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行为(conformity behavior),一译“相符行为”、“遵守行为”。是指在社会情境影响下,或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改变自己的态度,放弃自己原先的意见,而产生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最早的实验研究是20世纪30年代谢里夫的游动错觉实验。实验表明,人们对外界的认识和见解是受到别人或众人的认识和见解影响的。50年代,阿希对从众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经典研究。
名词解释
从众,是人类由于其社会性而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经常在一起交流的人由于互相影响,因此他们往往具有类似或者相近的思想。
从众行为,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个人意见而与多数人取得一致认识的行为倾向,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
从众现象
社会心理学已经证实,人们具有
从众心理(conformity),当决策者行动时,常常考虑他人的判断和行为,即使知道其他人是一种从众行为,完全理性的人也会参与其中并采取类似的行为。 如果脱离了大多数,会让人产生不安感,尤其是对自己缺乏自信的时候,这种心理效应会更加显著。(也称为“同调行为”)
管理心理学认为,从众行为的产生受个体对事物的了解程度、情境因素、个体特征多方面因素影响。人们的从众行为有表面与内心两个层面,表现为表面从众、内心也接受;表面从众、内心却拒绝;表面不从众、内心却接受;表面不从众、内心也拒绝四种情况。
比如,在风险资产市场上,从众行为(
羊群行为)的心理偏差常常出现于各类投资者中,它是投资者心态模型的重要形式,是“
群体压力”或“社会影响”等情绪下贯彻的非理性行为,投资者的从众行为对风险资产的价格具有重要影响。
影响因素
1、群体因素
(1)群体的一致性
(2)群体的规模
(3)群体的专长性
2、个体因素
(1)消费者的自信心
(2)消费者的自我介入水平
(3)消费者对群体的忠诚程度
产生依据
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感染”的结果。个体在受到群体精神感染式的暗示时,就会产生与他人行为相类似的模仿行为。与此同时,各个个体之间又会相互刺激、相互作用,形成循环反应,从而使个体行为与大多数人的行为趋向一致。上述暗示-模仿-循环反应的过程,就是心理学研究证实的求同心理过程。正是这种求同心理,构成了从众行为的心理基础。
具体来说,从众行为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寻求社会认同感和安全感的结果。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通常有一种共同的心理倾向,即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较大的群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以便得到群体的保护、帮助和支持。此外,对个人行为缺乏信心,认为多数人的意见值得信赖,也是从众行为产生的另一重要原因。有些消费者由于缺乏自主性和判断力,在复杂的消费活动中犹豫不定、无所适从,因而,从众便成为他们最为便捷、安全的选择。
实验研究
(一)实验原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压力与团体压力,常常会产生符合社会要求或团体要求的行为与信念,甚至改变原来的观点或放弃原有的意见。
(二)实验材料:18套卡片,每套两张,其中一张卡上画有一根标准垂直线段,另一张卡片上画有三根长短不等的垂直直线,里边只有一条垂直线与标准等长。
(三)实验对象:不同职业的成人都可以选为被试,但每组中只有一个真被试,其他都为假被试。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主试者对被试说:请你们从三条垂直中选出一条于标准垂直线等长的来。2、实验中按控制的特殊情境实施。(1)每次实验只有一个真被试参加,让其余假被试一同参加实验;(2)主试者每拿出一套卡片,被试逐一回答,但规定先由几个假被试回答,真被试总安排在最后第二个回答。(3)18套卡片呈现18次,第1至第6次,假被试都作正确选择。但第7次开始,假被试都故意作出错误选择。(4)认真观察真被试的选择是从众还是独立。3、实验结束后,主试者要个别访问真被试的态度,询问其发生错误的原因。
(五)实验结查处理:1、统计与分析真被试在假被试不正确选择情况下的从众、顺从与独立的次数。2、归纳与分析被试从众的原因。
(六)实验结果介绍:心理学家阿希在1951年开始用此法作实验,
1965年、1958年又重复实验,结果颇为一致,实验结果发现:
1、大约有1/4到1/3的真被试保持了独立性,每次的选择反应无一次从众行为。
1、约有15/100的真被试平均作了总数的3/4次的从众反应,即从众行为。
2、所有真被试平均作了总数的1/3次的从众反应,即12次中有4次从众。
究其真被试做了错误选择而产生从众行为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三种:
1、真被试确实观察发生了错误,把他人(假被试)的反应作为自己的参考点。这是一种知觉的歪曲。
2、真被试虽然意识到与他人不同,但却认为多数人的看法总是比自己的意见正确些。这是一种判断的歪曲。
3、真被试明明知道他人的反应是错误的,但自己却跟着他作错误的反应。这是一种行为的歪曲。
实验者认为,第三种情况是顺从行为,虽然行动上相符,但其内心却不以为然;第二种情况是从众行为,被试都相信大伙儿,属于这种情况的被试人数最多。
华东师大心理学系师生于1982年重复了阿希的实验,被试是30名师大学生。实验结果与阿希所作实验结果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