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伤食,中医病名,出自《傅青主女科》。指产后诸脏腑功能未复,脾胃虚弱,若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损伤脾胃,则健运失职。症见脘腹满闷,嗳腐吞酸,大便酸臭。因产后多虚多瘀,治宜消补兼施。
病因病机
1.伤食
产后饮食失节,生冷不慎,重伤脾胃,水谷相杂而下。
2.寒湿
脾虚恶湿,寒湿内盛,水谷下走肠道。
3.湿热
产后脾运未复,夏秋受邪,暑湿蕴结化热,湿热下注肠道。
4.脾虚
素体脾虚或产前泄泻未愈,复因产劳伤气,运化不健而致。
5.肾虚
素体肾虚,产后肾阳更虚,或脾虚久结伤肾,命门火衰不能暖土。
临床表现
产后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塘,甚或泻下如水样。
鉴别诊断
根据症状发生于产褥期进行诊断,须作大便常规检查,并与菌痢或急性肝炎发病前泄泻鉴别。
辨证施治
1.内治法
(1)伤食证候:产后大便次数增多,粪便臭秽,腹痛即泻,泻后痛减,脘腹痞满,嗳腐不食。苔垢腻,脉滑数。治则:消食导滞止泻。主方:保和九加减。方药:焦山楂、橘皮、姜半夏、茯苓、麦芽、六曲、莱菔子、连翘、煨木香。
大便频增,里急后重者,加芡实、制黄芪、黄芩、黄连、银花炭;胸闷脘痞,苔腻者,加苍术、厚朴、陈皮;纳少院胀者,加鸡内金、豆蔻;嗳腐吞酸,苔黄腻者,加黄连、鸡内金。
(2)寒湿证候:产后腹痛,肠鸣泄泻,纳少胸闷,倦怠乏力。苔白腻,脉濡细。治则:温中健脾,燥湿止泻。主方:胃苓汤加减。方药:苍术、川朴、陈皮、甘草、白术、茯苓、泽泻、猪苓、肉桂、砂仁(后下)、木香。
外感寒邪者,加藿香、紫苏、生姜;胸闷气滞者,加桔梗、大腹皮、枳壳;恶寒发热身疼痛者,加荆防风、川芎;形寒肢冷,舌淡脉沉迟者,加党参、附子(先煎)、干姜;泛吐清水者,加谈吴萸、干姜、姜竹茹。
(3)湿热证候:产后大便频下,腹痛即泻,便稀臭黄,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苔薄厚腻,脉数。治则:清热利湿止泻。主方:加味葛根芩连汤。方药:葛根、黄芩、黄连、赤芍、银花炭、竹叶、玄参、木香、甘草、通草、
泛恶呕吐者,加左金丸(吞)、旋覆花、代赭石、藿香、佩兰、桔梗;大便热臭者,加黄连、黄芩、焦山栀;大便挟脓血者,加赤芍、丹皮、白头翁、秦皮、槟榔;胸闷脘胀食少者,加川朴、山楂、神曲;倦怠多汗,脉细数无力者,加党参、麦冬、五味子。
(4)脾虚证候:产后大便次数增多,时溏时干,脘腹满胀,纳谷不佳,神疲倦怠。苔薄白,舌淡,脉缓弱。治则:健脾渗湿,和中止泄。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味。方药:党参、茯苓、白术、扁豆衣、炒苡仁、陈皮、山药、吴茱萸、木香、六曲、山楂、炙甘草。
泻久脱肛气短者,加升麻、柴胡、黄芪;便泄日久者,加山药、牡蛎、赤石脂;纳呆食积者,加山楂炭、神曲、鸡内金。
(5)肾虚证候:产后泄泻,脐下作痛,泻后痛减,完谷不化,腹部畏寒,肢冷。苔白舌淡,脉沉退而细。治则:温肾健脾,固涩止泻。主方:四神九加减。方药:肉豆蔻、补骨脂、吴茱萸、五味子、附片(先煎)、炮姜、煨木香。
泄泻无度,腰酸肢冷者,加附子、肉桂、鹿角片;腹痛甚者,加小茴香、木香、山药;小腹空坠或脱肛者,加升麻、柴胡、黄芪。
2.其他疗法
(1)中成药香砂六君子、左金丸、香连丸、纯阳正气丸、参苓白术冲剂、四神九。
(2)验方马齿苋、地锦草、大枣,煎汤饮服。适用于湿热泄泻。或炮姜炭末每日3次,吞服。
(3)针灸疗法①针刺足三里、脾俞、大肠俞穴;足三里、内关、风池穴。两组穴交替使用;②灸关元,或足三里、脾俞、大肠俞;③湿热泻:取下脘、合谷、内庭等穴(泻法);寒湿泻:取天枢、气海、中院、大肠俞等穴(泻法);伤食泻:取足三里、胃俞、大肠俞、中脘等穴(泻法);肾虚泻:取命门、关元、百会(灸法)、肾俞、脾俞等穴(补法)。
3.注意事项
本病多因产褥期间伤食或感受寒湿、湿热之邪,导致脾胃运化失司,食滞湿浊内蕴,下走肠道所致。
产后具有多虚多瘀的特点,因而产后调摄甚为重要,但不宜竣补,应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建议采取少食多餐。产后伤食不可攻伐,应采用平缓的药物,健脾与消导同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