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
汉语词汇
仪礼,是汉语词汇,拼音是yí lǐ,释义为礼仪,礼节。
词语信息
【词目】仪礼
详细解释
1、礼仪,礼节。
史记·孝武本纪》:“自得宝鼎,上与公卿诸生议封禅。封禅用希旷绝,莫知其仪礼。”
南史·儒林传·沉文阿》:“寻领步兵校尉,兼掌仪礼。”
隋书·礼仪志一》:“秦氏以战胜之威,并吞九国,尽收其仪礼,归之咸阳。”
2、书名。西周、春秋时贵族礼仪制度汇编,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孔子订定,凡十七篇。
汉初名《》,或称《士礼》、《礼经》,亦称《礼记》,至晋代始称《仪礼》。
内容与价值
中华是礼仪之邦,《仪礼》则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典礼仪式的辑本,包括《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等十七篇,堪称古代礼仪的渊薮,影响深远。例如宋人为了与佛、道抗衡,以冠、婚、丧、祭四礼作为“人生礼仪”核心,推行到士庶阶层,成为中国人文化认同的基本要素,并且远播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地。这四礼就是从《仪礼》中选取、简化而成的。
参考资料
示例引用.汉典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6 12:33
目录
概述
词语信息
详细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