灌区,即韩庄运河、伊家河之间的河套灌区。地面高程为29~30米,1967年5月建成开渠,水源为伊家河,国家投资23.04万元。配套干渠2条,长10.2公里,支渠14条,长10.27公里,主要依靠巨梁桥排灌站提灌,设计面积2.3万亩,有效面积1.05万亩,涧头集、薛庄两乡镇23个村受益。
薛庄灌区,即以薛庄乡河上庄一级站为首,薛庄二级站、贺窑三级站3级提灌系统所控制的灌溉区域。地面高程分别在29、34、39米左右,1967年春建成开渠,国家投资38.85万元。水源为伊家河。3站共装机9台,总动力870千瓦。一至三级站建干渠长4.6公里,贺窑三级站干渠一条,长1.95公里,总配支渠10条,长15公里。设计灌溉面积3.4万亩,有效面积1.96万亩,薛庄乡19个村受益。
涧头集灌区,即以涧头集北老宅子一级站、徐楼二级站两级提水系统所控制的灌溉区域。其地面高程一般在34米、39米左右,1973年5月建成开灌,国家投资31.88万元。水源为伊家河。两站建有干渠两条,长7公里,支渠8条,长17.5公里。共装机6台,总动力780千瓦。设计灌溉面积3.5万亩,有效面积1.5万亩,涧头集镇33个村受益。
侯孟灌区,即以侯孟乡小北庄一级站、侯孟二级站两级提灌系统所控制的灌溉区域。其地面高程一般在35米、42米左右,1973年5月建成开灌,国家投资29万元。水源为伊家河。两站装机6台,总动力555千瓦。建有输水干渠两条,长2.1公里,支渠6条,长9.1公里。设计灌溉面积3万亩,有效面积1万亩,乡境内8村受益。
张山子灌区,即以张山子镇武宅子一级站、梁庄二级站两级提灌系统所控制的灌溉区域。其地面高程一般在36米和41米左右。1973年5月建成开灌,国家投资35.2万元。引伊家河水。两站建有输水干渠2条,长4公里,支渠6条,长19.9公里,共装机6台,总动力555千瓦。设计灌溉面积3万亩,有效1.73万亩,镇内17个村受益。
伊运灌区,即运河、伊家河之间的河套灌区。灌区地面高程一般在29米到30米。该灌区由山东省南四湖工程管理局设计,涧头集、薛庄两公社于1966年4月动工兴建,1967年5月开灌,水源为伊家河。灌区主要依靠巨梁桥提水站提灌。该站装机3台,动力390千瓦,设计提灌流量3.02秒立方米。配套干渠两条,总长10.02公里;支渠14条,总长10.27公里。设计灌区面积23000亩(包括后洪庙小站),有效灌溉面积为10500亩,受益乡镇主要是涧头集镇,其次为薛庄乡,共23个村。
薛庄灌区,即以薛庄乡河上庄一级站为首,三级(二级为薛庄站,三级为贺窑站)提灌系统所控制的灌溉区域。此灌区地面高程一般在29米、34米和39米左右。灌区建于1966年,1967年春开灌,水源为伊家河。一、二、三级站共装机9台,动力870千瓦。一级站设计提灌流量为4.1秒立方米。一至三级站总干渠长4.6公里。三级站干渠1条,长1.95公里;总配支渠10条,长15公里。设计灌溉面积34000亩(包括薛庄、褚楼、孙苏庄3处小站,装机3台,66千瓦),有效灌溉面积19670亩,薛庄乡19个村受益。灌区建设国家投资388500元。
涧头灌区,即涧头集镇老宅子一级站、徐楼二级站所控制的灌溉区域。此灌区地面高程一般在34米、39米左右。1971年10月兴建,1978年5月开灌,水源为伊家河。一、二级站共装机6台,动力780千瓦。一级站设计提灌流量为5.5秒立方米。配有输水干渠1条,长4公里;二级站干渠1条,长3公里;配套支渠8条,长17.5公里。设计灌溉35000亩,有效灌溉面积15000亩。涧头集镇有33个村受益。灌区建设国家投资318800元。
侯孟灌区,即以侯孟乡小北庄一级站、侯孟二级站提灌系统所控制的灌溉区域。此灌区地面高程一般在35米、42米左右。1971年10月动工兴建,1973年5月开灌,水源为伊家河。一、二级站共装机6台,动力555千瓦。一级站设计提灌流量为4秒立方米,配有输水干渠1条,长1.5公里;二级站干渠1条,长0.6公里;总配套支渠6条,长9.1公里。设计灌溉面积30000亩(包括大单庄小站,装机2台,110千瓦),有效灌溉面积10000亩,侯孟乡有8个村受益。灌区建设,国家投资29万元。
张山子灌区,即张山子镇武宅子一级站、梁庄二级站提灌系统所控制的灌溉区域。此灌区地面高程一般在36米、41米左右。1971年10月动工兴建,1973年5月开灌,水源为伊家河。一、二级站共装机6台,动力555千瓦。一级站设计提灌流量4秒立方米,配有输水干渠1条,长2.8公里;二级站配套干渠1条,长1.2公里;总配支渠6条,长19.9公里。设计灌溉面积30000亩(包括官牧、耿山子2处小站,装机2台,115千瓦)。有效灌溉面积17350亩,张山子镇17个村受益。此灌区建设,国家投资352000元。
武宅子灌溉站,位于张山子镇武宅子村西300米处,伊家河南岸,建成于1973年春,国家投资17.1万元。配装电机3台,总动力390千瓦。水泵3台,560千伏安变压器1台。配套干渠1条,长2.8公里,支渠3条,长12.67公里。扬程7.3米。设计灌溉流量4秒立米,灌溉面积1.6万亩。除武宅子、毛官庄等9村受益外,还为梁庄二级站供水。
小北庄灌溉站,位于侯孟乡小北庄村东南900米处,引伊家河水,建成于1972年5月,国家投资17.1万元,配装电动机3台,总动力90千瓦,水泵3台,560千伏安变压器1台。配套干渠1条,长1.5公里,支渠4条,长5.1公里。扬程7.3米。设计灌溉流量4秒立米,灌溉面积1.8万亩。侯孟、前李庄等6村受益,并向侯孟二级站供水。
航道航运
航道
京杭大运河山东省南段,元代开始行泗水(南四湖尚未形成)航道,位于昭阳湖西洼地,由于黄河夺泗入淮,经常受到黄河泛滥冲淤的侵害。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6年)开挖北起三河口,经夏镇至留城,全长140里的南阳新河。济宁以南京杭运河由湖西洼地移至湖东高地,解决了黄河冲淤问题。
京杭运河移至湖东,多与丘陵山区河流连通,水源不稳,局部航道易淤浅,且每遇山水与黄河水并涨,运河水易受黄河水顶托,在徐州运河与黄河交汇处形成急流洪峰,船只难行。黄河倒灌后,运河航道易被淤浅。为避黄河横冲运道之险,自明隆庆年间始,至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新开一条南起夏镇李庄水口,经韩庄后东行南折,汇泇河后经邳县至宿迁汇入黄河的新航道(即泇运河,韩庄运河的前身),全长260里,形成当代京杭运河的走向。
清朝前中期仍沿用明代所开航道。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北徙,在张秋镇切断运道夺大清河入海,京杭运河分南北两段通航,漕运多改为海运,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漕运停止。至民国年间,运道严重淤塞,遂成为季节性通航河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韩庄运河淤塞严重,旱季河内多段无水。京杭运河苏鲁航线基本中断。
为沟通微山湖至中运河的航道,结合分洪排涝,从1956~1957年对伊家河道进行3次大规模加宽加深,截弯取直治理。西起微山湖畔新河头村,东至台儿庄西陈庄村改道入运,从此,可季节性地航行一些小吨位木船。自1968年起,由枣庄市革命委员会、台儿庄区革命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枣庄市支行、枣庄市水利局、南四湖工程局和兖州安装队组成“枣庄地区伊运河复航工程施工指挥部”,李宜荣任总指挥,对伊家河按五级渠化航道进行治理,并修建韩庄(济宁地区施工)、刘庄、台儿庄三级枢纽工程。区境内的刘庄、台儿庄两枢纽工程同年3月动工,1972年5月交付使用。从此,伊家河代替韩庄运河成为从微山湖通往中运河的航道(史称代泇行运),使断航10余年的苏鲁航线得以复航。1999年12月,韩庄运河上的“万年闸枢纽”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韩庄运河三级航道全线贯通,伊家河航道只作为韩庄运河航道的辅助航道使用,往日繁忙的伊家河水上运输日渐冷落。
设施
韩庄枢纽工程,是南四湖的洪水主要出口控制工程,由伊家河节制闸、韩庄运河节制闸、老运河土坝、伊家河船闸及各闸附设公路桥组成。
伊家河(韩庄)节制闸,位于微山县韩庄镇新河头村微山湖口。1956年8月,由淮委设计,1958年2月济宁专署成立伊家河施工指挥部,负责施工。安装工程承包给淮委建筑工程局安装工程队。3月1日,开工堵坝,3月底完成基坑排水、开挖、清淤。4月砌筑上、下游翼墙,6月上旬完成翼墙工程,开始安装闸门,8月30日全部竣工。共完成土方1.7万立方米,砌石3280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3583立方米;用钢材99吨,木材593立方米,水泥696吨,国家投资54.43万元。伊家河节制闸,3孔,每孔净宽7米。全长92.2米,宽25米,高12.8米。直升式平板钢闸门,高5米,顶上方设钢筋混凝土胸墙;闸座为重力式,中墩宽2米,闸墩与闸座均长13米,底板闸门处高程28.6米;闸下游消力池底高程27.6米;闸墩下游高程38.75米处为公路桥,钢筋混凝土矩形板结构,桥面高程39.2米,桥总宽5米,桥两侧设有1米高的铁栏杆。闸墩41.4米高程处设工作桥,其上砌砖石结构机房,内设2×8吨电动卷扬式启闭机3台。微山湖水位33.5米时,泄量为200立方米/秒。
伊家河(韩庄)船闸,1968年破土动工,1970年10月竣工通航。船闸长120米,宽10米,水深2.2米,水头差6.5米,可通航500吨拖船。
刘庄船闸,位于涧头集北刘庄西南伊家河北岸,博徐公路西侧,1972年4月建成,系刘庄闸枢纽工程主要部分,为五级通航标准船闸。该闸由上闸首、闸室、下闸首三部分组成,为钢筋混凝土石砌混合结构。闸室宽12米,长120米,闸门宽10米,拦水深度2.2米,上下游引航道总长728.7米。船闸上游通航水位30.3米,下游通航水位25.5米,可正常通过100吨级驳船。伊家河船闸,1968年破土动工,1970年10月竣工通航。船闸长120米,宽10米,水深2.2米,水头差6.5米,可通航500吨拖船。
刘庄船闸桥,位于涧头集北1公里,跨伊家河,1968年建。该桥为混凝土灌柱桩,水泥预制桥面,与船闸附建一处。桥长95.6米,宽5.8米。有12米跨径桥孔1,8米跨径桥孔4,7米跨径桥孔3,造价28万元。
刘庄节制闸,位于涧头集北、刘庄村西南100米处伊家河上,建于1968年3月,1972年4月竣工,国家投资79.5万元。工程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开敞式,平板直升式钢闸门,全闸共三孔,孔宽7米,启闭闸门用了3台卷扬式启闭机(每台启闭能力30吨,电动手摇两用),一般以电力启闭。闸上游底板高程24.5米,下游底板高程23.5米,闸门正常拦水位30.5米,闸下游正常通航水位25.5米。过闸流量200秒立米,可蓄水约300万立米。刘庄节制闸的主要用途是控制水位,保证通航和便于上游沿岸提水灌溉。汛期限制水位在31米,保证过闸流量500秒立米,禁止门顶泄洪。
港口
李庄港,位于张山子镇官牧村北、伊家河南岸,江苏省盐城市为中转煤炭所建。1973年4月动工,1974年8月竣工。占地11亩,建顺岸式砌石挡土墙码头200米,码头顶高程33.5米,泊位7个,靠泊能力为100吨级,堆场面积18900平方米。时该港码头日发货量达到500至1000吨,年吞吐能力达到20万吨。1994年,李庄港因货源不足停运。
另外,乡(镇)、村港栈点乡(镇)村港找点主要散布在伊家河两岸,台儿庄节制闸上下游较为集中。自1975~1985年底,全区已发展到25处,均为利用运河坡岸设木桩支架简易码头,以滩地作为货物堆场,总面积为1万多平方米。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16 16:01
目录
概述
形成变迁
干流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