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演化是指
产业自身在其萌生、成长、成熟、衰退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内部组织形态的变化、更替,直至出现新的主导
组织形态的过程。
产业是一个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企业群体组成的复杂经济系统。一方面它的主要子系统具有多层次、多级别、多类型、多区域的复杂结构,另一方面各子系统之间具有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产业是一个
变量多、机制复杂、不确定因素作用显著的特殊复杂系统,并具有自组织特性。表现在:(1)适应性。所谓适应性是指产业主体能够通过规则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交流,在这种交流过程中“学习”或“积累经验”,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规则。(2)开放性。开放性是系统出现有序结构的必要条件。产业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产业发展实质上是一个不断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
信息,从而保持系统由低级有序形态向高级有序形态演变的过程;产业发展要有一个开发性环境。(3)非平衡性。只有在远离平衡时,系统才能不断与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产业内部企业的生产规模、
生产能力、反应能力都有很大差别,加上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是
技术变革的破坏,使得产业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4)非线性特征。所谓非线性是指系统内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正反馈和负反馈,非线性作用是系统形成有序
结构的内部原因。由于产业内部企业在规模、
产品和企业相互关系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各企业之间的作用是非线性的;产业从无序到有序状态转变的过程,是正负反馈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
产业演化研究的方法论是进化理性主义,认为个人的理性十分有限和不完全,并且是处于进化中。Hayek(1952)从
知识视角认为:知识具有时空性、局限性和分散性等特征,因而人们总是存在无知,知识的积累总是在不断试错过程中进化而来。
行为经济学发现“认知偏差”、“偏好逆转”和“锚固效应”等现象,认为个体理性是依赖于具体的经验场景;
经济社会学研究认为:
个体的行为理性是内嵌于
文化、历史、
政治和
意识形态等社会传统中的;
实验经济学也
论证了个体理性的进化。进化理性主义认为:(1)
企业是异质性的,企业知识和
能力存在差异;(2)知识是主观和不确定的,企业现有的
知识、技术、能力等都不确定;(3)企业的组织建构必须依据进化理性主义的原则,为应对无知留有位置,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应对不确定性的学习和创新机制;(4)
社会互动是知识积累的重要
渠道;(5)企业总是在其特定的认知状态下权衡
短期的
竞争力和
长期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