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扩张是指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规模由小到大、竞争能力由弱到强、经营管理制度和
企业组织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的动态发展过程。
本质表现
揭示企业扩张的本质是以企业的本质为前提和基础的,从企业产生来看,企业和资本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企业的本质是在与资本的联系中体现出来的,企业的本质又反映了资本的本质。进一步讲,资本是企业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资本就没有企业;企业是资本存在的形式和载体,没有资本,企业也就成了无源之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企业因资本的已经建立而存在,而资本则以企业作为其增值的手段和途径。从这种意义上讲,企业扩张本质也就是企业资本的扩张。如果说企业扩张最直接的表现是企业规模的扩大的话,那么资本扩张最直接的表现则是资本规模扩大,即资本增值。企业扩张最终表现为
企业资本集中。
动因
古典经济学和
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企业扩张是分工的必然结果。亚当·斯密、巴比奇、马歇尔和杨格把分工过程看作是为什么会出现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按斯密的观点,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应该说,市场规模的扩大,增加了纵向分解和生产迂回性,利用规模经济是可取的。马歇尔 (1919)认为几乎每一种横向扩张都趋向于增加大规模生产的内在经济,当市场规模扩大时,集中可以带来更多的收益,所以企业规模趋向扩大。企业扩张的战略目标动因是企业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企业的本质决定着任何国家的任何企业都要追求扩张,企业扩张是企业普遍追求的发展目标。斯密从“经济人”和“完全竞争”的角度论证了企业规模变迁的动力和条件。由于人的利己动机,私有产权下的
资本主义企业总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私有企业的唯一目的。因此,扩大再生产成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企业扩张行为的动因就在于对规模经济的追求,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如静态最优企业模型表明,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是企业扩张的根本原因,对规模经济的追求则是企业扩张的直接原因。奈特(knight,1965)指出,企业获得垄断收益的可能性为持续的和无限的企业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动机。
科斯的企业理论主要是运用交易费用概念解释了企业存在及扩张的意义,也就是交易费用的节约是企业存在扩张以及替代市场的根本原因。当市场的交易费用大于企业内部的组织费用时,企业就是比市场更有效率的调节机制,因而企业的存在和扩大规模就是必然的结果了。组织费用表明,企业扩张愈快,管理成本就会递增,这就是科斯所说的企业节约的市场交易费用等于递增的组织成本时,企业的最大规模也就被决定了,企业规模发展达到了静态均衡。在动态过程中则不然,当既有的静态均衡被打破时,企业规模将继续趋向扩张。反之,企业边界就会受到抑制和收敛。科斯的追随者中的代表人物威廉姆森、张五常和杨小凯等人发展了交易费用理论,威廉姆森沿用科斯的交易费用分析方法,提出了“市场失灵”的概念,分析直接影响企业组织规模的原因。因此,交易费用标准是企业存在扩张与效率的根源。
诺思(1971)、姆塞茨(1988)侧重于制度因素来分析企业的扩张,认为只有在制度创新拉动下的技术创新才是企业扩张的源动力。阿尔列钦还从组织制度角度将企业看成一个“团队”,而企业的扩张是团队效率在市场价值增加上的反映。德勒和威廉姆森则从企业的管理体制上分析了企业治理结构的变革引发现代大工商企业的出现和扩张。巴克莱、卡森和拉格费等沿用了科斯等人的观点,阐述了内部化引起企业规模经济的原因。从“信息成本”方面看,阿罗 (1974)把企业之所以要扩张归结于信息的不可逆性,“一条信息能够以任意的规模在生产中加以运用,从而激励人们不断扩大企业规模”。
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经济学家研究力图体现新科技、高信息时代的企业生存与发展特点,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将企业的扩张与发展视为企业能力建立,如南达 (Nanda)等人的研究。他们认为,信息时代的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迅速改变着整个经济结构,环境迫使企业对能力存量不断进行质的改变,能力更新构成了产业动态性的驱动力。它使企业在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时,能够快速整合、建立和重构其内外部资源、技能和能力,迅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新的市场需求和新技术的出现成为拉动企业增长的诱因,而富于进取的企业管理能力的增加是企业扩张的动因。
决定因素
对于企业扩张到底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理论解释,现有的理论往往是从企业的一个侧面研究企业扩张,难免以偏概全。纵观这些不同角度的研究解释,笔者大致把他们分为企业扩张决定因素研究两个方面:外生观和内生观。
外生决定论
对于企业扩张决定因素的早期研究都是从较
宏观的角度出发的,他们为企业扩张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积累,但由于这些理论对企业本质的认识不够深入,所以在指导企业实践中较为乏力。亚当·斯密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劳动分工是如何促进生产率并而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斯密把规模报酬递增归功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变迁,认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就可以采用更加细密化的专业化技术,而新的专业化技术能使劳动分工进一步深化,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直至市场范围对其约束。新古典企业理论主要是从技术的角度来定义企业的边界变更,从比较静态角度认为固定成本约束着企业扩张。马歇尔(1919)认为,几乎每一种横向扩张都趋向于增加大规模生产的内在经济,资本增大可获更多竞争优势。其后,泰勒尔的企业规模扩大理论指出,企业规模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是它能够利用规模或范围经济的程度。如企业发展也有极限,即企业家极限、市场极限和技术极限。
制度学派科斯的企业边界论或者企业规模决定论认为,交易成本包括搜寻费用、谈判费用和实施费用,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组织成本比较与选择的结果决定了企业规模。威廉姆森(1975,1979,1980)提供了一个简化模型归纳交易费用学派关于企业规模决定的基本思想,威廉姆森一方面继续沿用了科斯的交易费用的分析方法,另一方面威廉姆森提出了“市场失灵”的概念,从而组织自身的内部结构和组织能力也将直接影响企业组织的规模。泰若勒(1986)、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哈特和莫尔(1990)、瑞奥登(1990)、道(1993)、杨小凯和黄有光 (1994)进一步发展该理论。
J·A·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912)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力量就是“创新”;每一次创新及其示范效应的结果是引发整个经济的扩张增长;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本质是新的创新对旧的产品的淘汰,是企业在新的层次上扩张的结果。1950年后,美国经济学家 M·卡曼和N·施瓦茨提出了新技术创新理论,以此分析企业扩张的新的特点,卡曼和施瓦茨认为:最有利于企业创新和扩张的市场结构应该是垄断竞争市场。20 世纪70年代,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E·曼斯菲尔德和z·格里列希斯对技术创新所引发的企业扩张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作了较系统的研究。近期的研究有波特的市场拓展理论(1984,1985),他运用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范式,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考察企业竞争扩张行为,认为一个国家企业扩张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在考察所在产业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最佳竞争战略。
内生决定论
由于外生论无法解释处于相同行业相同阶段的企业扩张为什么还存在巨大的业绩差异等许多客观现象,从此企业扩张的研究开始深入企业内部。但这些理论也存在主要从内部来考虑扩张问题,而又忽视企业扩张也是外部环境作用的产物。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能力是企业长期利润来源的基本条件。西方学术界对企业能力的研究最早是菲利普·萨尔尼克(1957)对管理过程的领导能力的分析。随后,企业能力理论开始分化为两个相对独立而又互为补充的流派:一个是企业资源基础论被称为是资源决定论。1959年彭罗斯通过企业内的管理资源的扩大来论证企业的成长,她把管理功能纳入经济分析,在她看来吸收新的管理人员和提高现有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企业扩张的核心。沃纳菲尔特提出了公司内部资源对公司获利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奥利弗认为企业在获取配置资源的能力上的“异质性”决定企业获取高额回报率的可能性(1997)。因此资源能力成为保证企业扩张获得超常规利润的最基本条件。另一个是核心能力学派。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1990年探讨了核心能力对企业成长的重要作用,认为企业是一个能力体系或能力的集合,企业能力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经营绩效;后来经过G·匹萨诺、N·J·福斯、A·贺尼等人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得以更加深入地发展。随着进一步深入研究,契斯、A·苏安等又提出“动态能力观”。钱德勒(1992)提出,企业扩张的动力是企业的组织能力。契斯(1994)认为:应该采用一种整体的视角,涵盖与企业能力建立相关的整个过程、整个企业的内部知识和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外部的交易过程。显然,企业的知识和企业能力是企业经营范围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近些年来,一些管理学家开始重视对组织生命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佛龙(1965)最早提出来了产品有生命周期。伊查克·艾迪斯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的系统理论(1989)认为,企业扩张可以理解为企业生命周期的内在需要。后来哈佛大学教授L·T·韦尔斯和D·J·利克劳等发展了该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了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有效边界
企业规模扩张到什么程度为所谓最佳?理论家们关于企业边界的观点是不一致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中企业被抽象为在市场和技术的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入一产出的转换器”,企业的边界主要由生产中的技术因素决定。
新古典经济学在通过生产函数对静态最优企业模型的分析,在给定生产函数、投入和产出的竞争市场价格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按利润最大化,即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对投入和产出水平作出选择,以此为基础可确定企业的最佳生产规模,从而也决定了企业是否需要进一步扩张。马歇尔提出了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其认为生产规模是由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共同决定的。技术经济学提出了一些定量办法:实际成本比较法、技术比较法、资本回报率分析法、经验方法等。
科斯的企业理论得出结论:企业的规模不是无限扩大的,“企业规模的界限应该定在其运行范围扩展到企业内部组织附加的交易费用等于通过市场或在其他企业中进行同样交易的费用的那一点上”。在此基础上,威廉姆森将科斯的企业规模决定论向实际可操作性推进了一大步,认为资产专用性是决定企业规模或边界的最重要变量。为了实现这种可操作性的成本运算,威廉姆森提出了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
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交易频率”。
彭罗斯认为企业管理能力的状况与企业扩张的可能性高度正相关,企业的规模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力量”。因此,对于一个具有创新和进取的企业而言,企业的绝对规模边界是不存在的,企业的内部资源决定了企业扩张方向和竞争的线路。契斯则认为“企业的边界在于能力的适用边界”。企业家才能理论认为,企业家才能是企业规模成长的上限。在既定的
企业管理体制下,企业家的决策水平和经营才能成为企业有效边界的重要制约因素,越过这个边界,较高的组织成本会导致经营的效率降低,从而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
政策含义
企业扩张是一种世界现象。
1.企业扩张理论对于现代企业理论的主要贡献就是提供了一个解释企业经营行为产生超额利润的分析工具。企业可从考虑内部的资源能力以及外在的市场地位来决定公司扩张战略以获取超额利润。由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各个企业的机会、市场和能力以及匹配不尽相同,所以如果企业拥有与众不同的资源和能力或者是在企业的价值链中拥有更为领先的组织结构,那么企业就可以很好地从这些优势中获利。
2.企业扩张理论强调了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诸多相关联方面的因素形成。企业扩张的决定因素并不是唯一因素,它以企业产品和能力的市场作用程度为依据,和交易费用、组织费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共同确定了企业经营的范围和规模。企业扩张竞争力的影响条件,逐步形成由市场结构与企业能力构成的多维价值平台,从而获得持续的扩张竞争优势。
3.从企业扩张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来看,研究进程大致经历了企业扩张外生观到内生观的演变过程,这与企业经营环境时代特征有直接的关系。环境是不断地变化的,企业扩张中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企业扩张研究因而必须由外部深入到企业内部。在此基础上,我们得出企业边界是企业组织在与市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能力传递的最终体现。
4.我国的企业扩张理论问题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国外相关的介绍、阐释和简单的套用阶段,而在能力组合角度结合外部市场角度分析企业扩张的动力与能力上还很少研究,并且对影响企业扩张的能力系统的划分也未达成共识,在我国企业理论正处于研究和应用的初级阶段。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企业成长理论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是我国的企业扩张必须是建立在企业能力提升的坚实基础之上。
八大风险
风险一:决策偏离战略,规模不经济
在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往往发生一些由行政主导推动的兼并扩张,这些扩张不是从企业战略出发,而是源于多元动机,背负了多元目标,企业“拉郎配”式的扩张活动常常变成“扶危济困”,结果只能是“包办婚姻,难生靓仔”;有的企业尽管是自由组合,但因自身定位不清,战略方向不明,其结果也只是简单地“姐妹变婆媳”或“兄弟变父子”;有的虽有战略,但常常抵制不住市场机会的诱惑,倾向于去收购离自身所处行业较远的企业,逐渐远离自己熟悉的领域,战略边界在一次次扩张中突破,造成主业分散,控制乏力,风险也随之不断放大。这种偏离企业发展战略的扩张偏好和投资行为,易于导致协同效应差,规模不经济,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风险。
风险二:盲目扩张求大,忽视供求规律
有的企业盲目跟风模仿,看到某种产品比较赚钱,就一哄而上,不做市场分析,盲目增投资,上项目。结果是产品面市之时,市场风向已经逆转,产品由畅销转向积压,价格由上涨变为下跌。全国大建钢厂的情况就是如此。企业忽视市场供求规律,盲目扩张求大,最终将会难逃赔本甚至破产的惨局。
风险三:调研不充分,信息不对称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无论是在国内并购还是跨国并购,企业都深受信息不对称之困扰。特别对于跨国并购行为,由于前期调研不够,知己不知彼,交易中常常出现中外财务系统不匹配、投资回报预测假设条件存在缺陷、税收黑洞等一系列财务风险;以及由于对所在国法律环境了解不够,对收购一些战略性或高科技企业可能引发的政治干预估计不足而引起的政治风险等。信息不对称,就像一把悬梁之剑,随时可能为扩张活动带来致命伤害。
风险四:财务安排,隐患重重
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扩张战略,若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企业扩张会同时对资金规模和资金结构产生新的需求。企业自有资金常常不能完全满足扩张需要,高负债扩张、短贷长投现象时有发生,一旦
资金链断裂,企业便将陷入严重的经营危机。
风险五:有进无退,志在必得
扩张热情来得快,降温难。赌性强,理性弱。一旦决策,便全然不顾外界的风吹草动,即便遇到很大的风险和障碍,也“志在必得”,决不回头。企业扩张过程中,一些突发性因素的出现常常使得扩张征途变得扑朔迷离。一味求成,不断放低谈判底线,破坏既定方案,势必导致扩张活动的经济性降低、不确定性加大,乃至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风险六:整合不力,导致前功尽弃
捆绑的“小舢板”做不成“航空母舰”。有的企业一味贪多求大,忽视内部整合,扩张活动不但没有成就“求大”之梦,反而成为某些成功企业家的“滑铁卢”。许多企业没有实现扩张的预期,败就败在忽视整合或整合不力,特别是人事整合的不尽如人意。企业兼并扩张面临大量部门的撤并,控制权的更替,岗位的调整,一旦处理不当,将导致人员流失,扩张后企业的一些优势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消失殆尽。
风险七:文化冲突,暗杀扩张成果
企业扩张是企业的一项重大经营活动,面临太多的问题需要处理,常常是财务、法律以及运作细节等问题受到了企业的高度关注,而文化这样的“软”问题则是备受冷落。无论是跨国并购还是国内并购都会面临文化障碍,文化冲突解决不好,将会成为暗杀扩张成果的最隐蔽性杀手。
风险八:管理能力虚脱,扩张预期流产
有的企业忽视自身的资源基础,盲目高估自身的管理能力,在一个领域取得了成功,便认为可以无所不能。狂热地铺摊子,上项目,结果企业是扩张了,但管理失控了,整个企业也被拖垮了。企业扩张须量力而行,注意控制发展阶段、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管理能力的协调与匹配。
企业走扩张之路谋求快速发展,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不仅需要胆略,更需要理性。切不可贪多求快,盲目扩张。须统筹规划,高度警惕扩张中的八大风险,
防患于未然,确保实现扩张预期。
财务风险
企业扩张的财务风险
无论企业采取内部扩张方式还是采取外部扩张方式,都比企业的其他发展阶段加大了投资力度。因此资金运用也更加紧张,需要拓展筹资渠道,扩大筹资量。所以,在企业正常经营时易发生的财务风险中,投资风险、筹资风险、现金流风险和并购风险是企业扩张阶段最显著的四大财务风险。
1.筹资风险
企业的运行需要资金。一般来讲,企业扩张资金的来源中,企业自有资金投入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来源于企业外部融资。因此,筹资是企业在扩张时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筹资风险也就成了企业扩张中财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主要由实物投资风险和金融投资风险组成。
实物投资风险是指由于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而带来的收益不确定。这类投资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决策失误和投资环境恶化等造成的。一般来讲,有这样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投资项目不能如期投产,不能取得收益,或虽然投产,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降低;二是投资项目并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三是投资项目既没有出现亏损,利润率也高于利率,但低于企业的资金利润水平。
金融投资风险是指由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储蓄投资等带来的风险。这类投资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建立完善而兴起的,现在正逐渐转化为企业投资的重要方向。金融投资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
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全局性因素的变化,如经济形势变化、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化等,导致证券市场上所有证券的收益发生变动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是指因某些因素的变化,导致证券市场上个别证券收益变动的风险。
3.现金流风险
现金管理的目的就是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现金的同时,尽可能节约现金,减少现金持有量,而将闲置的现金用于投资,以获取更多的投资收益。换言之,企业要在降低风险与增加收益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以确定最佳现金流量。处在扩张阶段的企业,发展顺利的时候可以凭其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给市场以太平盛世的感觉,一旦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突变,重大政策调整,发生各种自然灾害或其它突发性风险事件,企业就可能因为业务萎缩、资产缩水或重大财产损失而陷入困境。
4、并购风险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并购融资或因兼并背负债务而使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一项完整的并购活动通常包括目标企业选择、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并购的可行性分析、并购资金的筹措、出价方式的确定以及并购后的整合,上述各环节中都可能产生风险。流动性风险是并购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缺乏短期融资,导致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在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的并购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采用现金收购的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资产的流动性,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的质量越高,变现能力就越高,企业越能迅速、顺利地获取收购资金。如果自有资金投入不多,企业必然采用举债的方式,通常目标企业的
资产负债率过高,使得并购后的企业负债比率和长期负债都有大幅上升,资本的安全性降低。若并购方的融资能力较差,现金流量安排不当,则流动比率也会大幅下降,影响其短期偿债能力,给并购方带来流动性风险。
风险防范
(一)筹资风险的防范
首先,在对外部资金的选择上应从具体的投资项目出发,运用销售增长百分比法确定外部筹资需求。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确定外部资金需求规模;也可以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使各项数据直观准确,量化资金数额。由于这种方法比较复杂,需要有较高的分析技能,因而,应在筹资决策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运用。其次,企业要根据短期生产经营活动和中长期的企业发展规划,预测出自己对资金的需求,提前做好财务预算工作,安排企业的融资计划,估计可能筹集的资金量。同时,企业可以根据预测的筹资情况来确定资金是否能够满足企业资金的需求,并以此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把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金筹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避免由于两者脱节造成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防范企业的筹资风险。再次,在编制具体财务预算过程中,企业可以依据行业特点和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保持适当的负债比率,根据生产经营的需求确定资金需求总量,合理安排筹集资金的时间和数量,使筹资时间、资金的投放运用紧密衔接,及时调度,降低空闲资金占用额,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收益率,避免由于资金不落实或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而引发的筹资风险。
(二)投资风险的防范
很多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因此,在投资前,须进行充分详尽的可行性研究,仔细比较各投资方案的优劣。对于批准投资业务的管理人员级别、各种具体的呈报和审批手续则应有严格的控制,确保投资活动必须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才能进行。此外,在投资期内,企业应该检查投资情况,正确揭示投资收益。
(三)现金流风险的防范
首先,企业应该不断提高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在整个现金流中所占比率。加强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严格控制成本费用预算,特别要对现金性费用支出从紧掌握,减少无效性成本开支,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现金流量。其次,企业应将现有经营方式改革为能尽可能少占用资金的新型经营模式。过去企业的经营模式是投资者先拿出大量资金投入生产经营,待生产周期完成后再销售产品、回笼资金,这势必要在生产周期中减少企业现金流,易产生现金流风险。新型企业经营模式、物流模式的出现,使得这种固定模式被打破,让资金能够更快地流动,并以更少的资金得到更多的回报。再次,要提高企业的信誉度,保持与客户之间良好的关系。信誉是保持现金流最好的方法之一,企业本身只有先做到这一点,按合同办事,按期还款,给其客户节约了成本与时间,才能够得到客户的信任,这样客户就会在原材料、资金上给企业以支持。最后,还要建立市场信誉机制,企业注重本身的信誉度不仅有利于市场信息机制的建立,而且可以更直接的对企业本身的发展产生影响。
(四)并购风险的防范
首先,要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采用恰当的收购估价模型,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以降低目标企业的估价风险。由于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状况是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根本原因,因而并购企业应尽量避免恶意收购,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并购方可以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策划,审定目标企业,并且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对目标企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做出合理预测,在此基础之上的估价较接近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其次,要创建流动性资产组合,加强营运资金管理,降低流动性风险。由于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资产负债结构性的风险,必须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来降低。但流动性风险降低的同时,其收益也会随之降低,建立流动资产组合可以同时兼顾流动性与收益性,不仅满足了并购
企业流动资金的需要,也可以降低流动性风险。
总之,企业扩张是商品经济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面临的现实情况。为企业提供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风险控制方法,必将为企业成功扩张提供科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