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有法
浙江省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公司董事长
任有法,浙江省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公司董事长,多次获得海宁市劳动模范。
人物简介
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是海宁中国皮革城的总指挥和海宁皮革产业的领头人,在浙江省乃至全国,任有法是为数不多的自始至终带领一家专业市场走过16年的企业家。16年间,任有法从一个不由自主地被时代浪潮推到市场前沿的军队转业干部发展成了市场的主人、追求时尚的皮匠,他一次次的脱胎换骨,正是一个市场、一片产业、一方经济的真实写照。在铸就了众多亿万富翁、千万富翁的海宁皮革城流传着一句话——“跟着任有法,年年有得发!”
个人履历
1974年12月至1990年10月,在涅城一旅86573部队服役,先后任上司、司务长、后勤助理等职;
1990年11月至1997年4月,在海宁市工商局工作,先后任副科长、工商所长等职;
1997年4月至今,在海宁中国皮革城管委会工作,先后任副主任、书记、主任等职;
2007年12月,海宁中国皮革城改制为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后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个人荣誉
2010年度风云浙商;
2010年海宁市优秀共产党员
2009年度浙江皮革行业风云人物;
2009年度海宁市三产发展先进个人;
2006年度嘉兴市十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2005年度嘉兴市三产发展工作先进个人;
2004、2005年度,2006年嘉兴市优秀共产党员;
2005年度嘉兴市十佳优秀宣传思想工作者;
2004年度浙江省皮革行业突出贡献经营者;
2003至2007年海宁市劳动模范。
媒体报道
1、“无中生有”的故事
如果把时间指针拨回到15年前,那时无人能想象,今天的海宁被称为“中国皮革之都”。因为没人相信,在一个不出皮革原料的地方,居然能够无中生有出一个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最具竞争力优势的专业旅游购物市场。
但是,这个奇迹确确实实发生了,就在1994年的小城海宁。从此,一座市场推动了一个城市的发展。
任有法不无骄傲地拿出一组令人羡慕的数据:海宁皮革城的皮革交易量在全国排名第一,2007全年接待游客310万人次,日均最高达5万人,全年销售额近百亿元。同时,当地的皮革业总产值达160亿元,有2000多家相关企业参与其中。皮革行业成为海宁税收的第一大户,占当地总收入的1/4。
皮革城刚开业的时候,没有人能预料到今天的局面。
1993年,海宁中国皮革城的前身――浙江皮革服装城破土动工。一年后,皮革城落成在即,招商和开业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当时担任招商部副经理的任有法负责市场开张事务,他做了详细的方案准备,在向领导做的汇报材料中,甚至就连谁放鞭炮都想到了。同时还提议,在开业期间举办海宁皮革服装展销会,务求一炮打响皮革城的品牌。
1994年9月22日,浙江皮革服装城正式开业。同一天,首届全国皮革服装展销会开幕。市场里的246个摊位座无虚位,展销会连开5天,好不热闹。可谁也没有料到,展销会一结束,客户们纷纷撤摊而去,若大一个市场里没剩下几家客户。结果,在当时海宁的街头巷尾就传开了一句顺口溜:“轰轰烈烈开业,冷冷清清经营,不声不响关门。”
任有法急坏了,他和同事们打电话、上门去请,硬是说服了一个又一个离开的客户重新回来摆摊。但是他深知,市场要红火,不光要有人来卖,更要有人来买。任有法想出一个好主意,他特意从杭州请来记者到皮革城参观、采访,然后借记者的口在报纸刊登出新闻,海宁皮衣物美价廉的美名渐渐开始在省城传播开来。
不久,大批杭州人蜂拥而至。
不久,市场里已经人头攒动。
海宁皮衣质优价廉的牌子亮出去后,顾客越来越多。甚至有一次,两位顾客抢购同一件皮衣,竟然把皮衣的袖子都扯下来了。开业3个月后,市场的营业额高达5.8亿元。任有法和他的同事们都激动得落了泪,他知道万事开头难,第一关总算跨过了。
不过,这只是海宁皮革城面临的第一道门槛。
2、“脱胎换骨”的故事
从1994年开业,海宁中国皮革城的火爆局面一直持续到1996年。到了1997年,市场形势骤变。
由于皮衣市场的持续火爆,一些企业打起了偷工减料的歪主意:使用劣质皮,做工水平下降。皮衣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昔日风光无限的海宁皮衣变成了低劣货的代名词。
这一年的冬天,某大城市的一家商场甚至挂出这样一条横幅:“本商场没有海宁皮衣。”时任皮革城管委会主任的任有法看在眼里,冷在心头:皮装是高档消费品,如果越做越低劣,就不会有出路。
从1997年下半年,任有法下决心狠抓质量,加大质检力度,阻击低劣皮衣进入皮革城。
当时,有不少人对此很不理解:市场经济就是市场说了算,一切应该由市场协调。任有法反驳道:市场经济不是盲目经济,市场经济必须要有所引导。
骂声不断,但任有法坚守自己的信念。为了阻击劣质皮,皮革城的工作人员曾守在存放劣质皮的仓库门外整整三天三夜。“不打假就没有活路。”如今回想起来,任有法明白,打假是中国专业市场发展必过的一道坎:“和海宁皮革城同时兴起的其他皮革市场,有不少没能过这一关,逐渐凋零倒闭。”
任有法说:“质量是守出来的,品牌则是逼出来的。”
经过两三年的努力,质量终于上来了。这时候,任有法又发现,偌大一个皮革城里,居然没有什么品牌。
“即使质量再好,没有品牌,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出路。”皮革城首先开始和中国皮草行业领先品牌“雪豹”合作,全面发展品牌战略,务求从质量、信誉和产品的档次上更上一层楼。从1999年开始,任有法把皮革城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抓品牌上:进入皮革城的商品必须要有品牌商标,否则不得进入;优秀品牌打广告,皮革城给予补贴……
在皮革城里,任有法专门设置了两个展示柜,用来展示优秀品牌。专业市场里怎么可能有真正的名牌呢?这不是公然推销假冒伪劣产品是什么?在当时那种复杂情况下,任有法的做法被不少人误解。任有法说,那时候,前来考察的一些领导是“斜着眼看皮革城”的。
扶持自有品牌,任有法绝非嘴上说说而已,他可是实打实的:举办皮革城十大品牌、十大推荐品牌评选活动;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推介海宁皮衣品牌;2004年,在皮革城商铺租金收入中留出10%自有品牌奖励费,对经营自有品牌且比例超过50%的商户,在考核合格后返还租金的10%。
从最初的“斜眼看”到后来的“正视”,再到全省推广皮革城经验,不过4年时间。质量上来了,品牌树立起来了,到了2001年,任有法开始提升皮革城的硬件。
“好产品、好品牌要在好的环境下,才能卖出好价钱。”任有法说。
皮革城内的通道由2.5米拓宽到6米;销售形式改为陈列式,变过去单一销售功能为销售、展示和信息发布多功能并举……
3、“凤凰涅槃”的故事
2003年,海宁中国皮革城刚过9岁。那一年,皮革城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座谈会,请各方人士对市场品头论足,对市场未来的发展发表高见。与会的绝大多数人都对市场的前景看好,但也有人提出了一些疑问:市场的下一步怎么走?市场的发展是不是到头了?
那一年,海宁中国皮革城的发展的确遇到了一些问题:市场老化,停车位不够用了,消防设施也落后了……
11月16日,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决定:海宁中国皮革城整体搬迁。任有法一听到这个消息,吓了一跳:这能成吗?搬迁的钱从哪来?市领导还对他说:具体问题你去想办法解决。老任好几天没睡好觉。9天后,他向海宁市委市政府提交了第一份可行性方案。
“当时,最大的难题就是市场的老商户。”任有法回忆道。
可以说,市场能否实现整体搬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商户们对此是否认同和配合。如果老商户都不愿搬迁,那新城就是一座空城;如果老商户们只过去一半,那新城和老城就全死了。“我初步了解了一下老商户的态度,发现意见很杂:有商铺产权的商户大多不愿搬,占据有利位置的承租户也反对搬迁,他们都担心,如果搬到新城,可能生意就不再像现在这样红火了……”
为了平衡各方意见,皮革城召集市场的商户开会。不料,却开成了市场创办以来最狼狈的一次会。在那次会上,有人喊口号:“坚决反对搬迁!”还有人抱怨:“谁来保障我们的权益?”
没有办法,任有法只好宣布散会。
商户们却没有散去,而是转到海宁宾馆开小会。他们自发组织起来,提出要“坚决保护老城”,还有人威胁“谁搬就孤立谁”,有个别人甚至提出要“找任有法算帐”。搬迁登记的前一天,有几百个商户聚会,准备闹事。
那天,任有法在市场附近的宾馆开了一个房间,以便第二天从窗口观察登记点的情况。那天晚上,他一夜没睡觉。第二天一看,几乎没有一个人登记。三天的登记时间过去了,结果,登记的只有几十个商户。
任有法想,硬来肯定不成,一定要把工作做细。他提出,第一,一定要了解每一个商户的真实想法;第二,要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研究对策。
当时,市场一共有566个老商户,任有法他们谈了511个。谈的结果发现,商户们主要担心两个问题:一是怕自己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二是担心搬迁中的不公平。
问题的根源找到了,就不怕找不到解决之法。任有法先找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汇报情况,请求政策支持。市长问他:你能保证把这件事情处理好吗?老任硬着头皮回答:保证不给政府找麻烦。
在新城商铺的分配问题上,有些商户们担心不公正。皮革城的管理者们就把商铺的分布图挂在墙上,请商户们监督。2005年10月17日,老城关门停业。10月18日,总面积16万平方米、经营店铺1300多间(一期工程)的新城开业了。
这次市场整体搬迁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现了平稳过渡,没有一个商户上访。那一年,海宁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了皮革城管委会的工作,给了他们很高荣誉。2004年初召开表彰大会,授予他们特别贡献奖。
4、“与时俱进”的故事
“对于外行人来说,市场就是脏乱差,但是用心想一想,你身边的市场是不是正在悄悄变化,以后人们会更多地去专业MALL购物休闲。”一直说自己只有小学水平的任有法,其实深藏着一颗不断开拓进取的心,为了皮革城的明天,他始终关注着最前沿的发展之路,并且孜孜不倦地追寻着。
2007年2月,一张闪亮的金字招牌挂在了海宁皮革城的大门之上――“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国仅有的两家专业购物旅游市场之一。
长期以来,皮革城利用自身的商品优势、区位交通优势,全力打造一个现代化的旅游购物中心。通过大力改造旅游接待措施,引进管理人才,完善管理办法,充实旅游营销队伍,不断加强旅游营销力度,并在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山东等地进行旅游推介活动。与外地旅游机构、景点代表广泛接触,建立联系,取长补短,取得辉煌成绩。仅2007年就与1400多家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全年接待旅游团队1.5万批,比2006年增长20%。
“旅游的要素有很多,我们不求大而全,我们的目标是把购物旅游优势放大并且做好。”,任有法不无自信地说。
其实,海宁皮革城发展购物旅游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2007年10月18日,第14届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开幕,与此同时,皮革城二期也揭开了美丽的面纱:海宁中国牛仔城、中国皮革城鞋业广场隆重开业。海宁中国皮革城鞋业广场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中国牛仔城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另外美食广场、五星酒店、电玩城等一系列旅游配套工程都即将完工,至此,海宁中国皮革城市场总建筑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
中国牛仔城和鞋业广场与皮革城一期、原辅料市场错位经营,相互配套,有机整合,是目前长三角地区功能齐全、购物方便、环境优雅,集展示、购物、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集成式、多功能商贸综合体。
由海宁皮革研究院、海宁中国皮革城管委会和温州大学共同建设的浙江皮革工业研究中心,也已落户皮革城。皮革城正在向着更大更强的发展之路上快速奔进。
融资、上市、皮革城二期开牛仔服专区,这位被人称为“有办法”的任有法正源源不断地酝酿着新的办法,带领着这艘巨轮在钱塘江畔乘风破浪,不断前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0 18:06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个人履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