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消费支出
经济术语
人均消费支出,经济术语
名词解释
人均消费支出指居民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实物支出和服务性消费支出。消费支出按商品和服务的用途可分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等八大类。
作用
人均消费支出是社会消费需求的主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是体现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分类
现行统计分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两个指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均按季统计。
全国数据
2025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227元,比上年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其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64]13016元,比上年增长7.4%,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557元,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280元,增长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8%,其中城镇为28.8%,农村为32.3%。
最新修订时间:2025-02-28 11:55
目录
概述
名词解释
作用
分类
全国数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