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龙的身长约8米,体重估计约为5700公斤。五根角除了两根额角与一根鼻角以外,还有眼睛下侧的尖刺。化石大部分发现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盆地的Kirtland地层,地质年代为晚白垩纪,约7300万年前到7500万年前。与五角龙生存于同一地区的恐龙包含:短冠副栉龙、厚头龙下目的倾头龙、甲龙类的结节头龙、可能还有暴龙科的惧龙。五角龙的化石纪录,明确分隔了茱蒂斯河动物群的结束、Kirtland动物群的开始 。
简介
五角龙生活在距今约7500万-7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生活地点是北美洲,是较大型的植食性恐龙。
五角龙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古生物学家一开始认为它面部长有5只角。实际上,它只有常见的3只角——鼻拱上1只直角,眉拱上2只角。古生物学家看到的另外2只角,不过是它的眼睛下、后颊的两个骨质突起。
五角龙的整个身体看起来很结实,它的四肢几乎一样长,前肢非常强壮,只有这样,才能够支撑起它那颗巨大而沉重的头颅。五角龙的尾巴比较短,不过末端很尖。虽然这样的尾巴非常有个性,但是所起到的平衡作用实在有限。幸好它的髋部骨骼与背部的骨骼已经愈合,后肢宽阔,脚上有蹄状爪,所以走起路来才不会左右摇晃。
五角龙的颈盾很高大,边缘点缀着一列呈三角形的小突角,看起来很是威武雄壮。为了支撑这个沉重的颈盾,它们的颈椎都是紧缩在一起的,这就有承受这份重量的承受力了。
形态特征
五角龙(拉丁文意为“五角脸”)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古生物学家一开始认为它面部长有5只角。实际上,它只有常见的3只角——鼻拱上1只直角。眉拱上2只角。古生物学家看到的另外2只角,不过是拉长了的颧骨。5角龙最特别的地方时它头部的大小。1998年复原的1只颧骨,长度超过3m。它颈部的褶边也十分巨大,边缘上有三角形的骨突。五角龙的整个身体构造很结实,尾巴短,末端很尖。
五角龙外观和开角龙相似,但体形较大,可是却拥有比开角龙更叹为观止的中空的颈部盾板,因此科学家认为其盾板不够坚固,应该是用来威吓敌人或如孔雀尾部用来求偶用的。
虽然角龙类恐龙的外形特点大致相同,但五角龙仍然是一类恐龙中外形特点较为突出的一种。五角龙长有十分高大头盾,看起来就像是长在脖子上的一张“大帆”,头盾边缘还长有坚硬的骨甲。五角龙身形巨大,它们的行走速度比较慢,而且巨大的头盾可能会随着头部的运动产生小幅度摆动。
食性
五角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角龙,据科学家分析,其亲缘关系最接近准角龙与开角龙。和所有角龙类恐龙一样,五角龙也是一种植食性恐龙。在白垩纪时期,开花植物的地理范围有限,所以五角龙可能以当时的优势植物为食,例如蕨类、苏铁、针叶树等。它们可能会使用锐利的喙状嘴咬下树叶或针叶来吃。
五角龙过着群居生活,经常一起觅食,一起散步,遇到敌害时,也会共同抵御。
考古发现
五角龙的第一个化石是由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 Hazelius Sternberg)发现于新墨西哥州的圣胡安盆地,并由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在1923年所叙述、命名,并将种名取为sternbergii,以纪念斯腾伯格。五角龙的头颅骨大于
三角龙的头颅骨,上面有两个大型洞孔。在1930年,卡尔·维曼(Carl Wiman)叙述了第二个种,孔五角龙(P. fenestratus),但后来被发现与斯氏五角龙是同一种动物。在2006年,于科罗拉多州发现的更多的五角龙化石。五角龙目前只有一个种,斯氏五角龙(P. sternbergii)。
古生物学家ThomasM.Lehman发现五角龙是墨西哥州的唯一茱蒂斯河群角龙类在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角龙类等大型草食性动物都有明显的个别地理分布,与它们的大型体型、高度移动性相反。现代草食性哺乳动物则具有较广的地理分布,可横跨数个大陆。在该时期的北美洲南部,五角龙、克里托龙、副栉龙是该地区的优势草食性恐龙 。这个地区的数种数量较少,赖氏龙亚科、尖角龙亚科的物种数量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