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铜》是当代诗人
海子于1984年10月创作的现代诗歌,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原文
亚洲铜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
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
看见了吗? 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1984年10月,诗人海子年仅20岁,从北大法学系毕业参加工作刚满一年。据周玉冰所撰的海子传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诗情人生》,海子写作此诗的动因来自于弟弟查曙明的来信中说到的家乡信息,即家乡“高河镇相邻的月山镇发现了铜矿,国家将要对矿山开采,一部分农民可变为工人,划归铜陵市”。海子“可以想像乡民们此刻沉浸在开采矿山的幸福之中,但自己却有说不出的感觉,并没为家乡发现矿产而高兴。”在他心中,矿产开采会将大地弄得面目全非,乡村的宁静和谐景象会被打破。而失去土地的农民会是怎样的心态呢?海子带着这种思考,写下了《亚洲铜》。
作品赏析
《亚洲铜》由四个诗段构成。围绕“亚洲铜”这一核心意象, 诗人从四个层面赋予“亚洲铜”丰富的象征意义, 建构了独特的美学境界。
第一诗段, 海子把“亚洲铜”与故乡的“黄土地”联系起来, 并且强调这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祖祖辈辈埋身之处,唯有叶落归根的家乡故土。因此,“亚洲铜”第一层象征意义,当指诗人故乡的“黄土地”。就时态而言,这样的诗句包含了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祖父死在这里”是对历史的概括;“父亲死在这里”是对现实的揭示;“我也将死在这里”既是对未来的预言,又是对生命本质的一语勘破。三代人与土地的联系,不仅血肉相连,而且生死攸关。海子笔下的三代人,高度概括了祖祖辈辈中国人与脚下那方热土的本质关系。
第二诗段,海子描绘了人死后的墓地景象以及诗人对身后事的想象。该段难点较多,也最具争议。“鸟”“海水”“青草”象征什么?谁“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作何解释?这些问题成了争论的焦点所在。有观点认为,“飞翔的鸟”是对土地的怀疑,但最终鸟会停栖在土地上,也许象征着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既爱又恨的纠结;而“海水”,淹没了一切,也许代表了从海上来到中国的西方文明,以自由和贸易著称的海洋文明,对土地文明的压倒性优势。也有观点认为,在诗人海子眼里,如果说“天空”的主人是爱怀疑和飞翔的“鸟”“,海洋”的主人是淹没一切的“海水”,那么“亚洲铜”的主人则是有着纤纤细腰的“青草”。海子视“青草”为“黄土地”的主人,以道家的自然观破解了世俗的“人类中心论”。海子”用拟人手法描写“青草:作为黄土地“主人”的小草,有着纤细的腰杆,所以诗人说它“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青草覆盖了黄土地,诗人就说它“守住”了野花的“手掌”和大地的“秘密”。
第三诗段写到“黄土地”上的河流,由岸边的“白鸽子”联想到诗人屈原的“白鞋子”,“亚洲铜”被赋予深邃的历史感和文化的厚重感。“黄土地”静止不动,它身上的河流则川流不息,一静一动写出了“亚洲铜”自身所蕴涵的内在张力。由河流岸边的“白鸽子”联想到诗人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充分说明了海子想象力的高超。在《圣经》文化中,鸽子往往是圣灵的象征;在海子笔下,“白鸽子”仿佛是屈原那千年不死的诗魂,永远萦绕在河流上空。河水在动,仿佛有脚,所以诗人海子才希望,让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屈原的“白鞋子”,奔向远方。“黄土地”所掩埋的是已故的先人,“我们”活着的现代人无疑则要飞向远方。“白鸽子”“白鞋子”和“河流”,都是动态的,这些意象表明,诗人希望黄土地上的人民能够自由地飞扬梦想,走遍所有能去的地方。
第四诗段由“击鼓”联想到青铜鼓面上的“月形图案”,转而表现“亚洲铜”上空的“月亮”;与铜鼓文化似有关联的“亚洲铜”在此被赋予浓郁的东方色彩,而“月亮”则属于“亚洲铜”不可分割的美学存在。理解本诗段的关键在于理出“亚 洲 铜——铜鼓——舞蹈——月亮”这样一条思维链条。中国铜鼓具有悠久的历史,一直流传到现在。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铜鼓通常被当作顶礼膜拜的神物或灵器,形成独具特色的亚洲“铜鼓文化”。铜鼓大都为青铜铸造,鼓面有浮雕图案,中心为发光的太阳或月亮图案,边缘有蟾蜍等装饰动物。大概因为铜鼓有蟾蜍装饰的缘故,诗人海子索性把鼓面中心的图案理解为发光的“月亮”。作为打击乐器的一种,铜鼓和舞蹈联系密切,自有铜鼓时起,就有了用于祭祀或娱乐的“铜鼓舞”。“击鼓”一词令人联想起“晨钟暮鼓”。由于“暮鼓”在时间上代表“日暮”,所以“击鼓之后”意味着黑夜的降临,月亮的出现也就自然而然。“击鼓”足以振奋人心,而“跳舞的心脏”,当是人们应和着鼓点而跳荡的“心”。这颗“心”又被诗人外化为天上的月亮。“击鼓”和“舞蹈”这种带有原始风味的祭祀仪式,给“亚洲铜”上空的月亮蒙上一层神秘的东方图腾色彩。海子以群体的名义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命名为“月亮”,不但赋予黑夜中的月亮以动态的美感,而且把天上的“心形月亮”和地上舞者的“心”联系在一起,激发起读者无尽的想象。
“亚洲铜”作为全诗核心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审美意蕴。作为“黄土地”的代称,“亚洲铜”与天空、海洋构成宏阔的诗歌空间,表现了诗人深刻的思想和奇特的想象。在那唯一的一块“埋人”的黄土地上,“青草”是其主人,“月亮”是其不可分割的美学存在;穿上屈原的“白鞋子”,沿着中国河流走向广阔的世界,是诗人的青春之梦和文化选择。
名家点评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谢冕:海子的《亚洲铜》意象明净而疏淡,展现着古老土地的忧郁以及对于悠远文化的思考。它无意予炫耀博学,也不堆积史料,以歌谣的明亮写出了丰厚的意蕴。(《中国新诗总论》)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王一川:海子在这里反复说′亚洲铜’,主要目的正是要使诗具有“如歌”的韵味。可以说,正是由于对“如歌”效果的明确追求,这首诗在汉语形象的创造上显出了成功。(《海子:诗人中的歌者》)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谭五昌:《亚洲铜》是海子的成名作,也是最早为海子带来广泛声誉且奠定他日后在中国诗坛地位的重要诗篇。全诗所包蕴的深邃丰富的历史文化及生命情感内涵,使它在海子数量众多的充满纯粹抒情色彩的诗篇中显得卓尔不凡,分外引人瞻目!(《海子诗歌精品》)
美国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东亚语言文化系主任
奚密:《亚洲铜》的另一意义,我以为在于它代表了当代大陆前卫诗发展过程中一个关键性的过渡阶段,甚至转折点……海子的《亚洲铜》一方面表现了寻根、“追求东方文化与现代意识”的“结合”,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从对本土文化过渡到对诗本身的反思。(《海子〈亚洲铜〉探析》)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高波:在诗意和诗艺上,这首诗都未必能充分体现海子个人的独创性及其达到的高度。《亚洲铜》的重要性,在于其在海子创作生涯中有承先启后的意义。总体而言,《亚洲铜》是海子诗歌创作转型期的一首并不成熟的作品。(《解读海子》)
作者简介
海子(1964—1989),当代汉语诗人,原名查海生,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人。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已出版作品有《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等。海子在其短暂的生命里,以燃烧的速度写下了大量的优秀诗篇,最后以其死亡,铸就了当代诗人的神话和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