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文学
世俗文学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流是人文主义文学。人文主义文学是表达人文主义思想的世俗文学。它以人的尘世生活为中心,以市民生活为重要描写对象。人文主义文学摒弃中世纪梦幻、象征的创作方法,自觉地运用现实主义方法,真实描写现实生活。人文主义文学常常采用方言俗语进行写作,为各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形成树立了典范。
简介
人文主义文学家用美学和艺术的方式对人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对封建制度和道德及宗教禁欲主义进行抨击。人们以理性的宗教信仰代替了绝对的神权,以追求财富和世俗生活的享受代替了禁欲主义,以科学的发展代替中世纪的愚昧无知。这就是新的时代精神——人文主义思想
在现实主义方法的运用上更加自觉;文学形式丰富多彩。长篇小说成为人文主义作家运用的重要体裁,十四行诗成了欧洲诗歌的重要诗体。这些文学体裁的创新和发展,为近现代文学体裁的完善奠定了基础;具有民族风格。采用本国地方语言、吸取民间语言等。
文化特征
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鲜明的新质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文学品格。
第一,就文学的文化主旨精神而言,人文主义文学与当时的哲学、科学、艺术等领域一样,对人的关注成为这一文学文化精神的核心。
它反对中世纪封建教会鼓吹的以“神”为本,主张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中世纪的封建教会和反动僧侣,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利用文学艺术形式,大肆鼓吹神学观念,推崇上帝的绝对权威,文学成了宣传神学思想的工具。而人文主义者则利用自己的创作,通过对艺术形象的描绘,颂扬人的理性和力量、价值与尊严。他们曾鲜明地提出“人不认识自己,就不能认识上帝”的口号,坚信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很多人文主义作家着力塑造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均具有“巨人”风采的崭新形象,并以此与僧侣们鼓吹的神学权威相抗衡。当然,这种崭新的文学精神并非是人文主义作家凭空独创的结果。古希腊古罗马文学的强大传统、中世纪文学中的英雄形象、传说中的巨人风貌以及但丁创作中的崭新意识,均为之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文化启迪。
第二,着力描写现世生活,肯定人的权力,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这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题材与主题。
封建教会从上帝万能论出发,认为人是上帝的羔羊,人必须无条件地信仰上帝,思考即罪恶。同样,封建僧侣亦宣扬人不仅先天就是有罪的,而且人的欲望也会产生各种罪恶,所以人必须克制情欲,禁欲苦修,才能在死后升入天国。因此,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文学中,对来世生活的描写和宣扬禁欲主义、蒙昧主义成了这一文学的基本题材与主题。而人文主义者则针锋相对,他们赞美理性,认为理性是人和谐发展、追求进步与幸福的重要条件。人之所以高贵就在于理性的力量。他们还认为,人的个性欲望是人的本质所在,是人的天性。幸福在今世而非来世,因此人有追求幸福与个人自由快乐的权利。
这样,人文主义者在文学创作中便把描写现世生活作为首选题材,让现世生活场景中上演的一部部现实人生的悲喜剧进入文学创作。许多作家创作出性格丰满、妙趣横生的形象,如快乐的青年、聪明的少女、机智的寡妇、阴险的野心家、邪恶的君主,乃至作为上帝使者的修士、女修道院院长等,他们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智慧以及狡黠等张扬着人的本能的欲望。这种题材与作品主题的根本性改变,既是与教会思想体系针锋相对的结果,同时也是对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民间文学和骑士文学乃至市民文学某些题材和内容弘扬和继承的结果。
第三,由于文学精神的根本性变更和题材与主题的根本性转换,使得人文主义文学的艺术风貌也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
首先,展示人的精神世界、情感特征、欲望要求等成为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艺术追求。在中世纪的宗教文学中,神的意志排挤人的活生生情感,干瘪、僵化、苍白和死气沉沉是其艺术的主要特色。而人文主义文学所描写的形象大多充满“情”和“欲”,生机勃勃。它或充满着昂扬乐观的进取精神,或展示着令人愉快的生活情趣,或蕴涵着人的困惑、渴望及其激情。其次,与展示人的精神风貌相适应,中世纪宗教文学中以“寓意”和“象征”为特点的基本创作方法,已被一种关注现实、关注人生的新方法所取代。
人文主义文学所采取的创作方法基本上是写实主义的,是把文学作为社会的镜子和“时代的缩影”来加以认同的。它继承了欧洲古代优秀的文学传统,广泛地描写了欧洲历史大变动时期的社会生活,展示了社会转型时期人性觉醒的现实。同时,这一文学也十分注重对古希腊罗马乃至中世纪民间文学、骑士文学中浪漫的、幻想的艺术手法的继承,但在具体创作中又进一步剔除了中世纪文学中的“玄学”和“神秘”的成分。正是这种写实的(欧洲早期现实主义的)方法与浪漫幻想的创作方法的有机结合,使得文艺复兴时期成为欧洲文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代。
再者,人文主义文学也扩大了传统文学的体裁领域。原有的一些体裁,如抒情诗、叙事诗、戏剧等,从形式到技巧进一步走向成熟(如将个人欲望、世俗生活、普通人物引进作品,打破悲剧、喜剧的界限等)。同时,作为近现代文学主要形式之一的十四行诗、框架式短篇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等艺术样式,都发端于这一时期,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种体裁上的鲜明特征,既是人文主义作家继承和借鉴传统体裁形式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导致人们视野开阔和个人意识增强的产物。人文主义文学也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此外当时一些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一般均是本民族语言的奠基者和文学语言的大师,他们摈弃了当时的官方语言——拉丁语,采用普通老百姓所通晓的俗语、俚语或口语进行创作,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代表文学
英国文学
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已经开花结果时,英国还处在骑士文学的时代。英国的文艺复兴从15世纪后期开始,17世纪初落下帷幕。
14—15世纪,英国封建经济开始衰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已经产生。英国文艺复兴倾向在14世纪末乔叟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开始萌生。杰弗利·乔叟(约1342—1400)是英国中世纪末的伟大诗人。乔叟早期创作深受法国文学的影响。70年代,乔叟二度出访意大利,对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产生浓厚兴趣。80年代后期,乔叟进入创作成熟期,他模仿《十日谈》写出了著名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书中的24个故事是一群从伦敦到坎特伯雷朝圣的人在路上为解闷而轮流讲述的,故事讲述人是各阶层、各种职业的代表,性格鲜明,展现了14世纪英国的生活画卷。故事题材广泛,内容庞杂,有的批判贵族和僧侣的虚伪、罪恶,有的探索爱情和婚姻问题,也有一些宣扬基督教观念。《坎伯雷故事集》用中世纪英语写成,奠定了英国文学语言的基础。
15世纪末,英国出现了最早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1477—1535)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莫尔的代表作是对话体散文乌托邦》(1516),写1515年秋季的一天,莫尔遇到一位名叫拉斐尔·希斯洛特的老人,老人对他讲述自己的见闻、经历。希斯洛特是葡萄牙海员,精通希腊古典文化,曾4次同探险家维斯普斯到海外航行,后来他发现了一座神秘的乌托邦岛。希斯洛特在讲述中谈到社会问题、政治制度、法律问题等。在希斯洛特的思想中,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乌托邦》分为两部。上部主要批判现实,揭露亨利八世时代英国社会矛盾,抨击专制统治,谴责圈地运动使农民沦为流民。下部描写乌托邦理想社会。乌托邦四周环海,与世隔绝,岛上人民生活富裕,民风淳朴,人民在农场上耕作,由贤明的长者组成的议会决定国家事务,人人平等,财产公有。《乌托邦》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社会理想。这部著作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6世纪,英国文学进入兴盛时期,诗歌和戏剧取得突出成就。
埃德曼·斯宾塞(1552—1599)是乔叟之后英国第一位伟大诗人。他的不朽杰作《仙后》(前3卷1590,后3卷1596)描写仙后格罗丽娅娜派出12名骑士周游天下,每一名骑士具有一种美德,首席骑士亚瑟王身兼12种美德,所以得到仙后的爱。
《仙后》是一部寓言性作品,诗中的形象具有象征意义,仙后格罗丽娅娜意为“荣耀”,象征伊丽莎白女王。《仙后》表达人文主义道德理想,歌颂冒险精神和征服的快乐、对现实生活的热爱。诗人在《仙后》中创造的诗体被称为“斯宾塞诗节”。
英国人文主义戏剧是古代希腊悲、喜剧以来的又一次戏剧高峰。16世纪早期,古代希腊、罗马戏剧传入英国,舞台上出现模仿古代戏剧的演出。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戏剧发展成熟。英国传统戏剧与古典戏剧的完美结合,创造出新型的英国戏剧。戏剧作家大批涌现,人才辈出,著名的有约翰·黎里(1554—1606)、罗伯特·格林(1558—1592)、托马斯·基德(1558—1594)、克里斯托·马洛(1564—1593)等。这些作家大都毕业于牛津剑桥大学,所以被称为“大学才子”。“大学才子”戏剧家的创作继承英国民间戏剧传统而又有所创新,对英国戏剧作出重要贡献,为莎士比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马洛是“大学才子”中最重要的一位,对伊丽莎白时代戏剧发展推动很大。马洛的作品强烈地表达出对完美生活和无限知识的追求。他的剧本《马耳他岛的犹太人》把恐怖和滑稽结合在一起,取得强烈的戏剧效果。《帖木儿》和《浮士德博士》被认为是英国最初的真正悲剧。《浮士德博士》取材德国中世纪民间传说,写浮士德把灵魂出卖给魔鬼的故事。剧中浮士德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肯定人的力量,崇尚、追求知识,体验人生的各种享受。浮士德的探索精神表现出入文主义思想的崇高境界。马洛的戏剧在莎士比亚作品成熟之前风靡英国,他的创作为莎士比亚的出现开辟了道路。
莎士比亚的剧本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莎士比亚同时代或稍晚一些时候,英国主要戏剧家还有鲍蒙特、弗莱彻本·琼生,他们的创作在当时有一定影响。莎士比亚去世后,英国戏剧走向衰落。
法国文学
法国自15世纪中叶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国力逐渐强盛。到16世纪前期,法国已成为西欧最大的君主专制国家。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16世纪初法国出现最早的致力于古典著作研究的人文主义者,王室对于人文主义者的活动给予大力支持,人文主义思潮在文化领域迅速兴起。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大致分为3个阶段。16世纪20—40年代为第一阶段,以拉伯雷为代表的作家表现出社会批判倾向,其作品往往流露出乐观与自信。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小说,拉伯雷的《巨人传》是欧洲第一部长篇小说。
弗朗索瓦·拉伯雷(约1483—1553)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拉伯雷从小接受教会教育,1520年左右进入圣芳济各修道院做修士。他在修道院潜心钻研古代希腊、罗马著作,后来因批评教会、攻击教皇而受到迫害。拉伯雷于1532年发表小说《庞大固埃》(《巨人传》第二部)受到读者喜爱,风靡法国。1534年,他的《卡冈都亚》(《巨人传》第一部)问世。后来他又完成小说的第三和第四部。第五部在他去世后出版。
《巨人传》以虚构的巨人国王卡冈都亚和他的儿子庞大固埃的出生、教育、游学以及他们为寻找神瓶而游历各地的见闻为主要内容,讽刺、批判了封建社会的恶现象。《巨人传》表达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表达了个性解放的要求。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以及若望修士都是代表作者人文主义理想的人物。两个巨人体魄超常,力量过人,天性善良,粗放乐观,他们渴求知识,顺乎个性。巨人形象表现出人文主义者关于“人”的理想。《巨人传》具有幽默戏谑的风格。作者善于运用列举、对比、头韵、同音词等手法达到讽刺和滑稽的效果。小说语言丰富,运用各种方言、俗语、学术语汇,往往自造或改造一些词语,丰富了法兰西语言。
玛格丽特·德·那瓦尔(1492—1549)的《七日谈》已具备现代短篇小说的许多要素,标志法国短篇小说开始走向成熟。16世纪四、五十年代为第二阶段,以龙沙(1524—1585)、杜贝莱(1522—1560)为首的七星诗社紧紧依附王权,推崇古典文化,提出改革语言和诗歌的主张,对法兰西民族语言的形成和诗歌发展做出贡献。16世纪60年代至该世纪末,人文主义文学逐渐衰落。蒙田(1533—1592)是16世纪后期人文主义文学的代表,他的3卷《随笔》阐述了他的怀疑论哲学、宗教宽容和改革教育等思想观点。蒙田的散文作品对世上万物无所不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随笔》在欧洲文学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意大利文学
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出现最早的地方,但丁的作品已经预示人文主义的倾向。14世纪,佛罗伦萨出现了人文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物彼特拉克薄伽丘
弗兰西斯克·彼特拉克(1304—1374)是意大利第一个人文主义者。他一生主要致力于古典著作研究和文学创作。他搜集、抄录古典著作,率先用人文主义观点进行研究、阐释。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有意大利语抒情诗集《歌集》和拉丁语叙事诗《阿非利加》、散文《秘密》等。
《阿非利加》写于1338年,讲述古代罗马统帅西庇阿战胜迦太基将领汉尼拔的事迹。长诗歌颂罗马的伟大业绩,流露出对古罗马的景仰之情。《阿非利加》使彼特拉克的名声传遍意大利,获得罗马“桂冠诗人”的荣誉。《秘密》是一部忏悔录式的作品,写于1342年,后又作了修改加工。作者在作品中虚构与圣奥古斯丁对话,就宗教、伦理、人生等问题展开讨论,倾诉宗教思想与生活欲望的矛盾在他内心造成的忧虑和痛苦。
《歌集》是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据说在1327年,彼特拉克遇到一位法国骑士的妻子劳拉,对她产生了强烈的爱慕之情,于1330—1374年间写了300多首抒情诗表达自己的爱慕与思恋,遂辑成《歌集》。《歌集》分为“圣母劳拉之生”和“圣母劳拉之死”两部分,抒发诗人爱的幸福与失恋的痛苦。彼特拉克内心充满矛盾,他无法克制对劳拉的强烈感情,同时又因自己的爱情产生一种负罪感,心灵无法安宁。《歌集》是中世纪以来对世俗爱情进行正面歌咏的优秀抒情作品。
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人文主义者,和但丁、彼特拉克被并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薄伽丘做过商人,担任过佛罗伦萨城邦政府的财政和外交职务,主要兴趣在于文学创作和古典文化的研究。
薄伽丘的作品较多,有小说、叙事诗十四行诗、论文等。他青年时期创作的小说《菲洛柯洛》史诗《苔塞伊达》等没有脱离骑士文学的窠臼。长篇小说《菲亚美达》开始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摹写人的爱情心理。
《十日谈》是薄伽丘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用托斯卡尼语写成。作品写1348年佛罗伦萨发生大瘟疫,10个青年逃到乡间躲避,他们在乡下住了10天,每天每人讲一个故事,总共100个故事,所以称为《十日谈》。
《十日谈》中的故事取材广泛,中世纪传说、历史事件、东方民间故事、现实中的人和事都成为涉取的题材。薄伽丘在运用这些材料时突现出它们的现实性,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观点。
《十日谈》揭露、批判了罗马教会的腐败和僧侣的伪善、堕落、贪婪,肯定人的本性,强调入追求现世幸福的权利,提出人与人平等的思想。《十日谈》提出一些新思想,但对中世纪的传统价值观也没有否定,在一些故事里赞赏贞洁、节制一类中世纪道德,肯定天主教“比别的宗教更其正大而神圣”。书中不少故事对偷情私会、狡黠行为等十分欣赏,对情欲大加渲染,对个人享乐也很赞同,这些都是市民阶级庸俗趣味的体现。
《十日谈》塑造了众多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善于刻画人物心理。《十日谈》采用框形结构,把100个独立成篇的故事组合在一起。《十日谈》运用讽刺、幽默的笔法,具有强烈的喜剧色彩。
《十日谈》对欧洲文学具有重要影响,成为乔叟等作家模仿的范本,莎士比亚、歌德等也运用其中的故事作为创作素材。
15世纪,意大利文化空前繁荣,诗歌、戏剧、小说都取得巨大成就。15—16世纪,著名作家有波利齐亚诺(1454—1494)、萨凯蒂(约1330—1400)、班戴洛(1485—1561)、马基雅维里(1469—1527)、阿里奥斯托(1474—1533)和塔索(1544—1595)。
卢多维科·阿里奥斯托的代表作长诗《疯狂的罗兰》(又作《疯狂的奥兰多》)是一部模仿中世纪传奇的作品,从博亚尔多的长诗《热恋的罗兰》生发而来。故事以查理大帝与撒拉逊人的战争为背景,写查理大帝的骑士罗兰对卡泰伊公主安杰丽嘉的爱情和鲁杰罗与勃拉达曼蒂的恋爱,谴责封建割据,渴望意大利的和平与统一。
托夸多·塔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著名诗人。塔索写有叙事诗、田园剧等,代表作是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1575)。《被解放的耶路撒冷》由20篇八行体诗组成,以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为背景,讲述高德弗雷辛十字军围攻回教徒占据的圣城耶路撒冷取得胜利的故事。基督教信仰的巨大力量是战胜异教徒的精神武器。诗中对爱情的肯定闪耀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辉。
15世纪末,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走向衰落。阿里奥斯托和塔索的创作标志意大利文复兴时期文学的终结。
西班牙文学
西班牙曾是罗马帝国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行省。罗马帝国崩溃后,西哥特人建立了信奉基督教的王国。16世纪初,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开始介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一些诗人模仿古罗马和意大利诗歌,掀起诗歌改革运动,出现了“意大利诗派”。
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是西班牙文学的“黄金时代”。小说和戏剧取得很高成就。具有浓厚现实主义色彩的“流浪汉小说”在西班牙诞生。
流浪汉小说以主人公自述的形式写成。主人公出身下层,衣食无着,四处飘泊,接触各色人物,经历诸般世事,因而能反映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西班牙第一部流浪汉小说是《小癞子》(约1554),作者已不可考。小说的内容是主人公拉撒路自述自己一生的经历。小说以主人公的经历连接广阔的社会画面,对教士、贵族的贪婪、虚伪给予以尖刻嘲讽,笔调幽默、机智,妙趣横生。《小癞子》受到读者广泛欢迎,许多作者纷纷仿作。以《小癞子》为代表的西班牙流浪汉小说对18、19世纪的欧洲小说产生极大影响,笛福萨勒日等作家的创作中都可以看出流浪汉小说影响的痕迹。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是16世纪西班牙文学的最高成就。
西班牙民族戏剧在16世纪开始形成。16世纪前,西班牙只有一些在民间流传的初具戏剧形态的宗教演出。15世纪末,诗人胡安·德·恩西纳(1469—1529)的诗剧创作为西班牙戏剧奠定基础。16世纪一些戏剧作家的创作使西班牙戏剧逐渐形成。“黄金时代”成就最高的剧作家是维加。洛贝·德·维加(1562—1635)的创作极其丰富,据说共写下1500多个剧本,流传下来的有400多个。他还写过诗歌和小说。维加的剧作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是《羊泉村》。
《羊泉村》(1619)取材于15世纪西班牙的历史事件。骑士团队长费尔南·戈麦斯·德·古斯曼在羊泉村村长女儿劳仑霞新婚之夜把一对新人掳入城堡。他的暴行激起羊泉村人民的义愤。村民们奋起反抗,杀死这个罪恶多端的封建贵族。维加在剧中谴责封建贵族的罪行,将农民作为正面主人公,歌颂农民的抗暴斗争,但把解决农民和封建贵族矛盾的希望寄托在英明君主身上。维加的戏剧使西班牙民族戏剧走向成熟,对欧洲戏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德意志文学
德意志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开始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进程。政治上分裂和诸侯割据使德意志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各诸侯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封建的生产关系仍占统治地位。在一些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工业发展比较迅速。
德意志较早受到意大利人文主义运动的影响,但人文主义在这里的影响和成就却有限。15世纪中叶,南方一些城市出现了最早的人文主义者,最著名的代表是约翰·赖希林(1455—1522)、乌尔里希·冯·胡滕(1488—1523)和伊拉斯谟(1466—1536)。赖希林、胡腾等人的《蒙昧者书简》是一部机智的讽刺作品,伊拉斯谟的《愚蠢颂》讽刺教士的愚昧无知和腐化堕落,这些作品流传甚广,成为宗教改革的先导。塞巴斯蒂安·布兰特(14587—1521)的讽刺
作品《愚人船》在当时受到一致好评,被认为是划时代的作品。
马丁·路德(1483—1546)是一位宗教改革家。他把《圣经》译成德文,还创作了一些散文、圣歌、赞美诗。《我主是坚固的堡垒》是路德的诗歌名篇。路德的翻译和写作对德意志民族语言的统一和规范化做出贡献,他的作品是德语文学的典范。
16世纪的德意志文学没有出现伟大作家和具有重大意义的作品。值得提出的只有汉森·萨克斯的创作以及“民间故事书”。
汉斯·萨克斯(1494—1576)的作品主要是I.IK诗歌和戏剧。工匠诗歌是在城市手2127_场中工匠们吟唱的歌曲。萨克斯的工匠诗歌在他生前没有受到重视,18世纪才被德国人认为是德意志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代表。歌德称萨克斯为“真正杰出的诗人”。
16世纪德意志民间文学十分繁荣,出现许多民间故事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梯尔·欧仑斯皮格尔》(1515)、《浮士德》(1587)等。
前者有95个故事,以青年农夫欧仑斯皮格尔为主人公,把许多民间故事、笑话集中在他一人身上,主人公机智、灵敏,对社会上各种人物进行捉弄调侃,以戏谑的方式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后者的主人公浮士德是中世纪的真实人物,后来在他身上附会了许多传说。故事描写浮士德为满足个人欲望把灵魂出卖给魔鬼。浮士德身上体现出的对现实生活的肯定和追求享受的人生态度,代表文艺复兴精神。浮士德的故事受到人民喜爱,不少作家运用过浮士德题材,最著名的如歌德的《浮士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3 21:38
目录
概述
简介
文化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