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拼音:qīn、qìng)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
说文解字》将“亲”解释为“至也”。“亲”本义为感情深厚,关系密切,又引申指“父母”,由父母引申指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由关系密切义引申,指自己。以上义读qīn。“亲”字是个多音字,读作qìng时,引申指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如:亲家。
字源解说
形声字。“亲”字始见于西周的金文中(图1、2)。左边是“
辛”,是声符;右边是“
见”字,是形符,表示用眼睛看,也可理解为常常见到。清代徐灏《说文段注笺》:“亲从见,则其义起于相见,盖见而亲爱也。”如果能经常见面,一般是关系最密切,感情最亲近的人。“亲”指感情深厚,关系很近。西周金文寴、亲二字同见,皆用为“亲自”之“亲”。甲骨文有“𪧭”字。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𪧭”字条后姚孝遂按语:“按:卜辞‘𪧭’字与‘新’有别,不得谓为新之繁文。中山壶有亲字作𪧭,是契文𪧭当释‘亲’。金祖同以为‘寴’之古文是也。《广韵》以‘寴’为‘亲’之古文。《说文》则以‘亲’、‘寴’分列二部,而皆训为‘至’,实本同字。”据姚孝遂之说,西周金文之亲来源于甲骨文之𪧭。西周金文、西周文献已经用为亲自之义,当为亲字之本义,再引申为至亲、密亲之义。
西周金文“亲”字以辛字作为声符,至战国楚简(图3)亲字仍然如此,只是到了秦代简文和战国文字中才出现从𣓀(读作zhēn,上从辛下从木)字作为声符。但战国、秦汉仍然使用从“辛”或从“𣓀”两种声符并行的亲字。隶书、楷书将右部的“𣓀”稍作简化,写作简体的“亲”。现代汉字简化时,省略了“见”,用声旁“亲”来表示。
“亲”的基本义是“关系密切”“感情深厚”。在人类的社会关系中,感情最为深厚,关系至为密切的,莫过于父母,于是,“亲”字就有了指代父母的义项,比如常说的“双亲”指的就是父亲和母亲。《
礼记·奔丧》中有“始闻亲丧”一句,郑玄注曰:“亲,父母也。”段玉裁也说:“父母者,情之最至者也,故谓之亲。”
双亲之外,最为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就算是有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了,现代称之为亲眷、亲戚或亲属。徐灏的《说文解字注笺·见部》曰:“亲,亲爱者莫如父子、兄弟、夫妇,故谓之六亲。引申为凡切近之称。”
喜怒哀乐需要表达出来才能让别人知晓,同样,人们要增加感情,密切关系,也要不时增加感情的投入,做出一些亲昵的动作来,如亲吻、亲嘴等等。
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的两家人,通过儿女的婚配就可以变得亲近,成为亲戚。这种婚姻之事,即儿女“亲事”。缔结婚姻关系的两家人彼此就成了“亲(qìng)家”。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八】【见部】七人切(qīn)
至也。从见𣓀声。
说文解字注
“至也”注:至部曰:到者,至也,到其地曰至,情意恳到曰至。父母者,情之冣(最)至者也,故谓之亲。
“从见,𣐽声”注:七人切。十二部。李斯刻石文作“亲”(篆书)左省一画
广韵
七人切,平真清 ‖ 辛声真2部(qīn)
爱也。近也。《说文》:“至也。”七人切。三。
七遴切,去震清 ‖ 辛声真2部(qìn,今读qìng)
亲家。七遴切。又七邻切。四。
康熙字典
【酉集上】【见部】 亲;部外笔画:9
古文:𢈥、寴、𡩁
(qīn)《
唐韵》《正韵》七人切。《
集韵》《韵会》雌人切,并七平声。《广韵》爱也。《孝经》序:亲誉日著。注:慈爱之心曰亲。《荀子·不苟篇》:交亲而不比。注:亲谓仁恩。《周语》:慈惠保民,亲也。
又近也。《易·乾卦》: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
又《增韵》:躬也。《诗·小雅》:弗躬弗亲。笺:言不躬而亲之也。《礼·文王世子》:世子亲齐玄而养。注:亲,犹自也。
又《释名》:衬也。言相隐衬也。《增韵》:姻也。《礼·大传》:亲者,属也。疏:谓有亲者,各以属而为之服。《左传·昭十四年》:禄勋合亲。杜注:亲,九族也。《周礼·地官·大司徒》:以阴礼教亲,则民不怨。注:谓男女之礼,婚姻以时,则男不旷,女不怨。
又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也。《管子·牧民篇》:上服度则六亲固。
又《前汉·礼乐志》注:如淳曰:父、子、从父昆弟、从祖昆弟、曾祖昆弟、族昆弟,为六亲。
又姓。《史记·孟尝君传》:齐王逐周最,而听亲弗。注:亲弗,人姓名。《战国策》:作祝弗。
又通作新。《大学》:在亲民。程注:亲,当作新。
(qìng)又《唐韵》七遴切。《集韵》《韵会》七刃切。《正韵》寸遴切,并七去声。《左传·桓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注:以亲疏为分别。《释文》:有平去两音。
又《广韵》亲家也。《集韵》:婚姻相谓为亲。
又叶苍先切,音千。杨方《
合欢诗》:磁石引长针,阳燧下焱烟,宫商声相和,心同自相亲。
《字汇》:古从𣐽。今省作亲。《集韵》:或作媇儭。○按字汇补又作𧠍、𧠸、𧡘,非。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❶“朩”的第三笔楷体是点。❷“立”宽“朩”窄。❸“立”居上居中,点在竖中线上端,两横上短下长,长横在横中线,中间点、撇分列竖中线两侧。❹“朩”居下居中;亅的竖段在竖中线,左右两点打开,不超出横笔两端。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上中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