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考核是对员工能力和素质所进行的综合考核,其目的在于刻画员工的特点,为其更好地发挥特长创造
条件。人事考核涉及的内容较多,不仅比岗位考核
复杂,而且比业绩考核复杂。因为人事考核不仅要考核员工已经表现出来的工作情况,而且要考核员工没有表现出来的工作潜力。相应地,员工考核的费用也较大,通常只用在对于特殊人才的考核上。
考核对象
人事考核的对象,限于评定期末在册在员工。下列人员排除在外:
1、连续工作年限不满一年者(截止到评定进行时)。连续工作年限包括临时、试用工作期。
2、因长期缺勤包括公伤、停职等原因,评定期间出勤不满两个月者。
考核意义
人事考核的意义,是为了把握并评定员工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运用考核表,按照规定的考核项目,对员工担当职务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以及职务工作完成情况,做出评定。
1、把握每个员工与其担当的职务级别相应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员工的能力。
2、把握每个员工所担当的职务工作完成情况,据此公正合理地做出待遇上的安排。
考核项目
1、考核的项目,对在于职务、级别进行设置。
2、考核表的格式以及计分标准,由人事部长在听取有关人员意见之后决定。
考核内容
人事考核通常是由三种考核项目组合而成的,包括成绩考核(业绩考核)、态度考核和能力考核
1、成绩考核(业绩考核)
(1)成绩考核乃是针对“职务的完成度”来做参考的标准
①评估何物在一定的期间内(6个月或最长在1年以内的期间)工作的进行状况、及完成了多少以“过去式”来加以评估。
②考核方法对照职务标准在考核的原则下进行。部下只有一人时也要确实执行。
③考核要素考核其“工作量”“工作质”“目标达成度”“指导·教育”。但若是属于一般职列中间指导职的话,则尽可能的就分类别目标的完成度加以评估。也就是将每一项目被确认的工作在绝对评估的基准之下进行A.B.C.D的评分,进而做到对这个考核的要素别进行评估。
④自我评估与回馈工作别达成度的评估,如果可能的话则先由本人来作自我评估。再由专属上司(第一考核者)来进行评估,在这之中特别是看法不同的地方则必须再沟通。从这项沟通谈话中,确认目前的指导计划及自我启发目标,再与能力开发相结合。
⑤考核的活用目的以上述的能力开发为重点的同时,在检查上则以当前的成绩(业绩)为重。
此外,人事部常对考核者的评估加以调整,但对实际状况的了解是绝对比不上其直属上公司的,所以成绩考核若可能的话,希望做到无第二考核者可调整的原则。所谓绝对评价——评估每一个员工在工作方面“什么工作做了多少”的核对事项的成果。在能力方面也比照每一个等级的职能资格里所规定的职能标准做“是否充分完成”“是否
达到标准”“是否表现太差”的审核。
所谓的相对评价——在各组之中从各审核要素中排列出被考核者的优劣、顺位、分出优良可等的评估方法。
(3)业绩乃是从发挥能力中增减工作。
考核的方法比照各职能资格等级的能力标准,原来其本人目前是否已达其标准中进行绝对价乃是其原本应有的态度。但是,能力若不从职务的发挥成果中发现的话就无从捕捉了。也就是看着成绩或业绩来衡量。成绩关系着交代下来的职务的完成,所以至于其职务是否适合对方的职务等级则不是问题。
此外,业绩乃是指在对扩大、加强自己的职务时所拥有的自信程度的评估,但实际上仍须从结果中斟酌其工作的难易度并予以增减,依其增减程度在属下本人的职能资格等级的程度里加以评估,这点须重点注意。
2.态度考核
态度考核可以说是担负着成绩与能力考核的桥梁作用。
(1)评估何物以“过去式”评估在一定的评定期间之内、本人对身为组织的一员的自觉及实际在工作上的热诚、态度与行动。
(2)成立的条件整理出样的态度、行为才是员工应有的形象。并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求全体员工彻底实行。
(3)考核的方法视为一般“成绩考核”的一部分,以成绩考核相同的方法实行。
(4)考核要素在态度考核中必须注意的要项主要有下列几点:规律、责任心是态度考核基础。总之,不管是担任何种工作的员工必须都有自觉性,再其次才是协调性与积极性。
·规律态度——遵守团体中的规律。
·责任心(感)——不论在什么状况之下,都要完成所被委派的任务。
·协调性——就算是自己职务范围以外的工作,如果对全体来说是有益的话,则应自动自发的去协助。
·积极性——除了一如既往地完成自己的职务,还要自动自发地随时改善。
3.能力考核
(1)能力考核是归纳每一个阶段的能力。
①评估何物把能力归纳成每一个职务等级并列出标准。以“现在式”来评估是否具备了解的能力,具体来说可以依照“职务标准”来加以评估。
②成立的条件在每一个职务等级里所被期待的能力须得到全公司的认同才行。另一个必要条件是,是否给予了与此能力相当的职务,例如:在评估第五级的能力时,若不给他与第五级相当的工作而只给他比第五级简单的工作的话,则无法作出精确的能力评估。
(2)能力可分为基本能力与熟悉能力。
4.考核要素
虽然是比照标准对此人的能力做整体的判断。但就其要素来看可分为基本(学习)能力、(经验)能力。
所谓的基本能力是指在达成勤务时的基本素质,是可透过学习及训练得来的。此外,就算基本能力相当优秀但却经验不足,一样无法完成职务。因此这种须要丰富经验的能力就称为熟习(经验)能力。基本能力和熟习能力加起来就是企业所必须的“能力”。基本(学习)能力的要素是共通的,而熟悉(经验)能力的要素是以中间指导职务较为显著,就其重点来说追求更高更远的事物则成了管理职务的要素。
结果运用
为了把考核的结果,应用于开发利用员工的能力,应用于人事管理的待遇方面的工作中去,做法如下:
1、管理者以及教育工作负责人,在考虑教育培训工作时,应把人事考核的结果作为参考资料,借此掌握教育培训,进而是开发、利用能力工作的关键。
2、调动调配。管理者在进行人员调配岗位或工作调动时,应该参考人事考核的评定结果,把握员工的适应工作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3、晋升。在根据职能资格制度进行晋升级工作时,应该把能力以及业绩考核的评语,作为参考资料加以运用。考核评语是按职能资格制度要求规范化的。
4、提薪。在一年一度的提薪之际,应该参照能力考核的评语,决定提薪的幅度。
5、奖励。为了能够使奖励的分配对应于所做的
贡献,应该参照业绩考核的评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