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和被代表作》是
张佳玮的一本关乎读书的随笔集。在其中,张佳玮试图回答一个问题:一部名作和一幅名画到底是怎么创作出来的?他用一种介于狡黠和谈心之间的口吻,讲述创作大师们那些不曾被时间检验出的真理,那些呕心沥血的创作过程。
一部名作和一幅名画到底是怎么
创作出来的?不是教科书从文学史、艺术史里提炼出的答案,也不是经过出版商、代笔者打磨后的自传说明,当然更不是无聊小报抖出来的花边新闻。那究竟是什么啊?《代表作和被代表作》用一种介于狡黠和谈心之间的口吻,讲述创作大师们那些不曾被时间检验出的真理,那些呕心沥血的创作过程。
想找好书来读,又不想被书商媒体天花乱坠的言辞蛊惑,这里有个很偷懒的法子:确认一个最中意的作者,跑去翻他的随笔,看他都谈论谁,师法谁,崇敬谁,那就顺藤摸瓜,找那些人的作品来读,一抓一个准。好的作者就像窗口,通向无数其他的好作者。——《大师们的标准》
连作品带人一起被误读,简直是一个创作者的义务。因为世界贪图方便,人们才需要标签和流派,用以给伟大的创作者分门别类。夸张的时候,他们还会用一两个名字或词语,统摄整个时代。——《被误读之为义务》
与许多人一样,我常因为他人的推荐——教科书啦,文学评论啦,朋友或长辈的口碑啦——读到了一些书;与许多人一样,我读过了这些书后,经常觉得名副其实,却也偶尔觉得,相比我所见的评论,此书,或者说,此作者,似乎不尽相同;与许多人一样,当我试图把自己喜欢的书、歌曲或作者推荐给朋友时,常会经历以下情景:朋友摇着头,念了几句该书尽人皆知的标签式描述,最后总结:“我听说过了,可是,好像不符合我的口味嘛!”我想解释说“不不,那本书/那个作者不是这样子的”,可临到那时,满嘴是词,一时间不知挑哪句开始。
当然,人成长之后,会明白一些事实。比如,一个人是无法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比如,语言描述有局限,对许多事物只能描摹,无法完美解释;比如,各人对同一件作品的解读不同,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比如,世上也许并没有艺术或文学,而只有艺术家与文学家,所谓文学流派,也许只是为了便于教学和归类,才硬生生归纳而成。所以,我慢慢理解到:再出色的作家,都可能经历被误读的命运;伟大艺术家的声名和评价,也许并不那么可靠;我也理解了,迄今为止,我们星球上已有的精神食粮,并不都是依照以下模式构成——伟大作者在书斋里快乐耕作,献出才华与智慧;人民在门外嗷嗷待哺等着享用,奉上赞誉与尊崇。不是的。实际上,大多数的作品和作者,都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历史是面哈哈镜,经过传媒这多棱镜一滤,于是我们所见到的历史、文明、伟大作者与作品,时常曲曲折折,面目全非得摇曳多姿。人民又有拿名人八卦当茶余饭后谈资的爱好,所以许多时候,创作者的形象,都是失真的。
比如,许多人,都会不自觉地,把天才们分成一些很标签的存在。比如说吧,分为胖天才和瘦天才。胖天才理应生在花树葱茏阳光明媚的庄园里,龙章凤姿的绣榻上,围以貂皮狐裘。闻的是珈楠香,饮的是玉液琼浆。夏季在光线良好的午后练小提琴,秋季戴着玉扳指去狩猎,冬天读书,开春时练画。多年以后写自传,会想起袁枚用过的
青花瓷茶杯、卡斯帕罗夫下过的国际象棋盘、凯末尔使过的镶珍珠弯刀、莫比·迪克身上产的龙涎香、唐伯虎画的仕女图、凡·艾克画的英国国王头像。而瘦天才活该生在阴影逼仄潮湿阴暗的街巷里,有着泡烂木头的摇篮上,裹着麻布,闻的是母亲的劣质雪茄味,喝的是米浆。父亲早已不知所踪,母亲出去拣一些纸,供他用炭笔来画画儿。听着街巷里吹口琴的忧伤歌曲来写诗,时不时要被肥大笨重的巡警追捕,其传记里会提到呼啸的警车、少年伙伴私下藏兜里的毒品、喝满五年就会瞎眼睛的劣质假酒、以及一勺就能搞定一头大象的毒奶粉。胖天才就该是悠闲、雍容、有条不紊地生活。每天伸出一只白胖圆润的手,握着一杆雕饰精细的羽毛笔,左手打着拍子,哼着一些如今得花半个月工资去剧院还听不大懂的歌谣,字斟句酌写下秀丽的文字和符号。瘦天才总是疾风暴雨地生活,每天不刮胡子,穿着单衣奔走在窄街上,时不时和破自行车们擦肩而过、互相谩骂,敲响另一个瘦骨嶙峋朋友的房门,对其哭穷,拿到三张皱巴巴的纸币作为资助。胖天才写文章时一定渊博深雅,用典如神。结构细致完美,节奏圆润挥洒,音韵和谐,气脉贯通,让人读了心情愉悦。瘦天才写文章时一定灵感泉涌,风卷云舒,词句奇瑰妖异,感情喷发热烈,人物抑郁,结局绝望,让人读了灵魂颤栗。
这两个例子稍微极端一点,但我确实见过许多读者,也包括一些评论家,都或多或少,抱着类似的成见。这跟美国梦里酷爱塑造“从底层爬上来终于成功的青年”一样,是极为标签化的范例。虽然大多数时候,这种对天才和大师们的想象,也真的仅仅是想象。
这本书里所写的一切当然毫无学术价值,更多意义上,乃是一本读者之书,试图粗略谈一谈那些伟大的创造者,以及他们煞费苦心留下的精神食粮。作为一个经常阅读,自己也写写字的人,我对创作者们的生活和心思甚有兴趣。马尔克斯说道,一个写字的人看书,不该只是看看故事,而该尝试解读“这本书是怎么写成的”。我所想的是,从那些伟大创造者们本身已被传奇化的人生里,也许可以总结出一些事实。比如如何选择合自己胃口的书籍和作者,比如一个作者在教科书标准答案或杂志报纸简单概括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我们未曾留意的故事?这种心思,就像一个歌迷愿意到处去挖掘自己偶像的过去,并到处跟朋友纠正一些不实流言;一个球迷愿意推广自己的主队并滔滔不绝谈论其辉煌史并为其成绩辩护;一个老饕会在每个朋友面前推销自己钟爱的馆子,而且吼“谁说小馆子就不好吃了你们那是没尝到”。
雨果曾经如此谈论
耶稣,“他比神还伟大——他就是人!”神有太多顺理成章的传说,平滑流畅如水墨线条;人的经历则艰难平实得多,仿佛石刻。唯其如此,人竭力奔忙所创造的事物,以及他们呕心沥血的创造历程本身,才更令人感佩。如果这本书需要个主题,也就是这个了:大师们不是神,但他们更伟大——他们是骨肉停匀、呼吸吐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