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水菜十字花科芸墓属草本植物。主根圆锥形,须根发达;短缩茎,叶簇丛生于茎上;叶片齿状缺刻深裂成羽状绿色;叶柄长而细圆,有浅沟白色或浅绿色;复总状花序完全花,花瓣黄色十字形排列;长角果;种子近圆形黄褐色。京水菜原产于中国,后传入日本,通常食用的京水菜是日本培育成的新品种,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栽培。
植物学史
京水菜原产于中国,后传入日本,通常食用的京水菜是日本培育成的新品种,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栽培。
形态特征
京水菜为浅根性植物,
主根圆锥形,
须根发达;再生力强。茎在
营养生长期为短缩茎,叶簇丛生于短缩茎上。茎基部具有分株能力;每个叶片腋间均能发生新的植株,重重叠叠地萌发新株而扩大植株,使植株丛生。单株重可达3—4千克。叶片齿状缺刻深裂成羽状,绿色或
深绿色。叶柄长而细圆,有浅沟,白色或浅绿色。
复总状花序,
完全花,花瓣4,黄色,
十字形排列。
长角果,内有种子10多粒,种子近圆形,黄褐色。千粒重1.7克,发芽力3—4年。
生长环境
京水菜喜冷凉不耐高温,喜长日照不耐旱不耐涝,适宜湿润、肥沃、疏松、排灌良好的土壤。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和韩国。
繁殖方法
京水菜主要繁殖方式为直播与育苗移栽。
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
水晶菜适宜于在冷凉季节栽培,夏季高温期间种植效益较差,尤其是在高温多雨天植株易腐烂而失收,但是如能根据条件改变栽培方法,也能全年生产,周年供应。
暖地春、秋冬露地栽培:宜用中、晚生品种,早生品种亦可种植,产量比前二者略低。暖地夏季栽培,用早生品种直播、疏播,采取防雨降温措施,整株采拔上市。
冷凉地春秋露地栽培:育苗移栽。3个品种均可使用。夏季栽培直播,防涝,收获小株。冬季保护地栽培,直播成育苗移栽均可,也可直播后移植间出的小苗,将直播与育苗移栽相结合。
育苗、定植
育苗:京水菜苗期生长较缓慢,且小苗纤秀,宜育苗移栽。可用穴盘育苗或选用肥沃疏松壤土作苗床育苗,1平米播种量15克,出2—3片真叶后分苗;或疏播,待6—8片真叶时直接移栽大田。苗床育苗移栽;每公顷用种量约450克,用穴盘育苗则用种量少,且定植成活率可达100%。
定植:种植地要施经沤熟的畜粪肥作基肥,施用量看地力及肥源而定,如施入的基肥充足,定植后可不追肥或少追肥;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块及雨水多的季节,宜用高畦栽培。
定植密度:以采收叶及掰收分生小株的栽培,可按株距20厘米、行距25—30厘米种植,每公顷栽12万—15万株。若一次性采收大株的需稀些,株距50厘米,行距60厘米,每公顷植3.3万株。定植后行间间种短期生的小菜,如樱桃萝卜。也可按25厘米×30厘米的密度种植,中期间拔采收一半。
定植时不宜种植过深,小苗的叶基部均应在土面上,不然会影响植株生长及侧株的萌发甚至烂心。
田间管理
水肥管理:浇定植水后2—3天,如土壤墒情差,宜再浇水,保持小苗不蔫垂。京水菜前期生长较缓慢,一般不追肥,至植株开始分生小侧株时追施2—3次氮素化肥,或浸泡过的稀麻渣水、腐熟人尿之类的速效性肥。采收前不宜再追肥。
中耕除草:京水菜前期生长慢,不间种的地要及时中耕除草,浅松土。掰收分株的采收后及时除去杂草。
采收采种
采收:小株采收当京水菜苗高15厘米左右时,可整株间拔采收,分株的采收京水菜定植后约30天,基部已萌生很多侧株,可陆续掰收,但一次不宜收得太多,看植株的大小掰收外围一轮,待长出新的侧株后陆续收获。大棵割收植株长大封垄时,一次性割收,每公顷产约90吨。
采种:京水菜的冬性强,特别是中、晚生种,在气候温暖的地区不易采种。早生种在种子萌动后或幼苗需在10℃以下的低温条件下,经过100天或更长才能完成春化过程。北京郊区采种,于秋季播种,日光温室中直播,按30厘米×40厘米的株行距定苗,分多次删除植株外围的分孽株,抽薹后留1~3主枝,次春开花,春末、初夏种子成熟。用小株采种,于1月冷床育苗,或直播于日光温室,温度控制在2~10℃间,春暖后即揭去塑料膜改用防蚜纱网,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种子成熟,每公顷产种子约2.7吨。
采种地要严格与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亚种与染色体数2n=20的品种隔离,苗期注意除去裂叶宽阔的植株和杂异株。
病虫防治
在低温和极度潮湿的环境下易发生霜霉病。以保护地冬春栽培较多发,栽培上要注意合理灌溉,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性。冬春保护地栽培用中、晚熟种较抗霜霉病。药剂防治可喷洒百菌清、乙磷铝等。
虫害主要有蚜虫,保护地有白粉虱。喷洒—喷净效果很显著。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京水菜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经常食用,有助于消化、促食欲、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和心脏病。其茎叶主要用于食用,风味近似小白菜,清鲜甜美,无芥辣味,洗净后可炒食、涮火锅、腌渍、凉拌等。
经济价值
在中国的北方,用京水菜涮火锅已成为一种时尚。京水菜生长快速,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商品外形独特,有较好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