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人鼻息(拼音:yǎng rén bí xī)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
南朝·宋·
范晔《
后汉书·袁绍传》。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耿武曰:‘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仰人鼻息”。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袁绍起兵讨伐董卓,很多郡县纷纷响应。冀州牧韩馥看到袁绍的强大十分不安,就克扣他的军粮。而袁绍得知这个情况,准备阴谋吞并韩馥统治的冀州。逢纪替袁绍想出了一条巧计:一面写信给北平太守公孙瓒,鼓动他引兵南下,进攻冀州;一面派高干等到冀州去见韩馥,对他说:“公孙瓒南下,袁绍也有所行动,看来你已经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了!为你着想,不如主动把冀州让给袁绍,那样,既可以获得让贤的美名,又可以保住身家性命,实在是两全之策。”
无能的韩馥听了觉得有理,竟然表示同意。可是韩馥的部下耿武、闵纯等,看出袁绍也是没有什么能力的人,于是一致反对归附他。耿武等对韩馥说:“冀州有百万军民,有可支持十年的军饷。袁绍孤家寡人,军队又少,靠我们的呼吸活着,就好像婴儿在你我手掌上面,不给他吃的东西,就可以把他饿死,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地盘拱手送给他呢?”
韩馥不听谋士的意见,把冀州让给了这个仰他鼻息的袁绍,最终被逼自杀。
成语寓意
生长在大树下的树苗,因为依赖大树的荫蔽而最终成为灌木。人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人思想上不能独立,生活上不能自理,学习上不愿自强,依赖别人,最终只能成为一个无用的人。依赖和仰仗,只能滋长惰性,只能养成饱食终日后的慵懒之气,只能束缚自己的手脚,而最后消弭的是你自己的自立、自强,最终泯灭的是你的勇气和毅力。郑板桥说过:“”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祖上,不算是好汉。”成语告诉人们,他人可以帮扶一程却扶不了一生。把自己的前程和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只能是仰人鼻息“扶不起的阿斗”。
成语运用
“仰人鼻息”指依仗别人的呼吸才能活着,常用于比喻依赖别人,看人脸色行事。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近代·
康有为《大同书》:“其子孙众多,壮夫环立,而游手无食,仰于一老,乃至年七八十奔走远方,或为人隶,仰人鼻息,归而哺食其所生息者,盖比比也。”
近代·
冯玉祥《我的生活》:“他恨自己违背良心,在这里委曲求全,仰人鼻息,不能痛痛快快地干事,以求心之所安。”
近代·
徐铸成《报海旧闻》:“办《国闻通信社》,仰人鼻息,没有发表言论的机会,甚至谋求当一沪报记者,也遭拒绝。”
成语辨析
仰人鼻息—寄人篱下
“仰人鼻息”与“寄人篱下”意义相近,两者皆有依仗他人的意思;区别在于“仰人鼻息”偏重于不能自主,任人支配,语意较重;“寄人篱下”偏重于依附、依靠别人,语意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