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精神
文化领域术语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本精神,即“以人为本”。它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科学技术必须为了人,因为它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科学技术必须依靠人,因为它是由人所创造和发明的。
术语简介
人本精神又为人本思想或人本主义。人本主义(Humanitas),最早出现在古罗马西塞罗和格利乌斯的著作中,与希腊文Paidea为对等词,指“人性”、“人情”、“万物之灵”。英国《简明不列真百科全书》的解释是: Humanism指一种思想态度,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主要意义。……凡重视人与上帝的关系,人的自由意志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的态度,都是人文主义。美国《哲学百科全书》认为人本主义是指承认人的价值或尊严,以人作为万物的尺度,或以某种方式把人性及其范围,利益作为课题的哲学。德国大百科全书《拉鲁斯辞》把人和同人有关的事物看作核心,尺度和最高目的的人生哲学,都是人文主义。
精神价值
人本主义的基本意识指以人为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尊严和自由,是“以人为中心和准则的哲学”。追溯人本主义的历史根源我们发现从公元前5世纪,希腊就形成人本主议哲学思想,主要是由早期思想的注重外在自然转向智者学派的注重人本身,确立人是万物的主体认识论和价值观;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则以人文主义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在人本主义和神本主义的狭缝中产生。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学者主张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独立性和价值,主张把人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主张个性解放,肯定个人的价值、尊严和自由,反对禁欲主义,痛斥经院哲学,否认教会和封建特权,提倡理性;到了18世纪,则以人道主义形式表现,以自然主义的人性论作为理论基础,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本主义思想,其核心是人权,重视人的生命,“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同个体自我意识相联系,强调尊重人的生命本身,尊重和爱护他人;二、与同类意识相联系,强调作为类的一员的光荣与责任,强调自由、平等、博爱,并为人类的幸福和独立而斗争”;从19世纪中叶以来,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学者构建了生物学人本主义,强调人对自然界、他人及社会的依赖;而以叔本华、尼采、弗洛依德、柏格森、萨特等代表的一批学者,则主张非理性人本主义,强调人与生存环境的矛盾;而马克思则认为人有自然属性(强调人类主体地位的确立,科学主义精神弘扬);社会属性(强调合理人个主义和集体主义原则)和精神属性(强调人自身物质享受和精神追求的协调发展);到了20世纪中叶,人本主义则以人权主义的形式表现的更为深刻,出现了反主体主义,他们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和非理性主义,他们则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和思考问题。
理念与意义
尊重人的自由、平等,发展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协调进步,确立以人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是人本主义,也是人本精神的实质内涵。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5 15:35
目录
概述
术语简介
精神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