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皇山位于浙江省
湖州市北面的太湖度假区,山似巨凤,羽翰青翠,龙飞凤舞,原名“凤凰山”。公园总面积约325公顷,其中山地250公顷,占77%;平地75公顷,占23%,山体主峰海拔约211米。规划建筑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
仁皇山位于湖州市区北面的太湖度假区,山似巨凤,羽翰青翠,龙飞风舞,原名“凤凰山”。唐肃宗时,文喜禅师在凤凰山建“仁王寺”,山以寺名,凤凰山就有了一个具宗教文化印记的名号:“仁王山”。
“仁王”这个名词可不一般,他是佛教中的尊称和佛经书名。“仁王”是佛门弟子对释迦牟尼一个虔诚的称号,而《仁王经》又是佛经中一部颇有影响的护国爱民的经典。历代的文人墨客曾为仁王山写下了不少可圈可点的游记和诗篇。明代邹思明的《登凤凰山记》,清代韩禹甸的《游仁王山记》,写的都是凤凰山,仁王寺,仁王山,而不见那“仁皇山”这个名词。如果把这份写“仁王山”的文化遗产乱点鸳鸯粘贴到“仁皇山”上,会显得不伦不类。如果抛弃那诗文,就会造成‘仁皇山’的文化缺失。
査阅历代的湖州府志、乌程县志及有关古籍都是众口一词,称他为凤凰山或仁王山。浙江通志湖州府图上标有仁王山清乾隆二十三年《湖州府志》云;凤凰山……俗名仁王山,以有仁王寺也。清同治《湖州府志》也有同样的叙述。清陈蓉裳《吴兴合璧》称:凤凰山麓有仁王寺,故俗名仁王山也。2009年6月,中华书局出版了由孙文友、马以、陈桥驿和谢银根作序,以吴水霖等领导为顾问,湖州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刘宏伟主编)的《
湖州古旧地图集》。这是一部关于湖州地方历史权威的文献。据笔者査阅,图集中有多幅古旧地图标有“仁王山”这一地名,如:图39明万历刻本的湖州府州县境图、图80清乾隆湖州府志弁山图及图409部队用图等等。而未见标仁皇山或城隍山的。
据我所见,第一次在地名书中出现“仁皇山”这一名称的是在1983年印刷的《
浙江省湖州市地名志》(内部资料)503页“仁皇山,注:本名仁王山,因有仁王寺而得名”。按照这一文字逻辑,仁王山缘应因仁王寺而定格为仁王山。该书为何不用本名而幻化为仁皇山,则语焉不详。由于湖州方言王(wang)、皇(huang)语音不分,所以口传的名词,容易引起歧义。据初步调査,当地部分群众,对(wang)的认知理解有三:皇帝(仁皇山);城隍神(城皇村);楚霸王。这就出现在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除本名仁王山外,还有仁皇山、城隍山和“城皇村”这样三个“被”的名称。其实三者都是误读和猜测。现在是正本清源还其本名仁王山的时候了。仁王山由于地理优势,现已融入湖州新城,他不仅是湖州市区的绿肺,也是湖州市民家门口标志性景点之一。它的开发建设特别引人注目。根据仁王山公园规划 “注重文化、认知、把握传统人文特色”。“注重保存场地信息的真实性”的原则,对仁王山景区的名称建议作进一步推敲。
编后:唐永昌先生“关于仁王山景区的历史文化信息”一文,对仁王山的历史文化作了较为详实的考证,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学者,对湖州历史文化如此关心务实的精神实为可佳。请市城建、民政等上级领导部门,请对仁王山公园规划从“把握历史人文传统特色”考虑的原则,对仁王(皇)山景区的额名称,广泛听取意见作进一步推敲。
该项目在建筑类型上由东向西分别为高层公寓、多层洋房以及叠院联排别墅;建筑设计风格在低、多层上结合了美式草原住宅的形式和当前市场上流行的新中式元素,结合庭院绿化打造出一种低调、内敛的,同时又富有文化韵味的建筑风格。高层建筑在立面的构成上自成一体,用强烈的竖向线条体现高层建筑的挺拔,但在细节上又借鉴了低、多层的一些符号元素,整体形象清新典雅,舒适和谐。在外立面的材质上以米黄色石材作为基座的处理,上部以高级
质感涂料作为补充,体现细腻的质感和高雅的建筑品质。在房型产品的设计上面,既照顾当前市场上的刚性需求,又适当的考虑超前,满足人们对高质量高品质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