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强制换羽
人为施加应激因素干预鸡自然的换羽的方法
人工强制换羽,就是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在应激因素作用下,使其停止产蛋,体重下降、羽毛脱落从而更换新羽。强制换羽的目的,是使整个鸡群在短期内停产、换羽、恢复体质,然后恢复产蛋,提高蛋的质量,达到延长鸡的经济利用期。
原理
与其它禽类一样,在冬天来临之前,每年都要自然换羽1次。破损的旧羽脱落,重新长出新羽,这个过程就叫做换羽。鸡的换羽既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也是鸡在生长过程中对大自然的适应。因为没有丰盛的羽被,就难以抵御漫长严寒的侵袭。自然换羽一般出现在秋季,早的在夏末秋初,迟的在初冬。换羽与内分泌有关,因卵巢机能下降而使雌性激素分泌不足,结果引起卵泡萎缩;换羽时甲状腺分泌的促进羽毛生长的甲状腺素增加,激素分泌失去平衡,导致停产、换羽。鸡的自然换羽时间很长,一般需3~4个月。换羽时需要消耗很多营养物质以形成新羽。因此鸡在换羽期间往往停止产蛋。换羽时间的长和短,对母鸡全年产蛋量有影响。鸡的全身羽毛更换的顺序一般为:头羽、胫羽、胸羽、背羽、尾羽、翼羽。一般来说高产鸡换羽迟,羽毛脱落快,新羽长出慢。根据母鸡换羽特别是主翼羽的更换时间和速度,可以鉴别高产鸡或低产鸡。
当代的高产蛋鸡产蛋量很高,绝大部分都在集约化条件下饲养,如果产蛋1年以后就更新鸡群,而饲养后备鸡需要花大量的劳力、饲料和其他各项支出,若设法延长这些老鸡的利用时间,就能节省上述各项开支。特别是我国各地从国外引进不少高产配套系的祖代和父母代鸡,这笔费用是相当高昂的,只用1年就更换,经济上是不合算的。因此利用两年鸡十分必要。在商品鸡群中,要延长其利用期,若按自然规律,母鸡到秋季要换羽一次,由于有些鸡群中个体换羽存在着很大差异,一些母鸡已开始换羽,一些母鸡仍产蛋,这就给选择合理的饲养水平、光照等方面带来很多不便,这样的鸡群产蛋率不高,蛋壳质量也差。
一般来讲,由于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及其他疾病引起育成率很低,因而打乱了生产计划,后备鸡补充不上来,致使鸡舍放空,此时可利用两年的鸡进行人工强制换羽,维持继续生产。一些中小型商品蛋鸡场,由于不能按计划得到雏鸡,饲养青年鸡的计划误时,利用第二年的鸡实施强制换羽,也是减少经济损失的一种应急措施。考虑到市场蛋价和饲料成本之间的关系,用强制换羽的方法来调节市场对蛋的需求,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好方法。各级种鸡场为降低饲养成本,增加收益,合理利用种鸡实行人工强制换羽,是延长种鸡有效利用期的重要饲养管理技术之一。鉴于上述情况,强制换羽作为延长鸡的生产利用期、提高经营效率的措施,已被愈来愈多的饲养者所认识,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方法
化学法
鸡在一定时间内摄入过量或不足量的化学物质后,使新陈代谢紊乱,内部器官的功能失调,结果使母鸡停产或换羽。去除化学制剂后,母鸡经过休息,体质恢复后,在喂正常饲料的条件下,再度恢复第二个产蛋期。化学方法上使用最多的是喂高锌日粮。例如,在日粮中喂含锌2%的饲料,3天后鸡的产蛋率降到50%以下,6天~7天就全部停产,去掉锌以后2周,母鸡的产蛋率就能超过喂锌前的水平。或者在含钙3.5%~4%的配合料中加入2.5%氧化锌,让鸡自由觅食,不限制给水。一般到第4天母鸡采食量下降75%~80%,到第7天产蛋率几乎降到2%~0%。停喂这种饲料后25天~30天,母鸡产蛋率可达50%。
激素法
用此方法时,鸡自由采食和饮水,头12天把光照缩短到8小时。例如,给母鸡肌肉注射30毫克孕酮后,主翼羽和副翼羽很快就更换,换羽后41天~48天开始产蛋。这种方法处理的母鸡产蛋量稍差。由于注射激素容易破坏体内激素的平衡而使代谢紊乱,因此,激素法使用很少。
畜牧学法
通过断水、断料、断光,人为地为鸡施加应激因素,打乱鸡的正常生活规律,给鸡造成突然性的生理压力,激素分泌失去平衡,黄体素下降,又促使卵巢中雌激素减少,结果卵泡萎缩,引起停产和换羽。 断水、断料、断光的畜牧学强制换羽方法在实践运用中,又有多种多样的方案,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1)快速强制换羽法:目标是在6周内使母鸡恢复50%产蛋率。办法如下:①断料10天;②开始时,开放式鸡舍停止补充光照,密闭式鸡舍光照缩短到8小时;③自由饮水;④换羽期间喂给贝壳粉;⑤断料10天后,自由采食产蛋鸡饲料,恢复换羽前的光照。
(2)普通强制换羽法:目标是在6周~8周内使母鸡达到50%产蛋率。实施办法如下:①断料10天;②自由饮水;③开放式鸡舍停止补充光照,密闭式鸡舍光照缩短到8小时;④第11天起连续喂4周以上的碎粒料;⑤恢复产蛋时开始喂产蛋鸡饲料,并恢复原先的光照。
合并法
此法是综合畜牧学法和化学法的长处而采用的强制换羽的改进办法。方法如下;断水、断料2.5天,停止人工补充光照,然后开始给水,第三日起让鸡自由采食含锌粉2%或2.5%硫酸锌的饲料,连续7天。一般10日后全部停产,此时恢复正常的光照。换羽开始后20天母鸡就重新产蛋。换羽开始后50天母鸡达50%产蛋率。合并法在换羽期间母鸡死亡率一般不超过1%。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31 16:42
目录
概述
原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