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寺
陕西省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游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马召镇金盆村南600米处,北距县城约15公里。地处秦岭最高峰太白山北麓群山突兀的黑河谷内。
历史沿革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始建仙游寺,初名仙游宫,是文帝夏日避暑之地。始建于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为了安置佛舍利,于十月十五日命大兴善寺的高僧童真送佛舍利至仙游宫建塔奉安,改名仙游寺。
唐开元四年至十三年(716~725年),住寺捐资对塔进行大修,此塔俗称“法王塔”。唐大中年间(847~859年),将仙游寺扩建为三寺,分建于黑河南北两岸,南岸的仍称仙游寺(亦称南寺),北岸置两寺,一名中兴寺(亦称北寺),另一寺于宋以后毁于兵火。
明正统六年(1441年),西域高喇桑加巴主持仙游专曾大加修复扩建,易名普缘禅寺,明末毁于战乱。
清康熙二年(1663年),重修,复名仙游寺。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曾加修缮。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曾重修仙游寺。
1958-1960年,中兴寺被毁,“文革”中仙游寺亦遭破坏。
19世纪的80年代,修葺仙游寺。
1998年7月,因兴建西安市黑河引水枢纽工程,经国务院批准,仙游寺整体搬迁保护。
2001年,成立仙游寺博物馆,主要负责仙游寺及周边出土文物的保护管理、征集收藏、陈列展览、文史研究及相关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等工作。
建筑格局
仙游寺现存硬山式清代大雄宝殿五间,配殿六间,院内东西两侧有厢房二十余间,砖石塔七座,正殿前有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铸的铁钟一口,历代碑石十七通。
主要建筑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始建于唐咸通元年(860年),明正统二年(1437年)重建,清道光八年(1827年)重修。坐南朝北,面阔五间,13.9米进深二间,5.6米,占地面积183平方米。硬山灰顶,三架梁带单梁。枋、山墙及檐下施人物花卉彩画。殿之前檐东西墙画有哼、哈二将,东西侧墙分别嵌清代翰林路往撰书的《守真和尚塔铭》及清黄蕴锦书《仙游十景碑》。殿内有泥塑佛像,墙上有清代壁画。正殿两侧有东西配殿名3间,均长6.95米,宽5.85米。
法王塔
法王塔,位于大雄宝殿西北60米处。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唐开元四年(716年)重修。此塔由基座、塔身、塔檐、塔顶等组成,为青砖泥浆砌筑。塔平面为方形,塔身为四角锥体,七层密檐式。残高34.65米,底边长8.7米。塔身逐层收分,层间叠涩下砌两排菱角牙子。塔顶平砖攒尖,塔刹已毁。塔之各层均南面辟卷门,中为方形塔室,原有木梯可攀塔顶。法王塔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他建筑
仙游寺内还有逼水塔、逼风塔、普同和尚塔等明清砖石塔六座。
文物遗存
1998年9月17日,拆迁仙游寺法王塔时发现一具石棺,内藏鎏金棺一具,长约12厘米,前后宽分别为6.7厘米、4.6厘米,最高处为10.5厘米。棺中有葫芦状琉璃瓶一只,内装一白两黄高僧戒定慧三的三枚舍利子,石棺年代约为中唐时期。
历史文化
唐代文人岑参、韩愈、王勃、白居易、卢纶,宋代苏轼、赵涵等人都曾游此,吟诗作赋,留下了不少诗篇和轶闻趣事。如岑参的《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诗云“夜来闻清磬,月出苍山空。空山清满光,水树相玲珑。回廊映密竹,私殿隐深松。灯影落前,夜宿水声中”写出了仙游寺的美丽佳景。 诗人白居易任周至县尉时常来仙游寺观赏,在此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题写出了脍炙人口的《长恨歌》长篇诗作。
文物价值
仙游寺除了其建筑艺术价值外,还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之一。历史上,许多高僧大德都曾在此地修行、讲经,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
文物保护
1992年4月20日,仙游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仙游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马召镇金盆村南600米处。
周至县109路公交车仙游寺站下车步行前往。
参考资料
古塔.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仙游寺博物馆.陕西省文物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2 14:4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