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泛施惠于民并且能普救众生,怎么样?能称为仁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肯定是圣人了!尧、舜大概还做不到呢!仁德的人,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近取己身、远比他身,为他人着想,这可以说是推行仁爱的最好方法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
济众,何如①?可谓仁乎?”子曰,“何事②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③诸④!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⑤,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泛施惠于民并且能普救众生,怎么样啊?能称为仁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肯定是圣人了!尧、舜大概还做不到呢!仁德的人,要成就自己,必先成就别人;要想自己通达、顺利,必先帮助别人通达、顺利.能近取己身、远比他身,为他人着想,这可以说是推行仁爱的最好方法了.”
孔子明白子贡话里隐含的意思,但他又知道子贡是不可能做到这些的,这可能是子贡有钱了以后的一种自我炫耀,但方向是正确的。所以孔子并没有打击子贡的这种显摆,反而幽默地回答:“能做到这种地步,何止是达到了‘仁’!那一定是圣人了。我做不到!即使远古时候像
唐尧虞舜那样拥有绝对威望和权力的明君也做不到啊!”在不落痕迹地批评了子贡这种
好高骛远的想法后,孔子不失时机的提出了“仁”者的标准:“有仁德的人,自己想立于天地之间,有一番事业和抱负,他也一定会帮助别人达到;自己想要将来通达有前途也要帮助别人通达。凡事能够从身边的人和事做起,做到推己及人,就可以说是仁的方向了。”
大家知道,儒家学说的理论核心和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一个“仁”字。关爱他人,就是仁。怎样才能做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你自己想要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推己及人,就是实现仁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