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
弋阳腔流传到北京后,和当地语言相结合而形成。有时也称“
弋腔”或“高腔”。清康熙、乾隆之际曾盛极一时。当时曾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之说,其中“北弋”即指京腔。乾隆末年,秦腔、徽调相继进京后,京腔开始衰落。清末民初河北高阳一带曾有昆弋同台的班社到北京演出,后渐绝迹于舞台。
高腔类的声腔都有高亢的特点,但京腔却显得婉转柔和,且很明显。如《影梅庵忆语》所记明末陈圆圆唱的“燕俗之剧”就是这样:以燕俗之剧,咿哑啁哳之调,乃出之陈姬身口,如云出岫,如珠在盘,令人欲仙欲死。“燕俗之剧”当然时北京的。“咿哑啁哳之调”、“如云出岫,如珠走盘”,这与“音遏行云”、“歌喉嘹呖”充满昂扬之气的风格相比,有着天壤之别。此外,有关京腔的描述还多次使用“咿唔”、“ 咿唔如话”之类的词,显示出京腔低缓、柔和的特征。
京腔在伴奏乐器上也不同于其它高腔,用丝弦伴奏。《消寒新咏》论及乾隆末年京腔演员王德官时称:王德官,宜庆部小旦。貌与罗荣官相埒。面圆如杏,饶有丰韵。丝弦咿唔中,声音亦复嘹亮。非常明显,京腔伴奏使用了丝弦。由于使用丝弦,唱腔受到影响,起了变化。“丝弦咿唔”在先,声音“嘹亮”在后,声音的嘹亮用“亦复”二字来表述,给人的感觉似乎歌声并不那么高亢,“高亢”未得到突显。《消寒新咏》“邱玉官”条石坪居士说得更具体,称:余到京数载,雅爱昆曲,不喜乱弹腔,讴哑咿唔,大约与京腔等。 “咿唔”当指肉声而非乐器的伴奏声,显而易见。此外,史料所见,还有“工尺咿唔如话”、“余小习举子业,键户吚唔”之语。“咿唔如话”说明声音很低,像说话一样。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声音比说话声高时,就必须换一个词来表示,如:“如喊”、“如号”、“如叫”、“如吼”、“如呼”、“如喝”、“如嗷”,等等,这些词都比“说话”的声音要高得多,可见“咿唔如话”是形容声音很低。孩提诵读,用了“吚唔”一词,虽不是小声,也绝不是大声,更算不上高喊的一类。京腔在丝弦的伴奏下,唱腔婉转柔和。
汤锣作为高腔的一种,京腔保持了击节的传统,并有属于自己的专用锣鼓——汤锣,《扬州画舫录》称:“京腔用汤锣不用金锣”,可见“汤锣”是京腔的专用锣,以区别其它声腔击节用的伴奏器具。这也说明京腔在用锣方面与弋阳诸腔的不同。
为丑之最京腔的丑角有突出成就,“京丑”在花部诸腔中首屈一指。《扬州画舫录》称:唯京师科诨皆官话,故丑以京腔为最。该书还从观众需求的角度将当地丑角与京丑进行了比较,指出当地丑角因不通官话,受制于乡语,致使不能作进一步的发展。指出:吾乡本地乱弹小丑……终止于音乡谈,取悦于乡人而已,终不能通官司话。近今春台聘刘八入班,本班小丑效之,风气渐改。京丑的艺术水准得以展现、京腔拥有众多的观众和具有更为广泛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官语”——京白的使用,而且,京丑对后世戏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其它声腔的丑角改用北京话,后来丑角都变成了“京片子”,所谓“南国优贩,妙选子弟。首工京话,语柔声脆。” 值得注意的是,与“京腔”同一时期,“弋阳腔”也在北京使用,而且,二者多处并列出现在同一条史料中。如果说,京腔是弋阳腔在北京“地方化”的结果,那就不应该称“京腔”了,无论如何不能连“弋”姓都改了,连“血缘关系”都变了。要了解“京腔”,还需要改变视角和转变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