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叶线
东日本旅客铁道所属铁路线
京叶线隶属于铁道建设 · 运营设施整备支援机构,是一条连接了东京都千代田区东京站千叶县千叶市中央区的苏我站的铁路线,还包括市川盐滨站~西船桥站和西船桥站~南船桥站的支线。线路记号为JE。
线路概况
站线信息
所属公司:铁道建设 · 运营设施整备支援机构
运营公司:东日本旅客铁道、日本货物铁道
线路里程:
轨距:1067mm
车站数:18
最高速度:100km/h
线路状态:全线复线直流1500V架空电车线法供电
线路记号:JE
所属支社:
IC卡使用
全线可以使用Suica乘车。
线路支线
高谷支线连接了西船桥站与市川盐滨站。市川盐滨站位于京叶线新浦安站~二俣新町站之间。该支线是京叶线西船桥站联络武藏野线的其中一条支线。
二俣支线连接了西船桥站与南船桥站。南船桥站位于京叶线二俣新町站~新习志野站之间。该支线是京叶线西船桥站联络武藏野线的其中一条支线。
历史沿革
概述
在京叶线计划之前,京成电铁也有过类似的计划,当时京成电铁的计划区间是东阳町~舞滨~船桥港~稻毛海岸~千叶港~千叶寺的线路。随后京成电铁对该路线进行砂洲填埋作业,而当时京成电铁吸引的迪士尼乐园也是该路线计划的一部分。
接手京成电铁相关计划后,而作为日本国铁汐留~月岛~晴海~越中岛的货物线(东京外环线)的另外计划,日本铁道建设公团修建了作为大都市交通线(D线)的京叶线,之后客运化。在决定京叶货物线客运化之前,为了方便海滨新城的居民通勤,原计划与东京地下铁有乐町线直通运行。
京叶线高架是为了处理货物而修建的,可以看到去往川崎制铁千叶制铁厂、千叶货物终点站等地点的支线,西船桥站附近的三角线也是货运线痕迹。
新木场站以东的线路区间为京叶线复复线化做好了准备,二俣新町站附近西船桥站往苏我站方向的京叶线下穿二俣支线的部分就留出了新增路线的用地。虽然1978年千叶县企业厅于日本铁道建设公团签订了备忘录,但是之后备忘录被废弃,千叶县政府向JR东日本询问保留用地的收购价格,但是保留用地属于备忘录中的事项,JR东日本并没有出资购买这部分土地,因此保留用地又被千叶县政府用来拓宽东京湾岸道路。
东京外环线原计划在新木场站以西沿国道357号直行穿过东京临海副都心,横穿东京湾后从品川码头正下方向南,连接东京货物终点站。更改计划的时候新木场站~东京货物终点站间的铁路已经铺设完毕,作为既有设备的再利用,东京临海高速铁道临海线开业,原本在品川码头隧道内分歧去往东京货物终点站的线路成为去往八潮车库的回送线。
2016年9月25日京叶线导入东京圈运输管理系统(ATOS),成为在东京23区内运行的JR东日本线路中最晚导入的。
年表
1973年10月,东海道本线东京货物终点站~盐滨操车场开业。
1975年5月10日,苏我站~千叶货物终点站开业,线路区间借用了川崎制铁货物线的苏我站~都川信号站区间。
1980年11月25日,时任千叶县知事川上纪一同意了运输大臣盐川正一郎提出的延长货物线向新东京国际机场(今:成田机场)运输航空燃油的提议,但是也提出希望京叶线的货物线区间尽快客运化。
1986年1月21日,苏我站~都川信号站的现行路线开业,不再借用川崎制铁的货物线,都川信号站随即废止。3月3日,京叶线第一期西船桥站~千叶货物终点站的客运线开业。新习志野站~海滨幕张站间的鹭沼货物站被改造成为津田沼电车区新习志野派出区。
1987年4月1日,国铁分割民营化,京叶线移交东日本旅客铁道管理运营。
1988年12月1日,京叶线第二期新木场站~南船桥站、西船桥站~市川盐滨站开业。千叶港站~苏我站客运列车开始运行,京叶线与武藏野线的直通运行开始。
1990年3月10日,京叶线第三期东京站~新木场站开业。
2000年4月1日,千叶货物终点站停用。
2009年7月30日,新木场站~葛西临海公园站间的东京出发苏我方向列车出现电气短路事故,造成越中岛变电站起火,事故造成京叶线持续7小时断电,11万8千人受到影响。
2009年7月31日,日本国土交通省关东运输局向JR东日本发出事故原因调查与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警告书。
2010年3月10日,纪念京叶线开业20周年,在海滨幕张站举行特殊出发仪式,开行了纪念列车。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地震后全线停运。3月12日重新运行,受限时供电政策影响,京叶线使用了一段时间的特别时间表。
2012年11月28日,武藏野线直通京叶线的列车在二俣新町站~南船桥站间运行时,列车电路保护装置损坏,造成京叶线停运4小时。
2013年3月16日,新的时刻表取消了京叶线除通勤快速之外的早晨的快速列车,全部更改为普通列车。而武藏野线直通列车在进入京叶线后也会成为普通列车。4月10日,府中本町站发往西东京的列车在西船桥站发生车门无法关闭的事故,由于出于早高峰时期,无法安排新的列车代替,所以破例用黄布条封堵损坏车门让列车继续运行。
2015年5月,需要向日本铁道建设 · 运输设施整备支援机构偿还的贷款部分完成,原千叶货物终点站~都川站间的铁路设施移交给JR东日本。
2016年9月25日,京叶线被纳入东京圈运输管理系统(ATOS)。
2023年3月18日,幕张丰砂站开业。
线路站点
标记 ●:停车
标记 |:通过
标记 ‖:不经过该站
备注:
千叶货物终点站2000年4月1日废站后成为了新港信号站
列车使用
优等列车
255系——特急“细波”——幕张车辆中心
E257系500型——特急“若潮”——幕张车辆中心
普通列车
209系500型——京叶车辆中心
E233系5000型——京叶车辆中心
E231系0 · 900型——京叶车辆中心
运行状态
特急列车
途径京叶线去往外房线的“若潮号”上下行24班,内房线的特急“细波号”上行3班下行5班,而这些班次转移至京叶线是因为“成田特快”开行后造成总武快速线容量不足导致的。
通勤快速
工作日早晨上行4班,夜间下行2班。东京站~苏我站间停靠八丁崛站和新木场站,在连接东京近郊的列车中停车站比较少。新木场站~苏我站间会超越先行的快速班次,也会与内房线、外房线和东金线直通运行。
去往外房线和东金线的通勤快速会连接在一起,二者会在誉田站分离。
快速
白天1小时3班,周六休息日1小时4班。白天在海滨幕张站与去往东京的各站停车接驳,工作日早晚的部分班次和周六的全天班次回去王新浦安站。快速班次在途中会等待特急列车超越,甚至比速度最快的各站停车还要耗费时间,部分下行列车在海滨幕张站等待通勤快速通过。
2016年9月24日为了与直通的“武藏野快速”做区分,快速班次被命名为”京叶快速“,但是随着武藏野快速的废止相关名称也不再使用。
各站停车
白天时间段每小时运行4班,这个时间段除了平日时刻表1小时1班在东京站~苏我站之间运行以外,还将在东京站~海滨幕张站之间运行。除了平日白天以外,各停列车多数会在新浦安站等待快速列车追越,一部分列车在千叶港站、海滨幕张站、新习志野站、新浦安站、葛西临海公园站等地等候特快列车和通勤快速通过。早上的1班车是从外房线誉田站始发,夜间的一部分列车是从内房线君津站和外房线上总一之宫站 · 誉田站始发的。平日早晨由从誉田站出发的回送班次。
直通班次
为了防止坐错车,武藏野线直通列车为8节编成且被直接称呼为武藏野线,而10节编成的去往西船桥站的京叶线列车也被称为武藏野线。
一部分列车在新浦安站或葛西临海公园站等特急列车通过,除此之外,平日傍晚高峰时的下行列车也有在新浦安站等待京叶线快速列车通过。但是发车指示牌直接显示”武藏野线“(MUSASHINO LINE)。
南船桥站出发的直通列车1小时3班,且有去往东京和苏我两个方向的班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16 11:35
目录
概述
线路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