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留人
彝族分支
他留人,自称“他鲁”或“他鲁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通用的文字,只有少数“多系”(他留人的祭司)专用的象形符号,通用汉语、汉字。居住在永胜县六德乡,属彝族的一支。他留人拥有渊源的口述历史,别样的成年礼,以及“青春棚”中浪漫的婚恋方式,除此之外他留人的特色民居和他留粑粑则是他们火塘文化和饮食文化的缩影。
基本简介
他留人集中分布于他留山,他留山位于六德乡川缅公里丽攀线西北部,东经101°,北纬26°33’,距永胜县城45公里,直距18.9公里。他留山位于他留河上游两岸,高山深谷交错,有河谷区、半山区、山区,总计双河,云山、玉水三个村委会,史称他留河域,总面积150平方千米,海拔1500米至2160米,呈温带大陆性气候至寒温带气候,峰峦连绵,森林草场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较好。他留河奔流不息,发源于永胜县最高的山峰他尔波忍峰(又名他鲁补子山,海拔3953米),自北而南向东注入金沙江,丰水年均流量10.1m3/s,为村寨提供了充足的灌溉、饮用、洗浴等生产生活用水。他留人多是聚居,其中杂居有少数汉族,与汉族、傈僳族、小凉山彝族的分布呈阶梯状分布特点。他留人由“王、兰、陈、海、罗、熊、段、邱、杨”九姓组成,其中“王、兰、陈、海”是四大姓,占总人口的90%以上。
口述历史
因为他留人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所以就自己的来源没有文字记载,只有代代相传的口头传说。
祖先渊源
据传说和坟林碑碑文记载,他留人于明初湖广调卫时迁居永胜,祖籍为湖南长沙府湘乡县、麻林县或江西吉安府,有的老人甚至能清楚地说出祖籍为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柳树庄大石洞三三村大水井。关于湖广调卫则又流传着“服调不服管”的说法,可能只是实边,而非屯戍。他留人的先民于湖广调卫时进入永胜,开始的居住地在南华柳树塘一带,后需迁徙,便寻找居住地,从六德纳咱沿他留河至双河小米田的很多地名仍保留有祖先迁徙的痕迹。
A、纳咱纳咱为地名,也用来称人,他留人可纳咱人的读音为“那匝云地”,称住在纳咱的人为“那匝栗”。他留语中,汉、藏、彝外的少数民族都统称为“那”,自称也是“那”,“匝”在他留语中是“落”的意思。传说,他留先民从永北镇沿河迁徙。一天,迁徙队伍到六德塘时,天色已晚,过河后,便在他留河畔宿营。烧火做饭非常方便,枯枝干柴伸手可取,河里的鱼多味美,往河里舀一瓢水,瓢里便有鱼。第二天,迁徙队伍出发时,纳咱人的先民说:“要走你们走吧,我们不再走了,这个地方好,有柴有鱼,这么好的地方,哪里去找?我们就“匝”在这里了。”于是纳咱人的先民便住在此地,以后便称他们为“匝”了下来的“那”。按他留语的语法规则,“那”在“匝”前,便称为“那匝”,而他们居住的地方便叫“那匝云地”。
B、双河小米田他留人称小米田为“日乜念”。“日乜”在他留语中是梦的意思,“念”是不要,译过便是作梦不要(的地方)。传说,他留人的先民从永胜派出去找居住地的队伍,有一天,找到了小米田这个地方,便驻扎下来,分头去查看地形。晚上汇总勘察情况,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地方好,地形、水质、土壤都好,当晚便驻下来。第二天,带头的人说:“这个地方好是好,但我昨天做的梦相当恶劣,看来这个地方不是我们要的,我们还是找别的好地方吧!”因此这个地方变成了“日乜云念”的地方,即因梦不要的地方。“日乜云念”流传却变成了“日乜念”。
C、营山瓦窑坪他留语称之为“拾三氐”,在他留语中“拾”是草,“三”是粗糙,“氐”是地方的意思,译过便是草粗糙的坪子。传说他留人的先民派出来找地方的人马到了瓦窑坪一带,驻扎在瓦窑坪东南的大坪子上。人们分头行动,看地方的看地方,办食宿的办食宿,割草的割草。割草的人到瓦窑坪坪子上割草,那里的草很多,但相当粗糙,便说,这个坪子的草相当多,就是粗糙。这个地方就成了草粗糙的坪子,他留语叫“十三氐”。而人马驻扎的坪子,不知何因死了许多毛驴,便称那个坪子为“覃鲁膜肆尬氐尬巴”意为死毛驴的地方。
他留人最后在今营盘村定居下来,此后不断繁衍生息,并营建了他留古城堡。据传是王姓人最先找到营盘这个地方并在此居住的,因此人留人称王姓人为“纠北栗”,意为找到聚居地方的姓氏。他留人为感谢和传颂王姓人的功绩,每逢“粑粑节”祭祖献祭时,由王姓中能代表的一户先献,然后其他姓氏的人才敬献粑粑。解放前,营山下大沟开春闸坝引水,首先要把水引到“罢喇慕瀑摸”即王姓大田。 据他留老人的口述,所有的他留人原先都居住在他留城,“红白旗战乱”(即西南回族起义,永胜地区的起议详情参见《永北直隶厅志》)时,与他留人交好的崀峨人投降起义军。起义军利用其同一语支、互为兄弟的有利条件诈开城门,他留城毁,他留人四处奔逃。以后逐渐返回城堡,居住在城堡周围,形成双河、营山、玉水三个行政村,号称“他留三甲”,没有返回的便客居他乡。而城堡的废墟则住进了汉族,即营盘村。解放前,他留人与崀峨人关系仍然疏远,解放后,关系慢慢改善。
家族传说
他留人今有陈、兰、海、王、段、杨、熊、罗、邱九个姓氏,其中,陈兰海王为大姓,约占总人口的90%,段、杨、熊、罗、邱为杂姓。王姓分为两支:“纠瓦纳”和“纠瓦怒”。两支分开过宗支节,据云祖先为兄弟二人,老大找到他留人的居住地,老二和其它姓氏的人随后跟来。“罢喇慕瀑摸”为老大的田地。海姓总称“阿刷”分为两支:“雅那罗栗”,意为放黑绵羊的人:“雅泼罗粟”,意为放白绵羊的人。据传祖先为兄弟二人,约乾隆年间的某次宗支节时,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争吵,遂分为两支,墓地也分开。此后两支交恶,“雅那罗粟”不过宗支节,而“雅泼罗粟”过宗支节。杨姓的祖先来源与其他姓氏不同。先民为汉族,与“他鲁粟”存在区别。据云,湖广调卫时来到永胜县居住在羊皮村,后受高氏土司派遣,老大的一个儿子和老二的一个儿子迁居到杨家村管理华坪,收缴地租、赋税。后娶他鲁粟女子为妻,并世居于此。第二代时高土司消亡,以后逐渐融入到“他鲁粟”中去成为他留人,而杨氏的墓地也不在他留坟山中。
他留人一直受高氏土司管辖,高氏土司统治时期,各姓氏亦有分工,兰氏为武官,王姓掌管土地,陈姓掌经济,海姓为文书,段氏负责侍候高土司的马,邱氏负责为高土司出行搭建青棚,罗氏则打猎进献猎物。
其他传说
他留人中仍留传着这样的俗语“他鲁银子,崀峨房子”。据传,以前他留人的畜牧业相当发达,因此积累了大理的财富,但是他留人憨厚,不会用钱,结果被崀峨人赚去用来建造房屋。仍保留着两个有趣的故事。传说,以前崀峨人到他留城来买羊毛,马驮到崀峨城,解开货物,发现羊毛里有银子,银子从何而来呢?据云,他留人的羊毛特别多,一屋子一屋子地贮藏,银子藏在羊毛里,卖羊毛的时候银子也被卖了出去。另一则更有趣,近似夸张。从前有一对老夫妻,老头儿去卖羊毛,老婆子对丈夫说:“哎,老头儿,羊毛太轻了,搁点儿银子压压秤。” 今永胜县羊坪彝族乡宁蒗彝族自治县交界处有一山峰,他留人称为“他尔陂泽山”意为他留人的放羊山。
据传以前陈氏非常富庶,号称“陈百万”,意为拥有百万只羊,在今宁蒗彝族自治县的习喇卖羊晨,他不是一只一只地卖,而一一山坳一山坳的卖。
传说他留人以前不懂灌溉,种植玉米、荞子,经营畜牧业,什么进修开始种植水稻的呢?他留人中,有一个这样的传说,当时他留城外有土地,有水,但不懂灌溉,罗氏打猎,撵麂子,到达营山下大沟,麂子进入山洞,于是便用水灌麂子。水却不见了,流到了“巴义慕拉叉”,遂挖沟造田。罗氏因发现有功,掌管闸坝,组织修复,陈氏负责引水,水先引到王姓大田。
民居特色
历史与文化的缩影和见证。以“青春棚”、炕床、底楼式四合院为其主要特征的他留民居,无论是古住宅还是现代民房,无不活生生地映现着传承着他留文化的内涵
底楼式四合院
据考证,在明嘉靖至万历年间,他留人便有了自己的民居风格。原密布于古城内,可谓是鳞次栉比,院落起伏,只可惜毁于清末兵燹。现仅剩十余处零散古宅,其中建于同治年间的兰氏祖屋是其代表,由于保护完好,风貌犹存,清晰可见当年的生活情景。 “苍山佩古泉,底楼飞四合”是他留古民居的主要特征。他留先民生活的阳茂红山(他留山)一带,森林茂密,土层深厚,地下水资源丰富,处处涌泉如流。古城外的庙林古泉,银龙般奔腾不息,古城内数十口尚存的古井也是证明,先民们紧依苍山绿林,傍泉筑宅,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个传统延续,他留人建房必先卜地择泉。
外观看古民居,青瓦白墙捎带斗拱飞檐,由四贴柱三间开楼房,方方合围,呈布局谨严的四合院,完全为汉氏土木结构建筑,与汉族民居无异。结构上却显得低矮小巧别致,特别是楼很低,人不能直立行走。相传是朝廷有规定,他留民居高不得超过一丈四尺九。这样,就呈现出一派底楼宽室、扑地相连的景象。艺术上雕梁画栋富于彩绘朱刻,特别是堂屋门窗、装饰可与大理白族门窗相媲美。“转罗”建筑,浮雕清湛,绘画优美。图案多为龙凤狮虎、日月星云、花鸟鱼虫等,栩栩如生。
炕床
他留古宅,正房稍高,中间为堂屋,左面一间是炕房。炕房大半被一张“轴嘎”即炕床占据。炕床高约80厘米,用粗实的圆木搭成,床面先铺一层篾笆,再铺上草席和羊毛毡。床中砌一火塘,老人小孩和“大老爷们”围着火塘,盘腿打坐,高高在上,边搅油茶边烤他留粑粑,边谈笑边吃喝。儿媳和姑娘们身着传统的麻布短裙,在炕床旁忙出忙进,烧饭弄菜,侍候家人和客人。炕床下堆放一些杂物。炕床外放置厨柜、木桶诸般炊具。炕床墙上挖有一小土洞,这是他留人祭祀土著远祖的神龛,用三个木碗、三枝干梨树枝、两张野铁壳供奉着祖先,竟日香烟缭绕。 炕床还是长者的寝息之所,夜间铺开被褥,老人们守着通宵不息的火塘,怡养天年。他留人的炕床与北方居民的炕床截然不同,在南方各民族中可谓是绝无仅有,因此显得独特。
青春棚
偏房中远离父母房而又靠近大门的一间是“夜各阳”。“夜各阳”他留语意为“草棚”,一般称作“青春棚”或是“姑娘棚”。它是他留人为成年女子接待男友谈情说爱而特设的一间小房屋,一作寝室,二是爱屋。家中有几位大姑娘就有几间青春棚。青春棚可以世代相传,姑奶奶当年用过的,孙女继续用。它是全家装饰最华美的房屋,建房时就会在外墙特意留下一个小洞,专供小伙子们来捅,便于小伙子与屋内的奶娘联络“暗号”,以知虚实进退。
成年礼
他留女孩在行成年礼以前穿白色裙子,梳独辫。而初潮后,就要改穿黑色裙子,梳两条辫子,并开始戴盖头布。每年的腊月二十四日,同一个自然村中已来过初潮的女孩要一起到村子里一位岁数较大,并享有一定威望的妇女家,请她为自己梳头。过去举行梳头仪式时,要把黑色的麻线夹在头发中,蘸猪油一起梳理。梳头仪式已没有这么复杂。他留女孩一旦行过成年礼,就标志她已经不再是小孩子,而是一个可以参加社交活动的成年人了。
命名方式
他留人一生有很多名字,如:家族名、排行名、乳名、学名、标志名等等。家族名:又有姓氏家族名和家支家族名之分。如海姓称为“阿刷”。各家支的名字有糯米、南瓜、豆腐、水牛、黄牛、鸡、鸭梨、刀、耙、玉匠、油匠、皮匠、布客、水、次龙、不吃茶等。排行名:他留人的生个小孩从出生到取乳名前都用排行名。如果排行名叫着顺口,就不现取乳名,而是一直用到为人父母时。但他留人的排行名与汉族的取法不同,汉族是按出生顺序男女混合排行的,而他留人的排行是男女分开取的。若其中一个孩子妖折,后面出生的就按出生顺序取名,不顶替死去孩子的排行。男孩的老大叫“故爹”,老二叫“故只”;女孩的老大叫“刷姿”,老二叫“刷只”,从第三个孩子开始,孩子的排行名依次为:巴、措、萨、喝、惜、岔、吕。“吕”在他留语中是末尾的意思。一般家庭的孩子最多取到“吕”,也就是老九。如果还有老十的话,那么取名时就折回,从头再开始,或是取其他的名字。也有时候,排行名只取到老八就折回重新取名。乳名:他留人虽然一生下来就用排行名,但当排行名叫着不顺,或是小孩子十分哭闹、得了疾病的时候,就再取个乳名。乳名一般由自家人取,女孩是由外婆家给取,男孩则由祖父家给取。但是,有时候也会在农历初一或十五的早晨,向别人要个名字。男孩的乳名一般取诗、保、斤、家,女孩的名字一般取娣、长等等。如果小孩出生时,他的爷爷奶奶是四十几岁的话,孩子的乳名就取为“四诗”;若爷爷奶奶是五十几岁,孩子就叫“五诗”。如果是向海姓人要的名字,男孩子的乳名就叫“海保”或“海家”,女孩子的乳名就叫“海娣”或“海长”、阿陈等等;也有的以出生时的体重来取名,如“四斤”、“六斤”等。标志名:他留人结婚后,一旦有了小孩,就多了一个标志名,作为自己已经为人父母的标志。他留人的示志名是根据第一个孩子的名字来取的,如果第一个孩子叫兰娣,那么父亲的示志名就叫兰娣支,母亲叫兰娣嫫。有了示志名,乳名就不再使用。
禁忌和避讳
同其他民族一样,他留人也有自己的禁忌及避讳。比如:农历大年初一,刀、斧头、镰刀都要收起来,放到看不见的地方;在过去一年中向别人借的东西也要在大年初一之前归还;初一至初六不能下地劳动,初七以后才可以干活。妇女怀孕时不能摸果树,他留人认为如果怀孕妇女碰了果树,果子就会死掉;怀孕妇女也不能摸锅底灰,若摸了,生出的孩子身上就会有黑色的地方;怀孕妇女还不能到正在宰杀牲畜的人家去;怀孕妇女在喂猪时不能用东西敲猪食槽,或是用刀砍猪食槽和门槛,如果违反,生出的孩子就会变成豁嘴。对怀孕妇女的丈夫也有很多禁忌,如:妻子怀孕时,不能参加建桥的活动;周围有人去世时,若去帮忙,不能背垒坟的石头,不能挖土,不能抬棺。妇女生产的时候,不能在堂屋里分娩;坐月子期间,不能吃蔬菜、水果和老母猪的肉,不能用冷水。他留人认为每月农历初三的晚上,如果无意间抬头看见星星和月亮,就会有好运。看见彩虹的时候,只能看不能用手指,若指了,生出的小孩儿会有六指。 除此之外,他留人还有很多避邪物和护身符。如:家中有小孩得天花的时候,就在门外插一根柏树枝,用这种方法防止不干净的东西进入,别人看见柏树枝后,也就不会进这家的门。若某人得病久治不愈,他留人就认为是丢了魂,或是有人因突发事件受了惊吓,这时就用几根线编在一起,戴在这个人的脖子上。男子戴九根,女子戴七根,必须要有黑、白、红三种颜色。
他留粑粑
他留粑粑是著名的土特产,同时也是他留人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礼仪物品,广泛用于婚、丧、嫁、娶、祭祀庆典、节日喜庆、会亲访友、接待客人等各种礼仪场合和社交场合。他留粑粑用木碓加工而成,传统工艺始自明朝,兰金寿家的木碓的石碓窝搬迁自古城,至少有130年的历史。舂粑粑时,先将米粒洗净浸泡一整夜,然后入甑子蒸熟,一次盛一瓢放入碓窝内(木碓用栗木制成,碓窝用石头打制),一人用手搅拌,另外两人站在碓尾,一前一后,一手拉着吊于上面的绳子,一手扶住前面的木桩,用脚一上一下的踩碓,大概10分钟舂好一个饭团,可将饭团再次放入甑子蒸一遍,再放入碓窝舂一遍,则制作更为精美。将舂好的饭团拌以核桃油和蜂蜡揉制成各种形状即可,也可揉成圆团,使用木模或瓷模印花。他留粑粑可以煎、炸、煮、烧、烤、炒加工食用。他留粑粑易贮藏,便于携带,便于加工使食用,味道醇香鲜脆,营养丰富,口感极佳,滋补养颜,可蘸盐、蘸糖、蘸醋、蘸蜂蜜吃,属快餐型小吃上品。
婚恋方式
青春棚是未婚他留人谈情说爱,寻找伴侣的地方。它的作用与西南民族普遍存在的“公房”相似,但又不同于“公房”。(公房为众多青年男女同住,而青春棚的主人却仅限一人,且男青年是没有青春棚的。)他留人的姑娘小伙成年后,姑娘便入住青春棚,小伙子则开始串棚子。他留人谈恋爱是“睡”着谈的。在青春棚里,姑娘可接待多个小伙子,小伙子则可串多个姑娘的棚子。小伙子晚进早出,在多个姑娘中寻找伴侣,姑娘妙语连珠,在考验中寻找机智的心上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订婚。他留人的这种求偶习俗及这一习俗的“过七关”等成为人他留人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青春棚
“青春棚”一词在他留语中并不存在。他留人把“房子”称为“棚”。他留语表示“青春棚”的词有三个。一是“祖玛日喀”,意为姑娘睡觉的地方。二是“擦拉么何各”,“擦拉么”意为年轻的姑娘,“何各”意为“棚子”,合起来就为年轻姑娘的棚子;第三个词是“何各峡喀”,“峡喀”意为玩耍,合起来即为玩耍的棚子。“青春棚”一词是在1982年兰绍增、兰绍吉、陈振华几个人所起。从此“青春棚”一词便流传开来,并见诸于报端。
细细考察,“青春棚”并无神秘可言。只是姑娘成年,父母在院中为女儿搭建的一间房子,姑娘在此居住,交往异性。房子一般极其简陋,搭在正房的对面或是正房的耳房。我们见到的一间青春棚描述如下:房子面积有七、八平方米,门大概有1.6—1.7米,屋顶距地面2米左右。房顶架以横梁,上面覆以树枝。屋内极其简陋。一进门左侧有一张床,床为木板床,宽约1.5—2米,挂以白色坟帐。对面靠墙有一桌,非常破旧,桌上摆放镜子、书、花、杯子。桌上方吊以自制的花团,用烟纸折叠。床为木板床,墙上贴满了周慧敏张芳孙耀威等人的明星照。
这就是青春棚的构造,及内部的全部设施。虽然简陋,但他留姑娘却要在这里度过自志年至婚前的六、七年时光,进行结交异性的活动。
过七关
他留人在十五、六岁时行成年礼,女孩子较为隆重,其仪式就是将白裙子换成黑裙子。行过礼后,就可以结交异性。但是,他留姑娘在棚中接待异性或不伙子串棚子都必须先取得一项资格认可,即“过七关”,过不完七关的姑娘,没有人串她的棚子;过不完七关的小伙子,也不会有人接待他。
所谓“过七关”,实际上就是在正式与异性结交之前先交往七个人,每一个人为一关。虽然姑娘小伙子在小的时候曾跟年轻人到大姑娘的棚中玩耍过,见习过。但轮到自己结交异性时,还需要引导,亲身体验,所以过七关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谓的实习。
过七关时,由过关人的朋友和或亲戚A(此人已过完七关)把过关人介绍给另一个已过完七关的人B,第一关就由B给过关人过。此后六关由B负责给过关人介绍六个异性给过关人过关。在A向B提出要求时,B必须保证帮过关人过完七关,并向A交纳一些抵押物,如过不完,则抵押物归A。
第一关叫“查吾傣”,意为开头。过完第一关叫“查布矶”,意为过独木桥。
第二关叫“查阿竹”,意为筷子。
第三关叫“查锅罗”,“锅罗”意为锅桩石。
第四关叫“查牙造”,“牙造”为妇女的织布架子。
第五关叫“查虑牙”,“虑牙”意为葫芦。
第六关叫“查刷拉”,“刷拉”意为纺线的纺车。
第七关叫“查傣秋”,“傣秋”意为秋千架。
过七关的名字起得都非常巧妙,如独木桥暗示“一”,筷子暗示“二”,锅桩石三块暗示“三”,纺车四个角暗示“四”,葫芦的五个调暗示“五”,纺车的轮子为六边形暗示“六”,秋千的组成部分七根杆暗示“七”。这些名字在过七关的考验中,都表示不稳定,如过独木桥表示形单影只;筷子用完后一起洗,下一顿饭用的与这一顿饭用的就会不一样,意味着换来换去;锅桩石三块指异性关系复杂;四个角的纺车哐哐当当表示不稳;葫芦笙五个调子各吹各的调,纺车转来转去,秋千摇来晃去。因此过到七关的任何一关,关系都不会稳定,但过完七关就有资格进青春棚。
过七关在过去相当严格,女孩子必须接连七个晚上过完,但近代却不那么严格。如双河的海某某(女,五十四岁)过七关时,第一关就是由一个作客的男子介绍的,第二关为姑妈介绍的,第三关由村内的男伙伴领来的,第四关为邻村的小伙子领来的,第五,第六,第七都是由相当年龄的女伴带来的,而且七关也没有连着过。在现代的年轻人中,此种现象已几乎不存在。
古城堡遗址
他留古城堡遗址位于六德乡玉水村委会营盘村,占地1平方公里,是他留人的发祥地,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清康乾时期盛极一时,发展到十数条街道,是滇川藏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集军事、交通、文教、商贸、行政于一体,官、兵、商、旅及各族马帮,包括大理白族、丽江纳西族、藏客和四川马帮络泽不绝,极为热闹繁华。他留古城毁于清朝咸丰年间(约1861年)的杜文秀起义,当时杜军准备打通滇川道路会师大渡河石达开太平军,遭到他留人顽强阻击,杜军攻陷后烧毁。现存大量遗迹,包括墙基房基石脚,古道、古井,古寺、古碑刻、石雕石器、石砌下水道、石阶、断壁残垣、大量的瓦砾瓷片等。1998年他留古城堡遗址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10日国家文物节,国务院批准颁布他留坟林(含他留古城堡遗址)为全国第6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式定名为“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六德乡营盘村古墓群(含他留古城堡遗址)”。
六德碑林
他留人六德碑林距永胜县城30公里,在占地0.3平方公里的山坡上,分布着万余座墓碑,尤为集中的茔区达100公顷,墓碑格式独特,雕刻的凤凰、麒麟、太极图等图案及花纹风韵各异,工艺精湛。墓群依山而筑,错落有致,华表碑石林立,布局严谨,气势宏伟。此碑林为他留人坟山,其古墓群都有用规范汉字镌刻的碑文,很多石碑上刻有他留人的图腾。据碑文,坟山墓葬始于明嘉靖、万历年间,而以清代居多,陈、海、王、蓝四大旺族都有后裔为始祖补立的墓碑,碑上列有宗系名单,少则七世,多者达十一世。从他留坟山碑林可以考证他留先民入主定居的年代、图腾、姓氏演变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被称为中国碑林文化的一大奇观,现已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5 21:22
目录
概述
基本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