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华学校
北京市境内学校
仁华学校的前身始建于1989年,是在人大附中在数学实验班基础上创办的“华罗庚数学学校”,是人大附中超常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实验基地,由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组成。2004年,更名为“仁华学校”。“仁华”代表着“人大附中”与“华罗庚学校”的合称。
简介
仁华学校创办于1989年,是人大附中超常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实验基地。
1989年,人大附中首届高中实验班学生毕业,竞赛成绩和高考成绩优异,学生颜华菲获得第三十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银牌,轰动全市。
为了扩大和继续进行这项意义重大的实验,在胡俊泽校长支持下,由数学教师周国镇负责联系,获得中科院华罗庚数学实验室陈德泉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冯克勤教授等专家的支持,1989年9月,人大附中在数学实验班基础上正式创办“华罗庚数学学校”(简称“华校”)。特邀中科院院士、著名数学家王元,著名数学家龚升,中国科技大学数学教授冯克勤,中科院华罗庚实验室主任、数学教授陈德泉担任名誉校长;胡俊泽任校长,刘彭芝担任主管校长。
1994年,人大附中决定联合“华校”数学学校、外语学校、计算机学校、创造发明学校等共同成立华罗庚学校,实现招生、教学、管理、研究统筹安排。
办学规模
校名中“数学”二字的去除,包含了人大附中对超常儿童教育理念的根本性转变:超常儿童不只是数学能力超常的儿童,还包括那些在语言、音乐、舞蹈、绘画、体育、发明创造等某一方或某几方面存在超常潜能的儿童;进一步明确了人大附中超常教育的重点是动态、多元地选拔、鉴别、培养超常儿童;超常教育要因材施教,为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教学中不应盲目超前,更不能拔苗助长。
2004年,“华罗庚学校”更名为“仁华学校”。“仁”取“人”之谐音,“华”为“华校”之代称,“仁华”作为“人大附中”与“华罗庚学校”的合称,标志着人大附中的超常教育实践与研究,已融入学校的整体建制和发展之中,成为人大附中素质教育的实验田。人大附中在超常教育实验中获得的一些经验、成果,将推广、惠及至全校师生。
华罗庚数学学校初步确立了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的培养模式。小学部从三年级开始招生,三至六年级属业余培训性质。初中、高中各年级均设有超常儿童实验班,纳入人大附中的正规建制。小学部实验班、初中部实验班基本实行直升制;高中实验班生源主要来自初中部,也面向全市招生。这一机制的确立是保证超常儿童接受连续、系统、科学的培养的重要基础,和当前部分媒体、社会上所称谓的“占坑班”毫无关联。
“华校”改变了单一数学培训的教学模式,增设英语课,着手创办外语学校小学部,开始编写教材。1992年,创办了计算机学校小学部、中学部,编辑出版《华罗庚数学学校计算机教材》。随后,又创办了足球学校、管乐学校。1993年,为了培养超常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华校”又创办了创造发明学校,并着手编写相关教材。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24 15:43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