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卵击石
汉语成语
以卵击石(拼音:yǐ luǎn jī shí)是一则来源于历史典故的汉语成语,出自战国·荀况荀子·议兵》。
成语出处
战国·荀况《荀子·议兵》:“经桀作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绕沸。”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以卵击石”。
成语故事
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被人尊称“荀卿”。他早年去齐国游学,因学识渊博,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一职。之后,他受秦昭王的聘请,往西去秦国游学。后来,他又到赵国。再后来,他受到楚国春申君的任用,担任兰陵令。晚年他主要从事一些教育和著书工作。
有一次,荀子与临武君在赵国国君孝成王面前辩论用兵之道。赵孝成王问:“请问什么是用兵的要领?”临武君回答说:“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察敌人的变化行动,比敌人后发兵而先到达,这就是用兵的要领。”
荀子说:“不是这样的。我听说古人用兵的道理是,用兵征战的根本在于统一百姓。弓和箭不协调,就是善于射箭的后羿也不能射中目标;六匹马不协力一致,即便是擅长驾车的造父也无法驾驭马车到达远方;官员不与百姓亲近而是依附因君,即使是商汤、周武王也不一定得胜。因此,善于使百姓归附的人,才是善于用兵的人。所以用兵的要领在于使百姓依附而已。”
临武君不以为然,说:“并非如此。用兵所重视的是形势要。有利,行动要讲究诡诈多变。善于用兵的人,行事神秘,没有人能预料他会从哪里出动。孙武、吴起用这种战术,无敌于天下,难道一定要依靠百姓的归附吗?”
荀子不同意他的观点,说:“不对。我所说的是仁人的用兵之道和统治天下的帝王的志向,您所看重的是权术计谋、形势利害。仁人用兵,是不能欺诈的。能够施用欺骗之术对付的,是那些骄傲轻慢、疲惫衰弱的军队,以及君与臣,上级与下级之间不和,相互离心的军队。因此,用夏桀的诈术对付夏桀,还有可能成功;而用夏桀的欺骗之术去欺诈尧,就如同拿鸡蛋砸石头,用手指搅动滚水,也如同投身到水火之中,不是被烧焦,便是被淹死。”
成语寓意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掂量自己的能力,不能盲目行动。面对强大对手的时候,更要知己知彼,这样才有取胜机会。当实力悬殊,不能力敌的时候,采用智取的方式,只要清楚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终有一天,会战胜对手。
成语用法
成文用法
“以卵击石”意思是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偏正式,在句子当中充当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运用示例
战国·墨子《墨子·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击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战国·荀子《荀子·议兵》:“故以桀诈桀,犹巧拙有幸焉;以椠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
唐·李德裕《处置杨弁敕》:“遗忘臣节,仍助凶威,抚弦登陴,曾不兴叹,以卵投石,自取灭亡。”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今将军将不过十员,兵不足二十万,真如群羊斗虎,以卵击石,未有不败者也。”
作家刘波泳《秦川儿女》:“目前整个形势,是敌强我弱,敌优我劣。我们硬缀人家去磁,无异是以卵击石,欠缺明智。”
作家郭沫若《虎符》:“我仅仅带着三千食客,要去和几十万的秦兵死拚。有好些人在埋怨着说,这是以卵投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30 14:01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