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精为五脏所藏之精气,是
五脏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与五脏相关的组织器官及精神活动的营养保证。当五脏藏精出现异常时,就会出现精气汇聚的异常现象,称为五精所并,即“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值得医者深入研究。
解读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五精”,即五脏所藏之精气,是五脏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与五脏相关的组织器官及精神活动的营养保证。
中医应用
1、五精的生理
五脏之精,源于《素问·上古天真论》“五脏六腑之精”一词,简称“脏精”,是指五脏所藏的有濡养、滋润和支撑本脏及其所属的六腑、形体、官窍等作用的液态精华物质,包括先天禀赋之精和后天水谷之精。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合化为一身之精,一身之精分藏于五脏,则为五脏之精。五脏之精有濡养和滋润作用,五脏及其所属的六腑、形体、官窍,主要依靠其所藏之精的濡养而能发挥其生理功能。五脏之精的存在形式不同,如心精、肝精可以与心血、肝血相融合的形式贮存于心、肝之内。如《素问·经脉别论》有“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食气入胃,散精于肝”之论。肺所藏之精称为肺精。肺精主要由脾转输至肺的水谷之精的轻清部分组成,依靠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上濡头面诸窍,外“输精于皮毛”(《素问·经脉别论》)。脾所藏之精称为脾精。脾精是脾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因饮食水谷之精华皆由脾吸收和转输,故脾精实为水谷之精。脾精输布到其他四脏,化为该脏之精,故有“脾主为胃行其津液”(《素问·厥论》)、“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玉机真藏论》)、“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脉要精微论》)之说。肾所藏之精,称为肾精。肾精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加之部分输于肾的水谷之精的充养而生成。
2、五精的病理
五精病理即为“五精所并”,出自《素问·宣明五气篇》。“并”,《说文》云:“并,相从也。”《词海》释为“合”,故“并”有相从、聚合、汇合之意。对“五精所并”的发生原因,原文有明确阐述:“虚而相并者也”,即五脏精气的虚弱是精气“并”(聚合)的先决条件。具体地说,五脏中若有某一脏精气虚弱,则机体会调动其他部位(五脏以外)的精气汇聚于此脏。这是由于五脏的功能活动对于整个人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因五脏精气不足而导致五脏功能衰退,则人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而一旦某脏精气不足,人体就会调动其他部位的精气汇集聚合于此脏,以保证和维持此脏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这实际上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也是“五精所并”的实质所在。
某脏精气虚弱时,其他部位的精气反应性地聚合于此脏,则与五脏相关的组织器官及精神活动的荣养就难得到保证,就会产生种种的病变。
(1)精气并于肾则恐
《灵枢·本神》曰:“肾藏精,精舍志。”志者,张景岳《类经》注曰:“意之所存,谓意已决而卓有所立者,曰志。”肾精足,则脑髓充而志强,就能决断而处事,且付之于行动;若肾的精气虚弱,精气并于肾,则“志”失精养而虚弱,常见意念不定,遇事害怕,不能决断处事,概称为“恐”。所以说“精气并于肾则恐”。
(2)精气并于肺则悲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主气,能辅助心君主血主神。肺的精气充足,心主血主神的功能也能得助而正常,则气血通利,神和志达,而有“喜”的神态;若肺的精气虚弱,精气皆并于肺,则心君失于辅助,易引起心气虚弱。《灵枢·本神》曰:“心气虚则悲”,悲乃心“不能喜”的神态。这就是“精气并于肺则悲”的缘由所在。
(3)精气并于肝则忧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为刚脏,又主疏泄升发,故具将军之性而出谋虑。如肝的精气不足,精气并于肝之本脏,则肝所主之神失于荣养,不仅不会有将军之刚性及谋虑之产生,且常忧郁寡言,愁闷不解。此即“精气并于肝则忧”之理。
(4)精气并于脾则畏
《灵枢·本神》曰:“脾藏营,营舍意。”又《素问遗篇刺法论》云:“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脾为精气营血生化之源,脾强则“意”有所养,使人善思强记,能谏议人事,明智周详。若脾的精气不足,精气遂并于脾,则“意”失于营,就会出现记忆减退、不耐思考、不能谏议、遇事畏难不前的异常神态。此即“精气并于脾则畏”之意。
(5)精气并于心则喜
《灵枢·本神》曰:“心藏脉,脉舍神。”心主神,心的精气充足,则心能主血主神,神和志达而有正常之“喜”。若心的精气不足,精气皆并于心,则神失所养,也会出现情志的异常,如“心气虚则悲”(《灵枢·本神》),即是表现之一。临床中也可见到“喜”,那就是喜笑无常,多出现在癫狂之病中;此病也有因心气虚、心阳虚所致者,如《素问·腹中论》曰:“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灵枢·通天》亦云:“阳重脱者易狂。”悲与喜皆可因心的精气虚所致,只是前者往往较轻,后者似更严重。