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街道,隶属于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地处
宛城区东部,东、南隔白河与
白河街道、
枣林街道相望,西以明山路为界与东关街道毗邻,北与
汉冶街道接壤,总面积9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1949年,属南阳县安庄乡。
1958年,为南阳市(县级市)郊区公社。
1961年,设环城公社。
1967年,改为南阳市七一公社。
1974年,改为环城公社。
1983年,设立环城乡。
1994年,属南阳市宛城区。
2006年1月,由环城乡析置仲景街道。
2021年9月14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将宛城区仲景街道泥营社区自南都路以东、范蠡路以南、邓禹路以西、汉冶路以北区域划归卧龙区张衡街道管辖。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仲景街道下辖东关、陈棚、泥营、牛王庙、宛运、天冠、药都、安居新村8个社区,下设65个居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仲景街道下辖9个社区:东关社区、牛王庙社区、陈棚社区、泥营社区、药都社区、宛运东苑社区、明珠社区、安居新村社区、校场社区,街道办事处驻滨河东路2566号。
2021年9月16日,经省政府批准,同意将南阳市宛城区仲景街道泥营社区自南都路以东、范蠡路以南、邓禹路以西、汉冶路以北区域划归卧龙区张衡街道管辖。
地理环境
仲景街道地处
宛城区东部,东、南隔白河与
白河街道、
枣林街道相望,西以明山路为界与东关街道毗邻,北与
汉冶街道接壤,总面积9平方千米。
人口
2010年,仲景街道人口有54054人。
截至2011年末,仲景街道总人口有6.1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84万人(含农业户口8900人),城镇化率94.8%;另有流动人口3100人。总人口中,男性3万人,占48.7%;女性3.16万人,占51.3%;14岁以下10500人,占17%;15—64岁46172人,占75%;65岁以上4928人,占8%;以汉族为主,达6.11万人,占99.2%;有回族等5个少数民族,共500人,占0.8%。2011年,仲景街道人口出生率9.6‰,人口死亡率3.1‰,人口自然增长率6.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844人。
经济
2011年,仲景街道地方财政总收入2266万元,比2010年增长45%。
截至2011年末,仲景街道有商业网点2900个,职工21843人。2011年,仲景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7.5亿元,比2010年增长14.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7亿元,比2010年增长13.1%。仲景街道境内有明珠鞋业、服装批发城、东关摩托车配件批发城、仲景药都中草药交易市场、古玩玉器花卉城等专业市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仲景街道境内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1480人,专任教师106人;小学4所,在校生4200人,专任教师16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900人,专任教师13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3840人,专任教师200人;民办中学1所。仲景街道主要学校有华龙中学。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仲景街道有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6个,总建筑面积130平方米,藏书13000册;有档案室6个,建筑面积110平方米,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00人。截至2011年末,仲景街道有体育场地8处,有举办过第七届全国农运会的标准化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训练馆、游泳馆和水上运动场等体育场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8%。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仲景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个,包括天冠、药都、牛王庙、陈棚、东关、泥营、宛运、安庄8个社区卫生室及仲景第一、第二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病床50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3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8张,固定资产总值0.02亿元;专业卫生人员45人,其中执业医师18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1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7人、执业(助理)医师0.45人、注册护士0.2人。2011年,仲景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全年完成诊疗2.5万人次。2011年,仲景街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8600人,参合率9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869人,参保率达100%。
社会保障
截至2011年末,仲景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75户,人数94人,支出18.5万元,比2010年增长10%;月人均164.33元,比2010年增长1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24户,人数446人,支出38.2万元,比2010年增长20%;月人均71.15元,比2010年增长19%;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0人;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56人次;农村临时救济590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9人;全年救灾支出8万元,比2010年增长128%。
交通
仲景街道有滨河路、独山大道、建设东路,张衡路、光武东路等主要道路纵横交错。
历史文化
仲景街道因境内有医圣张仲景墓及祠堂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