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法治民主》是2013年10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罗隆基。
内容简介
在中国现代史中,罗隆基是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既是思想深刻的“观念人”,又是积极行动的“实践者”。他是著名的政治学家,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对现代人权理论、政治学、宪政思想都有深入研究的学者之一。同时,他又是积极的政治活动家,最早起来反对国民党“党治”,向国民党争人权,并因此被捕。他是成为民盟的创始人之一,在政治的大波中,他不随波逐流,但起伏跌宕。他的思想与命运,反映出那一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大转型中的思考与命运。透过他的文字,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现代的中国、当代的中国。
本书从罗隆基在民国期间发表的政论文章中挑选精华文章30篇,以罗隆基论人权、论法治、论民主作为论域,反映了当时学者对学术理论问题的思考,供学术界研究、借鉴、批评之用。
本书的选文以现实关怀为目的,并激发读者思考罗隆基提出的问题为原则。须说明的是,本书每一辑下提出一个主题:论人权,对应的是,人权是什么;论法治,对应的是,法治是什么;论民主,对应的是,民主的意义。
本书提供了一脉关于现代中国政治的思想借鉴,以期帮助读者了解那一段历史。
作者罗隆基(1896-1965),字努生,号鲁参,江西安福人。他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
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之一。
目录
第一辑 人权是什么
【解题】
论人权
告压迫言论自由者
汪精卫论思想统一
我的被捕的经过与反感
人权,不能留在约法里?
我们不主张天赋人权
“人权”释疑
我们要生存权
第二辑 法治是什么
【解题】
我对党务上的“尽情批评”
我们要财政管理权
约法与宪法
对训政时期约法的批评
什么是法治
训政应该结束了
国人应注意宪法草案
国民大会的组织法与选举法
期成宪政的我见
五五宪草之修正
权力与效率
第三辑 民主的意义
【解题】
我对中国独裁政治的意见
对现政治的几个批评
民主与独裁之理论的比较
中国目前的政党问题(上)
中国目前的政党问题(下)
民主的意义
政治的民主与经济的民主
中国需要第三个大政党
中国民主路程遥远
中国的政治前途
为国民党借箸一筹
八年来中国民主的动向
附录
罗隆基论 梁实秋
罗隆基人权理论评析 刘志强
参考书目
编后记
历史中的经典
由刘志强教授编辑的罗隆基《人权 法治 民主》一书,近日出版。法学家
郭道晖教授在本书序言中说:“中国有一个不良传统:‘因人废言’。当某人一旦被视为异己者、敌对者、麻烦制造者,被权力者所诟病,受到排斥、打压而沦落后,即使这之前或之后他的言行是正确的,有益的,都被一概封杀,落得和其人一样被废。而其人之所以被‘废’,往往也是由于其言遭忌,‘因言废人’。中国现代史上著名民主人士罗隆基先生多少处于这种境遇。自从1957年那场狠整知识分子的运动中他中计落马,成为至今也不蒙‘改正’的‘大右派’之后,他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进步活动和有关人权、自由、民主、法治的理论贡献,从此被人们遗忘、禁谈、消失。现今的一些中青年人、乃至七十来岁的老人,大都不知道这个新中国时期被千夫所指的名士,在20世纪30年代曾经是一位为伸张人权正义而被国民党政府一度关进监牢的民主斗士。”
在人权论战中,罗隆基显示了他在人权理论上超越前人的水准,和他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他也以这次“人权论战”的主将而名闻国内外。希望国人不要再承袭“因人废言”的旧习,更不要“因言废人”。何况历史实践业已表明,无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作为人权理论家和民主斗士的罗隆基,还是20世纪五十年代为民主人权而进言、自身的人权却被严重侵犯的罗隆基,在大节上是堂堂正正的。即使一些人认为他的为人有瑕疵,不为人们所认同,但无伤大节。
如今我国学界关于人权、法治、民主研究领域,大多移植西方理论。殊不知,西方这些理论来源或总结于西方的实践。按照休谟的经验主义,知识来自经验,脱离“语境”的知识概念辨析、法律条文文义解释和逻辑分析都不会带来新知,只有将法学概念、法律条文和它们适用于具体情形的推理过程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可能形成新的知识。刘志强教授以为,用西方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实践,犹如隔空打牛,毫无针对性。我们应该研究中国问题,如果我们翻检历史,以近代中国人权史作为视角,20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间,民国学界发表人权宪政文章,不知凡几,翻看这些久违的旧报刊文章,感慨系之。罗隆基倡导人权,主张法治,践行民主等思想,至今仍透射着光芒,具有跨越时空的穿透力。尽管或有不周全处,但他的思想决定了他的高度。遗憾的是,这位一生追求人权理想的斗士最终还是以悲剧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历史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也并不能以此判断真理与谬误,更不意味着罗隆基的人权与法治政治主张没有意义。从现代性来说,罗隆基有关人权、法治、民主的理论,对构建当代中国的法治之路,至今仍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为了不忘却的记忆,刘志强教授从收录的罗隆基在民国期间发表的政论文章中特挑选其精华文章32篇,以罗隆基论人权、论法治、论民主作为论域,汇三辑为一册,以期帮助读者了解那一段历史。本书的选文以现实关怀为目的,并激发读者思考罗隆基提出的问题为原则。需说明的是,本书每一辑下提出一个主题:论人权,对应的是,人权是什么;论法治,对应的是,法治是什么;论民主,对应的是,民主的意义。在每一组论文前撰写一个导读解题单元,解读每一组论文的主旨与评论,以期有助于读者把握罗隆基论说的要旨和相关问题的背景。与此同时,在每一组论文后,附刊延伸阅读单元,举要与该组论文的相关资源文献。引列的文献或为罗隆基其他原著,便于读者深入探微取精。或列举其他同时代相关人的研究成果,便于读者知晓与该文相关的历史场域或思想脉络,以期读者按图索骥,追查考问。延伸阅读之文献,以精要为主,不求全责备,意在提示读者研究之相关资料。
知人论世固然重要,但知世论人则更进一层。只有在历史语境下文本与人的沟通,才能理解与辨析。本书的编辑目的也就在此。本书均附刊相关图像,或为罗隆基及相关人物的照片,或罗隆基原文手稿,期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罗隆基的风采,并增进读者的兴趣。本书末附有延伸书目一篇,精审列举、推荐与罗隆基这三组论文相关的文献,以期读者把握与理解罗氏原文前后左右的语境与问题意识。本书选文全部来自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在每一篇文后均会注明原始出处和时间。本书每一篇文章的排版、标点符号、批注均按照原文作者的排版来编排。本书之纂辑,是从罗氏大量的文章中精选而成,在刘志强教授十多年研究过程中,复印、收集了大量的罗隆基民国期间的原始文章,对这些原始文献大凡选录、分类、排序、誊抄、查核、清校编印,其事繁琐,颇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