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理论
理论学术语
产业发展理论就是研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发展周期、影响因素、产业转移、资源配置、发展政策等问题,产业发展规律主要是指一个产业的诞生、成长、扩张、衰退淘汰的各个发展阶段需要具备一些怎样的条件和环境,从而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措施。对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决策部门根据产业发展各个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也有利于企业根据这些规律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例如,一个新兴产业的诞生往往是由某项新发明、新创造开始的,而新的发明、新的创造又有赖于政府和企业对研究和开发支持的政策和战略。一个产业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同时,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产业也会有不同的发展规律。所以,只有深入研究产业发展现律才能增强产业发展的竞争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理论简介
什么是产业发展理论:
对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决策部门根据产业发展各个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也有利于企业根据这些规律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
理论回顾
产业发展的理论回顾:
1.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产业结构同经济发展相对应而不断变动,在产业高度方面不断由低级向较高级演进,在产业结构横向,联系方面不断由简单化向复杂化演进,这两方面的演进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1)配第一克拉克定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是科林·克拉克(C.Clark)于1940年在威廉·配第(WilliamPetty)关于国民收入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分布将减少,而在第二、第三产业中的分布将增加.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和地区,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而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反之,人均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和地区,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较大,而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则相对较小.
(2)库兹涅茨法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在配第一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新的理解与认识.基本内容是圆:①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②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③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3)技术升级与产业链延伸在没有新的产业形式出现的情况下,通过产业技术的不断升级而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不断提升产业自身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产业升级.如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可以催生出一些新的产业形态,如光学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等等.今后产业结构升级淘汰的将不再是夕阳产业,而是夕阳技术[3].除了技术升级外。对现有产业的价值链进行延伸,增加附加值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种方式,如培育与现状主导产业有前向、后向和测向联系的其他产业等.
1.2 区域分工理论  从区域分工的角度确定城市产业发展定位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区域角度分析城市在区域中的优势、劣势和发展潜力等,确定城市在区域中所发挥的作用、扮演的角色,进而确定城市产业,避免“就城市论城市”的产业确定方式.
(1)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城市规划过程中产业定位比较常用的理论之一,主要包括绝对优势理论相对优势理论
(1)绝对优势理论: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对国际分工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产品或不同产业生产上拥有优势,对于相同产业说,各国则存在生产成本的差异,贸易可以促使各国按生产成本最低原则安排生产,从而达到贸易获利的目的.
(2)相对优势理论:1817年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提出和阐述了相对优势理论.他指出,由于两国或两个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在各商品之间是不均等的,因此,在所有产品或产 生产上处于优势的国家和地区不必生产所有商品,而只应生产并出口有最大优势的商品;而处于劣势的国家或地区也不是什么都不生产,可以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这样,彼此都可以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增加自身的利益.长期以来,相对优势理论成为指导国家或地区参与分工的基本原则,并得到许多经济学家的进一步阐释和发展.
(2)新贸易理论 随着传统产业理论缺陷的逐步显现以及现实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速与变化,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提出了新贸易理论.他认为,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特别是相似国家或地区同类产品的贸易,是这些国家根据收益递增原理而发展专业化的结果,与国家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关系不大.发展任何一种专业在~ 定程度上都具有历史偶然性,在不完全竞争和同类产品贸易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需求和回报状况取决于微观尺度上的生产技术条件.生产技术的变化,可以改变生产要素的需求结构和收益格局,从而影响相似要素条件下的贸易,促成同类产品的贸易.
新贸易理论还认为,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的存在,为国家和地区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竞争优势提供了可能. 比如,有一些部门规模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十分突出,可通过促进这些部门的出口和发展获得竞争优势,从而改变其在国际或区域经济中的专业化格局,向着有利的方面发展.
(3)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其强大的竞争优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城市规划产业发展定位与组织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城市规划与城市研究中,产业集群主要指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相关的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政府服务组织集结成群的经济现象,既是行为主体的一种结网、互动,又是一 种市场化行为催生的产业组织模式,最基本的特征是基于分工基础上的竞争性配套与合作,具有产业链条长而且配套、内部专业化分工细、交易成本低、人才集中、科技领先、公共服务便利等优势,因而具有强大的竞争力_5-7J.从产业发展定位角度看,一个区域或城市在产业选择或引进时,应注意其与已有企业或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是否能延伸现有产业链或提升现有产业技术水平,最终融入到集群中,增强地区或城市的产业发展潜力并提升整体的产业竞争力
1.3 发展阶段理论  (1)H·钱纳里的“标准结构”理论『剐 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较研究考察了以工业化为主线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历,构造出具有一般意义的“标准结构”,即根据国内人均生产总值水平,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6个时期:第一阶段是初级产品生产阶段(或称农业经济阶段);第二阶段是工业化阶段,第三阶段为发达经济阶段.
(2)霍夫曼定理 德国经济学家W·霍夫曼通过对当时近2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著名的“霍夫曼定理”:随着一国工业化的进展,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霍夫曼比例是指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即,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霍夫曼定理的核心思想是: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1);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快,但在规模上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2.5(+1);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体相当,霍夫曼比例是1(±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3 21:37
目录
概述
理论简介
理论回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